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是三国时期刘备与甘夫人的儿子,许多人都对他非常熟悉。公元221年,刘备即位称帝后,便任命刘禅为皇太子。公元223年四月,刘备在白帝城病逝,而五月,年仅十七岁的刘禅便继位,成为蜀汉的皇帝,史称蜀后主。
刘禅的一生中有两任皇后,而这两位皇后巧合地都是张飞的女儿。大家都熟知刘关张三兄弟桃园结义的故事,三人情同手足、义薄云天。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刘禅的两任皇后都是张飞之女,为什么他没有娶关羽的女儿呢?
两位“张皇后”
刘禅的第一位皇后,是由刘备亲自为他选择的。公元221年,刘备登基称帝,同时任命刘禅为皇太子。这一年,刘备为刘禅选定了太子妃,也就是刘禅的第一任妻子。刘备去世后,太子妃自然成为了皇后。16年后,太后因病去世,刘禅便再度娶了张飞的次女为妻。
一、政治联姻的考量
无论是刘备为刘禅选的第一位张皇后,还是刘禅继位后自己选择的皇后,都有着明显的政治联姻色彩。尽管大家知道刘关张三兄弟情同手足,但从长远来看,刘禅要稳固政治地位,必须通过联姻来巩固和加强与各方势力的关系。
有不少人或许会疑问,刘关张三兄弟为何要通过政治联姻来稳固后代的地位,答案在于尽管三人兄弟情深,但各自的后代未必能完全依赖兄弟间的情谊。为了保障刘禅的皇位,刘备和刘禅必须通过这种婚姻巩固蜀汉的政权地位。然而,为什么他们选择与张飞家族联姻,而非与关羽家族呢?这其中有几个重要原因。
关羽一生大多在荆州驻守,政治影响力局限于荆襄地区,虽然威震一方,但对整个蜀汉的政治影响力较小。而张飞与刘备的关系更加密切,在夺取西川、平定益州方面,张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相较之下,关羽的后代虽然在军中有一定影响力,但与张飞家族相比,尤其是在政权中心的成都,权力影响力远不如张飞家族的后代。
二、外交考量
皇后的选择固然是私人事务,但作为一国的君主,刘禅的婚姻决策也必须考虑到外交层面的需求。关羽虽与曹操有私交,曹操对关羽颇为欣赏,但关羽与东吴关系紧张,这与蜀汉当时的基本外交政策——联吴抗曹,显然并不契合。而张飞则不同,他与东吴的关系良好,曾因与周瑜的交情得以与吴国建立友好关系。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张飞的女儿作为皇后,显然能帮助稳固蜀吴联盟,达到稳妥的外交效果。
三、人物性格的影响
张飞是文武双全的将领,不仅勇猛善战,且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智慧也让他成为蜀汉重要的军事支柱。他曾因义释严颜、参与武都之战等事迹而声名远扬,俨然是位英勇的将军。不同于影视剧中的张飞,历史上的他身上既有大将风范,又具备了一定的君子之风,因此可以推测,张飞的女儿应当是一位貌美温婉的大家闺秀。
而关羽的女儿,关银屏,因其勇猛果敢,被称为“虎女”,是位能征善战的女将。关银屏多次随军征战,立下赫赫战功,但她身上更具将军气质,而不适合作为皇后。与其父关羽一样,她具有过人的武艺,但其性格和身份更适合在军中担任重要职务,而非帝王之妻。
从权术角度看,刘备若是让刘禅娶关羽之女为妻,关羽作为封疆大吏,权力过于强大,可能会影响刘禅对政权的控制。考虑到这一点,刘备无疑是想避免让关羽的势力过于庞大,因此他没有选择让刘禅娶关羽的女儿。
四、刘禅与关羽的关系
虽然刘禅年少时与关羽并无太多交情,但关羽死后,刘禅对关羽的评价逐渐变得负面。我们可以从刘禅追封关羽的谥号中看出端倪。关羽被追封为“壮缪侯”,其中“壮”意指其虽勇猛却未能完成事业,而“缪”则为恶谥,显然并非美誉。相比之下,刘禅给张飞的谥号为“桓侯”,这表明他对张飞有着更高的评价,认为张飞功勋卓著、能够“辟土安民”。
总结而言,刘禅对关羽的印象和评价显然不如对张飞的好。无论是政治联姻的考量,还是外交与人物性格的因素,张飞的女儿显然更适合作为刘禅的皇后。而关羽的女儿,尽管勇猛且有战功,但与帝王之家的婚姻并不适配,刘禅在这些方面的考量是合乎理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