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勋,通称“辫帅”,在历史上留下了颇为复杂的影响。他生前曾做出不少令人发指的恶行,然而当他去世时,他的对手和敌人却齐聚在他的家中,纷纷前来吊唁,许多人甚至对他竖起大拇指,称赞他的“忠义”。
张勋的成长背景并不显赫,他的少年时期正值清朝鼎盛,因此身世颇为卑微,文化程度也较低。早在少年时,他就加入了袁世凯的新军,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尽管张勋的性格粗犷、冲动,但他做事有始有终,展现出一种男子气概,因此在军中迅速获得了提升,成为当时的一个地方军阀。
即便在掌握大权后,张勋的头脑依然显得有些简单,他对清朝表现出异常的忠心。慈禧太后曾在逃避敌人时,匆忙奔赴西安,张勋不离左右,夜以继日守护在其身边。不论慈禧身处何种境地,张勋的忠诚始终未减,深深打动了慈禧,她因而赏赐了他一件象征荣耀的黄马褂,并将他召入御前,尽管这只是一个空洞的荣誉职务,张勋依然欣喜若狂,认为这是莫大的光荣和认可。
慈禧去世后,张勋在她的灵前痛哭失声,整整流泪两天两夜,以至于眼睛流出了血水,足见他对慈禧深厚的忠诚和情感。随着清朝的覆灭,张勋感到极为不甘,他命令手下士兵坚持留着辫子,使得这支军队赫然被后人称为“辫军”。
张勋并未因清朝灭亡而止步,他于1917年6月30日潜入紫荆城,力图拥护溥仪复位,试图宣告清朝的复兴。然而,这次复辟仅持续了短短的12天就遭到段祺瑞的镇压,张勋被迫下台。尽管失去了兵权,张勋在败后依然过着奢华的生活,驻足于天津,娶了一位妻子和十位妾侍,享受着颇为圆满的家庭生活。
1923年张勋的去世成为了当年的重大事件,无论是昔日的敌人还是朋友们,皆对他的忠诚给予高度评价,甚至将他的灵柩运回故乡安葬。人们为何如此赞赏这个性情鲁莽的人,背后其实有其深层原因。那时,军阀割据,冯玉祥等人反复叛变,让人倍感不安,弟兄之间难免心存疑虑,谁也无法确定身旁的人是否会在背后捅刀。然而,张勋虽目光短浅,做出了一些错误的决策,但对一个毫无前途的清朝却能如此坚定忠诚,问如今还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一点,由此获得了大家的广泛敬佩与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