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始皇本意倾向于把皇位传给谁,扶苏还是胡亥?答案是他俩都不是
创始人
2025-09-13 06:32:43
0

我个人认为,秦始皇在选择继承人一事上一直处于犹豫不决的状态,始终未能做出最终决定。扶苏作为长子,按照常规的继承顺序,本应是第一顺位的继承人,但由于扶苏劝谏父皇,最终被贬至边疆,担任监军一职。

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记载,扶苏曾劝谏秦始皇,说:“天下初定,远方百姓尚未安定,儒生们都在学习孔子的法则,而如今您以严苛的法律惩罚他们,我担心这会引起天下动荡。希望您能明察。” 秦始皇听后勃然大怒,决定将扶苏派往北方的上郡,监视蒙恬。

扶苏的劝谏,实际上直接导致了他被派往上郡,远离了朝廷的政治中心,失去了继承帝位的机会。如果扶苏没有提出这样的建议,或许秦始皇就不会采取这一贬职的决定。可以说,扶苏与秦始皇的政治理念完全不同,而秦始皇对儒家学说持批判态度,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术士和儒生都在挑战和质疑他的政治理念。最终,秦始皇曾下令处决了四百六十多名术士和许多儒生,还将一大批人流放至边疆。

扶苏的劝谏促使秦始皇感到愤怒,才将其派往边疆监军。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远离政治中心的安排,意味着扶苏实际上已被降职,这也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继承人出质情况有所不同。秦朝与当时的诸侯国不同,秦朝为统一大帝国,继承人并不可能离开宫廷,而去他国做质子。

秦始皇并未明确指定扶苏或其他儿子作为继承人。这一决定背后有几个深层次的原因。首先,秦始皇从未立皇后,这在古代中国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中是非常不寻常的。没有皇后,便无法确定嫡长子,也就无法确认谁能继承皇位。或许,秦始皇不立皇后正是因为他一直无法决定究竟该立谁为继承人,或是处于犹豫状态。

其次,秦始皇心心念念的是长生不老。为了追求永生,他投入了大量资源寻求仙丹和长生不老药。与他合作的术士们中,许多人未能成功炼制出药物,甚至逃走了,这也让秦始皇愈加不信任他们。在追求不死之身的过程中,秦始皇不断增加了对长生之术的依赖。

徐福曾带回消息,称可以从蓬莱岛获取神药,但由于海上有鲨鱼的袭击,他未能成功取药。为了能够获取长生药,徐福甚至建议秦始皇派人射杀鲨鱼,而秦始皇竟然同意了。这一行为表明,秦始皇依然深信自己能够获得长生不老的秘方,甚至在其生命的最后一年,他仍然如此执迷不悟。

如果秦始皇坚信自己能够获得长生不老,那么立继承人的问题显得极为尴尬。毕竟立继承人意味着他必须承认自己会死,而对于一个深信长生不老的帝王来说,这是无法接受的。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记载,秦始皇即使在生病期间,也强烈排斥任何与死亡相关的话题。这显示了他对死亡的恐惧和不愿面对现实的心态。

再来看胡亥的事情。根据《赵正书》的记载,丞相李斯和御史大夫冯去疾曾上奏秦始皇,提出希望立胡亥为继承人。尽管路途遥远,秦始皇最终同意了这个提议。然而,这一版本与《史记》中的记载有所不同。《史记》中并未提到秦始皇明确立了胡亥为继承人,直到秦始皇病重后,他才向扶苏下达了一道模糊不清的诏书,要求扶苏回到咸阳主持葬礼。然而,这封诏书并未送出,而是被赵高和胡亥篡改,最终导致了扶苏的死亡。

这一事件充满了谜团,不论是《赵正书》还是《史记》的记载都无法得出明确的结论。从逻辑上来说,秦始皇若真要选继承人,不应该立一个年纪尚轻、缺乏能力的胡亥。尤其是胡亥在继位时,年仅二十岁,而秦始皇的其他儿子都已成年,这样的决策难免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此外,李斯和冯去疾这两位大臣的行为也不合常理。一般来说,大臣是不敢主动提出继承人的选择的,除非是皇帝明确提出。就算有这样的提议,作为大臣也应当谨慎,避免得罪皇帝。而从历史记录来看,李斯和冯去疾的行为显得过于冒险。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秦始皇并未明确立下继承人。无论是扶苏还是胡亥,都未曾得到正式指定为继承人。秦始皇没有立皇后,以及他对长生不老的迷信,注定了他不会做出这一决策。而正是因为秦始皇未能明确立下继承人,才导致了秦国的政变,并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相比之下,《史记》的记载更具合理性。

相关内容

过敏性鼻炎发作,扛一扛就过...
  过敏性鼻炎如果不接受规律治疗,容易发展成过敏性哮喘。由于鼻腔和...
2025-09-12 21:40:28
原创 ...
三国时代,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宛若璀璨繁星洒落在这片战火连绵的土地...
2025-09-12 21:35:22
原创 ...
武术界流传着一句耳熟能详的谚语:“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
2025-09-12 21:34:40
原创 ...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很多人都为赵云感到不平。毕竟,赵云跟随刘备...
2025-09-12 21:34:20
原创 ...
引言 《左传》曾有云:“夏以妺喜,殷以妲己,周以褒姒,三代所由亡也...
2025-09-12 21:34:18
原创 ...
公元前180年,掌控朝政多年的吕后去世,紧接着爆发了诸吕之乱。刘汉...
2025-09-12 21:34:04
原创 ...
三国时期虽然英雄辈出,但并非所有战将都能像赵子龙那样,既能屡战屡胜...
2025-09-12 21:33:49
贵州肖像·历史人物:水西彝...
贵州肖像·历史人物:水西彝族女政治家奢香 奢香(生年不详,卒于13...
2025-09-12 21:33:38
原创 ...
根据史书记载,陈玄礼发动马嵬坡之变显然是受到了当时仍为皇太子的唐肃...
2025-09-12 21:33:36

热门资讯

原创 对... 今天的话题非常有趣,乍看之下或许是偶然的现象,但深究之后,你会发现背后其实存在着必然的规律——一个家...
原创 为... 在中国的皇宫文化中,太监是一个令人熟悉的群体,尤其在影视剧中,许多大反派角色常常是太监,甚至一些篡权...
原创 刘... 在汉末的历史上,有一段颇为耐人寻味的事件,即当关羽在襄樊战场深感压力时,向驻扎在上庸的刘封请求援助,...
原创 此... 在三国时期,刘备凭借着五虎上将的强大实力而享有盛名,而孙权同样可以自豪地拥有四位杰出的都督和太史慈等...
原创 李... 《唐雎说信陵君》中曾提到:“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这句话道出了报恩的真正意义——当人们得到他人...
原创 清...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逐渐认识到原有的清军已无法胜任防守任务,因此决定借鉴西方的军事制度,组建了一支新型...
原来你耳熟能详的句子,断错了! 秦汉制诏——明清黄绫 的政治文明缩影 圣旨的前世今生 云居寺里珍藏着一件特殊的文物——大清嘉庆皇帝...
原创 为... 滴滴滴!蓉城笑笑来铲史了!!! 自秦孝公变法以来,特别是秦昭王在位期间,秦国的将军们如同百花争艳,纷...
原创 韩... "全世界只有韩国瞧不起中国,中国却根本看不见韩国。"韩国教授金南道这句大实话,在韩国炸出了十万加讨论...
原创 刘... 三国历史中有一个经典而深刻的事件——白门楼吕布丧命事件。 话说公元199年,吕布在与曹操的激烈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