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公布1200余件满铁档案 揭露日本侵华罪行
创始人
2025-09-13 03:02:40
0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沈阳6月9日电(记者赵洪南)辽宁省档案馆为进一步加大馆藏日本侵华档案开放力度,于9日正式对外公布1200余件与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相关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满铁)档案目录。

满铁由日本于1906年设立,总部位于东京,1945年随日本战败并宣布无条件投降而消亡。满铁在日本侵华战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把持东北经济命脉,掠夺矿产资源,搜集各项情报,是日本侵华的急先锋,在整个日本侵华战争中承担着不可否认的责任。

辽宁省档案馆通过研究大量满铁档案发现,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日本侵华的重大事件几乎都与满铁有密不可分的关联。此次公布的档案目录主要包括满铁在华搜集情报、扶植亲日势力、资助侵华战争、参与军事活动、宣传美化侵略等内容。

满铁长期蚕食扩张为日军进犯中国东北打下了基础。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人修建的南满铁路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后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经营管理这条铁路的满铁则以其掌握的巨大运输力、丰厚的工矿业利润、农业资源以及科技、情报搜集力量,全力协助配合,参与到这场蓄谋已久的侵略中。

此次公布的《满铁关于九一八事变战死者吊慰金赠呈表(其一)》记录了满铁为日军在九一八事变中的战伤人员发放慰问金、为战死者发放吊慰金等情况,揭开了满铁为日军侵略提供支持的真相。

满铁档案记录了其在中国东北近40年间,在日本侵华战争中犯下的累累罪行,也留下了大批反映中国人民紧密团结,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档案史料。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辽宁省档案馆整理公开这些满铁档案,就是用历史档案进一步揭开日本发动蓄谋已久侵华战争的内幕,反映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壮举。

相关内容

过敏性鼻炎发作,扛一扛就过...
  过敏性鼻炎如果不接受规律治疗,容易发展成过敏性哮喘。由于鼻腔和...
2025-09-12 21:40:28
原创 ...
三国时代,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宛若璀璨繁星洒落在这片战火连绵的土地...
2025-09-12 21:35:22
原创 ...
武术界流传着一句耳熟能详的谚语:“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
2025-09-12 21:34:40
原创 ...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很多人都为赵云感到不平。毕竟,赵云跟随刘备...
2025-09-12 21:34:20
原创 ...
引言 《左传》曾有云:“夏以妺喜,殷以妲己,周以褒姒,三代所由亡也...
2025-09-12 21:34:18
原创 ...
公元前180年,掌控朝政多年的吕后去世,紧接着爆发了诸吕之乱。刘汉...
2025-09-12 21:34:04
原创 ...
三国时期虽然英雄辈出,但并非所有战将都能像赵子龙那样,既能屡战屡胜...
2025-09-12 21:33:49
贵州肖像·历史人物:水西彝...
贵州肖像·历史人物:水西彝族女政治家奢香 奢香(生年不详,卒于13...
2025-09-12 21:33:38
原创 ...
根据史书记载,陈玄礼发动马嵬坡之变显然是受到了当时仍为皇太子的唐肃...
2025-09-12 21:33:36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明朝的建立始于公元1368年,至1644年灭亡,历时276年。期间,明朝共经历了16位皇帝,其中不少...
原创 死...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多有猜忌 后唐明宗 李嗣源) 权臣...
中学生走进档案馆 感受重庆荣昌... 6月9日是第18个国际档案日,主题是“请听档案说”。近日,40余名重庆荣昌初级中学学生走进荣昌区档案...
基督教会分裂:斐利欧克与 10... 十字军进入君士坦丁堡,欧仁·德拉克罗瓦作,1840 年 / 卢浮宫博物馆,维基共享资源 大分裂,也称...
原创 截... 标题:截江救阿斗时,如果张飞没及时出现,赵云能否救出刘禅? 文/酒剑仙 《三国演义》中的“截江救阿斗...
原创 清... 外臣的地位再如何显赫,始终无法与皇室相提并论! 从公元221年秦始皇建立秦朝开始,到1912年孙中...
原创 演... 历史上,魏国有五位出色的将领,而江东则有十二位虎臣。小说中,蜀国拥有五虎将,这三组武将代表了各个势力...
原创 大...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秦朝最为悲情的将领——章邯的故事。章邯是秦朝末期最后一位著名将领,尽管他战功赫赫...
原创 相... 作为搬不走的邻居,与中国拥有最漫长的边境线、历史上还有数百万平方公里领土纠葛的俄罗斯,无疑是让我们感...
商鞅变法为什么要废除井田制? 商鞅废井田:撬动大秦兴亡的惊天杠杆 翻开先秦卷册,“商鞅变法”四字如惊雷贯云,而废止井田制正是这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