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中有一个经典而深刻的事件——白门楼吕布丧命事件。
话说公元199年,吕布在与曹操的激烈交战中惨败,被曹操俘获。面对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吕布为了保命,开始向曹操提出投降:“你所害怕的,不过是我吕布一人罢了。若是我归顺于你,我负责统领骑兵,你统帅步兵,我们两人携手纵横天下,谁能与我们为敌?”他的这番话说得胸有成竹,曹操难免心生动摇。毕竟吕布可不是空口白话,他曾凭借3000并州骑兵横扫敌军,三次将曹操逼入绝境,在骑兵统领方面的确非同凡响。
正当曹操犹豫不决时,他转头询问旁边一直沉默的刘备:“玄德,你觉得如何?”听到此,吕布急忙抓住机会,大声喊道:“玄德兄,难道你忘了当年辕门射戟之恩吗?”然而,刘备的反应却让吕布大吃一惊,刘备冷冷说道:“曹老板,您难道忘了丁原与董卓的教训吗?”一句话,吕布命丧黄泉。
众所周知,刘备在三国历史中,一直以谦逊、仁爱著称,不仅是名声上的仁者,亦为不少后代传为美谈。可这次面对吕布的背叛,刘备表现出的冷酷一面,让人不禁好奇:为何他会如此狠心?实际上,刘备的做法并非心狠手辣,而是因为吕布曾做出过种种恶行,最终把自己逼向死路。
恩将仇报
刘备与吕布其实有许多相似之处。两人都在三国乱世中求生存,但并非各自拥有一方诸侯之地,反而像是乱世中的雇佣兵。刘备早期先是效力于公孙瓒,又投靠北海太守孔融,最后才到徐州辅佐陶谦抗击曹操。吕布的履历更是波澜壮阔,他曾依附董卓,后又被兖州的豪族所雇,共同推翻了曹操的统治。在曹操将其驱逐后,吕布又投靠了刘备,成为徐州的一员战将。
然而,吕布对刘备始终缺乏足够的敬重。在他看来,自己不过是运气稍好,才得到了徐州这一块安身立命之地。他投靠刘备时,甚至肆意表现得过于自大,一上来就大大咧咧地称刘备为“贤弟”,没有任何寄人篱下的自觉。更过分的是,他竟然邀请刘备坐在自己妻子的床上谈话。若是换做其他诸侯,如袁绍、袁术,吕布早就遭到痛击。然而,刘备心地仁厚,依然接纳了吕布,还把徐州重镇小沛交给了他。可是,吕布不仅未心生感激,反而盯上了刘备的徐州,图谋对他不利。
有一次,刘备奉命前去与袁术作战,留下张飞看守徐州。由于张飞脾气暴躁,得罪了徐州的各路将领,结果这些将领联合吕布,劫夺了刘备的徐州。吕布不仅占了徐州,还将其重要地带小沛交给刘备驻守,似乎觉得自己做得相当聪明。然而,刘备心中早已暗自愤怒,恨不得把吕布扔到千里之外。两人之间的矛盾,从此加深。
吕布害刘备破产
袁术称帝后,派遣大将纪灵率领三万大军攻打刘备的徐州,而小沛是徐州的门户。吕布深知若袁术成功,自己也将遭受连累,于是他带领1000骑兵去支援刘备。虽然吕布兵力较少,但他所带的骑兵战力非常强大,袁术的大将纪灵见状不禁心生惧意。在一次辕门射戟的威慑下,吕布成功击退了纪灵的进攻,暂时化解了这一危机。
按理说,吕布此举应当能缓和他与刘备之间的关系,但却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就在成功赶走袁术后不久,吕布与刘备再次爆发冲突。刘备为了重新整顿军队,准备调集四方兵马返回驻地,谁知吕布竟感到威胁,发现刘备手下的兵力已达一万,而吕布自己最多也只有3000骑兵。于是,吕布心生忌惮,立即与刘备爆发了战争。刘备辛辛苦苦积攒的力量再一次被吕布摧毁。
再陷困境
刘备只得带着关羽、张飞一同投奔曹操。曹操的谋士荀彧对此表示担忧,认为刘备有英雄之志,不能放过他。然而,郭嘉却提醒曹操,刘备当前虽然弱小,但若杀了他,反而会引起天下英雄的反感,不利于曹操的声誉。正是郭嘉的劝告,曹操决定没有立即动手,反而给了刘备一些兵力,让他继续与吕布对抗。
但让人意外的是,刘备在曹操的支持下所获得的一些资源,居然在吕布的打击下再度损失殆尽。这时,曹操正忙于南征张绣,而吕布则趁机对刘备发起了突袭。即便曹操派遣夏侯惇前来援助,也未能阻止吕布的攻击,刘备只得再次狼狈逃回曹操处。经历过这些波折,曹操终于意识到,刘备的潜力远非他能忽视,因此决定不再对其抱有过多期望。
在白门楼之战中,吕布终于死于曹操之手,而刘备则继续在曹操麾下度过了三年多的时间。三年间,曹操时常以“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方式戏弄刘备,这让刘备心生畏惧。然而,直到四年后的衣带诏事件,刘备才终于找到机会逃脱。吕布的背叛与屡次出击,直接导致了刘备多次陷入困境,而这一切都始于吕布的愚蠢和背信弃义。
通过这一连串的事件,吕布无疑成为了三国历史中最具悲剧色彩的角色之一,他的背叛与无知也让许多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