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今天来聊聊西晋历史上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 —— 贾充。这人在西晋的历史进程里,那可是扮演了相当关键的角色,说他是西晋建立的大功臣,可同时呢,又像是给西晋灭亡埋下了定时炸弹。
贾充出身名门,他父亲贾逵是曹魏的重臣,一辈子对曹魏忠心耿耿。但到了贾充这儿,世道变了。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氏篡权的迹象越来越明显,贾充面临着人生中一个重大抉择:是坚守曹魏阵营,还是投靠如日中天的司马氏?贾充思量一番,果断选择了后者。凭借着自己的才学和能力,很快就得到了司马氏的赏识,尤其是司马昭,对他那是相当器重,直接引为心腹。
贾充帮司马昭干了件大事,这件事可让他在司马氏那儿站稳了脚跟,却也背上了千古骂名。当时魏帝曹髦不甘心当司马氏的傀儡,带着人就去找司马昭算账。曹髦这气势汹汹地杀过来,司马昭可慌了神,毕竟皇帝亲自带人来,自己在道义和法理上都站不住脚,眼看就要大祸临头。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贾充挺身而出,他站出来倒也罢了,还大声命令手下成济动手,结果成济当街就把曹髦给杀了。这一下,司马昭从绝境中解脱出来,贾充也成了司马昭眼里的大功臣。司马昭对贾充那是感激涕零,不仅给贾充加官进爵,还和他结成了亲家,贾充从此成为司马昭心腹里的心腹。但弑君这件事,让贾充在世人眼中的形象一落千丈,遭人唾弃。
在朝堂上,贾充权势熏天,身兼数职,集朝政文武大权于一身。但他的为人实在不咋地,“无公方之操,不能正身率下,专以谄媚取容”。他做事没什么原则,一切都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还喜欢结党营私,朝廷上下,从官员到百姓,都厌恶他。在家庭里,贾充也不好过。弑君之后,他一直瞒着母亲,家里也不许谈论这件事。可纸包不住火,母亲还是知道了有人弑君,只是不知道凶手就是自己儿子。要是母亲知道真相,估计得被气得够呛。
除了帮司马氏解决曹髦这个大麻烦,贾充对司马氏还有一大贡献,那就是主持编写西晋的法典《泰始律》。这部法典以汉律为蓝本,在法理上首次区分了律和令的概念,是古代第一部儒家化的法典,而且简明扼要,后来南北朝以及隋唐的律法都受它影响。从这点来看,贾充对西晋的制度建设还是有一定功劳的。
可贾充做的有些事,却实实在在给西晋的灭亡埋下了隐患。比如在司马昭晚年,关于继承人的问题,司马昭面临着两难选择。他的位置是哥哥司马师给的,司马师无子,司马昭就把儿子司马攸过继给哥哥。所以司马昭之后,权力是传给亲生儿子司马炎,还是传给过继给哥哥的司马攸,成了个大问题。司马昭还故意放出要传位给司马攸的风声试探众人。贾充却早已揣摩透司马昭的心思,坚定地站在司马炎这边,为司马炎摇旗呐喊。最终司马昭选定司马炎掌权,贾充也因此更受重用。但这一选择,引发了西晋皇族内部的矛盾。司马攸在皇族和大臣中威望颇高,他没能继承皇位,使得一些人心中不满,皇族内部的裂痕逐渐扩大,为西晋后来的内乱埋下了种子。
还有贾充的女儿贾南风。贾南风被嫁给司马炎的儿子司马衷,也就是后来的晋惠帝。这贾南风可不是个简单角色,她又丑又狠,野心勃勃。司马衷生性懦弱,贾南风掌握了大权,在朝堂上肆意妄为,引发了一系列政治斗争,直接导致了 “八王之乱”。“八王之乱” 把西晋搅得一团糟,国力迅速衰落,北方少数民族趁机南下,西晋最终走向灭亡。虽说西晋灭亡不能全怪贾充,但他把贾南风嫁给司马衷,间接促成了这么一个局面,也脱不了干系。
回顾贾充的一生,他在西晋历史上的地位太复杂了。一方面,他对司马氏忠心耿耿,帮司马氏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为西晋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另一方面,他的种种行为,不管是弑君引发的道德争议,还是在继承人问题上的推波助澜,以及女儿贾南风带来的祸乱,都像一颗颗定时炸弹,给西晋的灭亡埋下了隐患。你说贾充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是大功臣,还是罪魁祸首?可能很难简单地给出答案。历史就是这么复杂,人物也是多面的。
好啦,今天关于贾充的故事就讲到这儿。要是觉得这故事有意思,麻烦动动你发财的小手,点赞关注一下,祝大家都能财运亨通,生活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