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此人救过李渊一命,李世民却“骗”他做了一件几乎必死的事情
创始人
2025-09-13 03:03:56
0

在隋朝末年的动荡岁月中,李世民携一群忠诚的武将四处征战,成功开创了辉煌的大唐盛世。李世民一直以来被誉为识人之能,善于用人,与手下将领相处时几乎总是坦诚相待,如同视他们为心腹兄弟般。然而,任何事情总有例外,在为数众多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有一位将领却在李世民的影响下,做出了几乎必死无疑的决策。

这位将领便是凌烟阁功臣中的第二十二号人物——唐俭。唐俭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士族家庭,其父亲与开国皇帝李渊关系密切,早年间他便与李世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更是在李世民起义之初,成为了他最早的追随者之一。在唐朝的建国战争中,唐俭始终陪伴在李世民身边征战四方,尽管军事才能平平,但因一次拯救了李渊的生命而深得其宠信。

然而,唐俭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似乎并不如他父亲那样显赫。在贞观初年,唐朝北方的强敌突厥酋长颉利可汗的部落发生了内乱,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李世民早已对灭掉颉利可汗的势力蓄势待发,面对这样的良机,他迅速指派李靖率军出征,力求一举消灭这一敌患。初期,李靖屡战屡胜,但颉利可汗并不甘示弱,开始巧妙地避开正面交锋,灵活机动地进行游击战。

在关键时刻,李世民想出了一个主意,派唐俭出任使者,前去与颉利可汗商谈和约,至于这和约是否真实则无人知晓。唐俭出发后,《旧唐书》记载,李靖“揣知其意”,立刻选出了一支精锐的军队,夜间出发,实施突袭。此时部将们感到十分惊讶,因为唐俭依旧在场,李靖却毫不犹豫地说道:“这是用兵之计,时机难得。如唐俭等人,何足挂齿。”

事实上,李世民派唐俭前去接触颉利可汗,实际上是让他充当“诱饵”,以此迷惑敌人并拖延时间,为唐军争取最佳的攻击时机。然而,一旦颉利可汗察觉到其中的阴谋,唐俭就几乎没有生还的希望,李世民给他安排的任务,基本上就是让他去赴死。幸运的是,唐俭福大命大,在李靖发动攻击时,他趁乱成功逃脱,但李世民如此对待他父亲的救命恩人,实在有些不够仁义。

相关内容

过敏性鼻炎发作,扛一扛就过...
  过敏性鼻炎如果不接受规律治疗,容易发展成过敏性哮喘。由于鼻腔和...
2025-09-12 21:40:28
原创 ...
三国时代,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宛若璀璨繁星洒落在这片战火连绵的土地...
2025-09-12 21:35:22
原创 ...
武术界流传着一句耳熟能详的谚语:“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
2025-09-12 21:34:40
原创 ...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很多人都为赵云感到不平。毕竟,赵云跟随刘备...
2025-09-12 21:34:20
原创 ...
引言 《左传》曾有云:“夏以妺喜,殷以妲己,周以褒姒,三代所由亡也...
2025-09-12 21:34:18
原创 ...
公元前180年,掌控朝政多年的吕后去世,紧接着爆发了诸吕之乱。刘汉...
2025-09-12 21:34:04
原创 ...
三国时期虽然英雄辈出,但并非所有战将都能像赵子龙那样,既能屡战屡胜...
2025-09-12 21:33:49
贵州肖像·历史人物:水西彝...
贵州肖像·历史人物:水西彝族女政治家奢香 奢香(生年不详,卒于13...
2025-09-12 21:33:38
原创 ...
根据史书记载,陈玄礼发动马嵬坡之变显然是受到了当时仍为皇太子的唐肃...
2025-09-12 21:33:36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明朝的建立始于公元1368年,至1644年灭亡,历时276年。期间,明朝共经历了16位皇帝,其中不少...
原创 死...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多有猜忌 后唐明宗 李嗣源) 权臣...
中学生走进档案馆 感受重庆荣昌... 6月9日是第18个国际档案日,主题是“请听档案说”。近日,40余名重庆荣昌初级中学学生走进荣昌区档案...
基督教会分裂:斐利欧克与 10... 十字军进入君士坦丁堡,欧仁·德拉克罗瓦作,1840 年 / 卢浮宫博物馆,维基共享资源 大分裂,也称...
原创 截... 标题:截江救阿斗时,如果张飞没及时出现,赵云能否救出刘禅? 文/酒剑仙 《三国演义》中的“截江救阿斗...
原创 清... 外臣的地位再如何显赫,始终无法与皇室相提并论! 从公元221年秦始皇建立秦朝开始,到1912年孙中...
原创 演... 历史上,魏国有五位出色的将领,而江东则有十二位虎臣。小说中,蜀国拥有五虎将,这三组武将代表了各个势力...
原创 大...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秦朝最为悲情的将领——章邯的故事。章邯是秦朝末期最后一位著名将领,尽管他战功赫赫...
原创 相... 作为搬不走的邻居,与中国拥有最漫长的边境线、历史上还有数百万平方公里领土纠葛的俄罗斯,无疑是让我们感...
商鞅变法为什么要废除井田制? 商鞅废井田:撬动大秦兴亡的惊天杠杆 翻开先秦卷册,“商鞅变法”四字如惊雷贯云,而废止井田制正是这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