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困境,一个时代也有一个时代的人才。
读历史时我们总喜欢设想,设想如果刘邦、李世民、朱元璋到了三国时期,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会不会凭借一人之力快速统一三国?
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因为刘邦、李世民、朱元璋功绩太过盛大,在历史纵向的对比中,其成就碾压曹操、刘备、诸葛亮、孙权。倘若他们三人其中任何一个到了三国,那三国也不会僵持这么久,最终也不会被司马氏给统一了。
事实真是这样吗?我看未必。
时移世易,一个人才只有找到适合他的环境才能发光发热,一个时代只有找到适合它的人才才能波澜壮阔。把刘邦、李世民、朱元璋扔在三国中,也未必能成事。
外来的和尚未必会念经。
刘邦到了汉末,也顶多和刘备一样,从底层起家,只能聚集关张少部分底层人杰的效忠,他可搭不上秦末大乱时项家军的快车,他能遇上的只有被曹操、吕布追着打的命运。
李世民到了汉末,也顶多和曹操一样,也没有足够强大的关陇贵族效忠,他有的只是曹氏宗族的效忠,他统一北方后,面对南方的对手,可不是萧铣、杜伏威之流,而是枭雄刘备和孙权。
朱元璋到了汉末,也顶多和孙权一样,割据在江东一地做个吴王,他北面的对手可不是腐朽的元军,而是兵精将广的曹操,他的西边还有虎视眈眈的刘备。
这还只是拿刘邦、李世民、朱元璋这些历史顶级人才来分析,其他人才到了三国可能表现的更不堪。
就比如霍去病,他到了三国也是干瞪眼,这里可没有匈奴可打,你想学姜维北伐,关中可不是大漠,关中到处是堡垒,你的闪电战不一定奏效。
再比如韩信,听说你有虚空爆兵的本领,汉末世家大族林立,每个世家大族都有部曲私兵,你韩信要虚空爆兵还得看世家大族的脸色。
再比如赵匡胤,他到了三国倒是可以学司马懿,趁机拣曹魏现成的,如果让他从头创业,他也没这么大能耐。
再比如多尔衮,他到了三国,可没有这么大的漏可捡。三国可没有吴三桂,有人给他开山海关大门,迎接他的只有张辽,就是阵斩蹋顿单于的那位爷。
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历史上的各个时期,从来就没有好混的时期,如果你不倾尽全部智慧去生存,你只不过就是史书中记载的“斩首千余级”的其中一级。
能在汉末三国分立这个大乱世中脱颖而出崭露头角,那都是这个时代的人杰,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人才。
顶尖人才分为三个阵营,互相厮杀博弈,自然都是高手对决,说是低端局、菜鸡互啄的,那是因为刘邦李世民的故事太具感染力,让他们觉得三国的人才都好弱鸡。
假使把其他时期的人才和三国人才对调,让他们拿三国的剧本,还真不一定能演好这场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