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五虎将的副将总共有15位,这些人物的命运几乎都异常悲惨。或抑郁而死,或自杀,或下落不明,或在沙场上英勇战死,还有五位被斩首。可以说,这些副将的结局充满了凄凉和悲哀,这个职位也算是个高风险职业了。
那么,这15位副将分别是哪些人呢?
一、关羽的四大副将:周仓、关平、王甫、廖化
关羽的副将中,周仓和关平无疑是最出色的两位。周仓原本是黄巾军的贼头,后来投靠了关羽,成为他得力的助手;关平则是关羽的义子,年轻时便随关羽征战沙场。可以说,周仓和关平是关羽战斗力的核心支柱。
关平是一位英勇且有谋略的将领。入川之战中,他和刘封紧密合作,擒获杨怀、高沛,成功截击吴兰和雷铜,甚至曾联手击退张任,拯救刘备。经过多次的战斗历练,关平不仅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还形成了沉稳果敢的指挥风格。在襄樊之战中,关平展现了卓越的个人能力,杀死翟元并与廖化一起击退了曹仁,成功夺取了襄阳。
然而,关平的结局却充满悲剧。在麦城之战中,他奋力阻击敌人,但最终被围困,不幸被擒并与关羽一同斩首。假如他能与廖化一同突围,蜀汉的北伐可能会有一个不同的结局,关平也许会成为蜀汉的重要支柱之一。
周仓的忠诚和勇猛同样令人感动。原本,他是黄巾军的起义者,但在加入关羽麾下后,他尽职尽责,成为关羽的重要助手。周仓的忠诚和勇敢在麦城之战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关羽遇难时,周仓痛哭失声,最终自刎而死。他的忠心耿耿成为了后人传颂的典范。
王甫则是关羽的随军司马,尽管他多次提出对策,但却未能得到关羽的采纳。他的忠诚和谋略在关羽北伐前的多次军事决策中得到了体现,但关羽却未曾重视他的重要建议。在关羽临终时,王甫向他提出的建议仍未被采纳,最终在关羽死后,他也选择了自尽。
廖化作为黄巾余党的后裔,在少年时期便表现出了过人的勇气和智慧。在关羽阵营中,他逐渐从一个年轻的武士成长为蜀汉的重要将领。廖化在多次战斗中表现出色,他为关羽立下赫赫战功。即便在年老时,廖化依然勇敢地担当先锋,为蜀汉尽忠,最终在蜀汉灭亡后,悲痛至极,抑郁而死。
二、张飞的三大副将:雷铜、魏延、吴班
张飞的副将们同样经历了不同的战斗与悲剧。雷铜和吴兰本是蜀中的名将,在刘备围攻雒城时曾屡次展现出出色的战斗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命运并不如人意。
魏延,原为寒门子弟,曾在刘表和韩玄麾下屡次遭遇冷遇。后来,他得到刘备的提拔,成为蜀汉的重要将领。魏延以勇猛、果敢著称,尤其在葭萌关之战中表现突出,数度击败敌将。尽管他不断立下战功,魏延的生涯并不平坦。他与诸葛亮的关系复杂,尽管为蜀汉做出了许多贡献,最终却在诸葛亮的命令下被斩杀,成为了蜀汉历史上的悲剧性人物。
吴班最初是关羽麾下的将领,后转投张飞麾下。尽管吴班勇猛,但最终在北伐中失去了生命,成为了张飞副将中的又一位悲剧人物。
三、赵云的副将:张翼
赵云的副将数量相对较少,他在战斗中以自己为主,最为人知的副将便是张翼。张翼作为刘璋麾下的将领,曾在马超和曹军的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在赵云的指挥下,张翼担任副将,参与了多次重要战役。尽管他在军中并非顶尖人物,但在赵云的领导下,依然为蜀汉立下了不少功劳。
四、马超的副将:庞德、马岱、吴兰
马超的副将中,庞德是最为出色的。他在马超起义初期便展现了过人的勇气和智慧,多次协助马超进行重要战役。在围攻长安、攻打潼关等战役中,庞德的表现堪称完美。尽管庞德在战场上表现出色,但他最终因曹操的疑忌和背叛,未能得到应有的待遇,最终在与关羽的战斗中被生擒并斩杀。
马岱作为马超的堂弟,起初并没有庞德那样的英勇和才智,但在加入蜀汉后,他逐渐展现出自己的军事才能。在南征和北伐中,马岱也多次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了蜀汉的得力干将。尽管如此,马岱的命运也并不顺遂,最终他因为政治斗争而死于魏延之手。
吴兰作为马超的副将,也参与了多个战役,但最终也未能逃脱悲剧命运。他在斜谷之战中被曹彰所杀,成为了马超副将中的又一位牺牲者。
五、黄忠的副将:严颜、刘封、陈式、张著
黄忠的副将们同样各具特色,严颜以精湛的弓箭和刀法闻名,他在巴西之战和汉中之战中屡次为黄忠立下战功。然而,他在战斗结束后并未显现出更多的事迹,最终在演义中神秘消失,可能是因自然死亡。
刘封,原本是刘备的养子,在与关羽并肩作战中积累了许多经验,逐渐成长为蜀汉的中流砥柱。然而,在镇守上庸时,他错失了救援关羽的机会,导致关羽之死,最终被刘备斩杀。
陈式是蜀汉的基层将领,性格直率且少思虑。在与魏延发生冲突时,他擅自违背军令,导致最终惨遭失败。蜀汉的命运也随着这些副将的悲剧结局而逐渐走向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