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军的十大元帅中,八路军115师的表现堪称卓越,三位元帅均来自这个师。而这三位元帅的历史渊源十分深厚,他们都曾在红一方面军工作过,不过,罗荣桓与林彪共事的时光比聂荣臻要早得多。1930年下半年,罗荣桓被调任红四军,成为当时由林彪担任军长的军队的代政委。
罗荣桓调往红四军的背景是,之前几位政委与林彪的合作并不顺利。林彪性格较为独断,习惯自己做决定,很少听取他人意见。毛泽东为了确保红四军能够顺利运作,经过深思熟虑,最终选择了罗荣桓。刚到红四军时,许多人并不看好罗荣桓,连毛泽东也心存疑虑。然而,罗荣桓到任后,毫不计较个人得失,迅速投入到军队建设的工作中。他专注于提升红四军的政治和后勤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与林彪的合作非常和谐。林彪主要负责作战指挥,而军队的日常事务则交由罗荣桓管理。毛泽东对此十分高兴,曾笑着对身边的同志说:“罗荣桓在红四军,跟林彪合作得非常好。”
不久后,红一军团成立,林彪担任总指挥,聂荣臻任政委,而罗荣桓则担任政治部主任,三位未来的元帅在同一个单位开始了首次合作。这三人的关系也在后来的日子里展现了出奇的默契,尤其是在一次极具趣味性的演出中。
在第四次反“围剿”之前,红一军团的政治部副主任李卓然编写了一出话剧《庐山雪》,剧情讲述的是红军攻入南昌,准备进一步进军庐山,活捉蒋介石的故事。为了增强士气,罗荣桓提议,动员全军上下参与其中。在罗瑞卿的推动下,剧组的主要领导纷纷上阵,每人根据自己在军中的职务,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蒋介石一角由罗瑞卿亲自出演,而童小鹏则化身为宋美龄,尽显幽默和创意。
演出进入高潮时,剧情已发展到红军攻占南昌的情节。台上,林彪正在接听电话,电话中传来战利品的报告。林彪当场决定:“用船装!”随后,军团长林彪和政委聂荣臻召集了会议,聂荣臻指示道:“请政治部主任罗荣桓过来,向所有部队通报捷报。”
按照剧本的安排,罗荣桓应该出场了。然而,台下等了许久,罗荣桓依旧没有出现,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尴尬,演出似乎要冷场。实际上,罗荣桓当时正因受疟疾困扰,整个人感到全身发冷,正在后台的火盆旁取暖。尽管他曾在青岛大学参与过戏剧演出,但从未亲自登台演出,可能是因为身体不适或有些怯场,导致他迟迟没有按计划出场。林彪在台上焦急地喊道:“罗主任在哪儿?”但没有任何回应。
临危不乱的林彪迅速反应,他指示通信员:“去把罗主任请来!”几名战士赶到后台,毫不犹豫地把罗荣桓“请”上了舞台,结果台下的干部和战士们都笑得前仰后合,气氛一下子回暖。此时,这一幕也成为解放军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三位未来的元帅竟然同台演出,这样的情况再也没有发生过。
虽然他们的演艺生涯仅止于此,但这一次的合作体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默契。而在战场上,他们的协作更是无懈可击。之后,三位元帅分别肩负起了各自的责任:聂荣臻去了晋察冀,林彪因负伤前往延安,而罗荣桓则继续统领115师,带领部队勇猛出征。不久后,115师便在抗日前线打出了轰动全国的平型关大捷,这无疑为他们的合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据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书记载,三位元帅的故事已经成为军事历史中的经典篇章。这本书不仅在军事领域内引起广泛关注,也一度登上中国军事畅销书榜单的第一位,成为年度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