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备成功占领成都后,为什么他依然对张飞保持警惕?为何他在汉中太守的任命上,将这一职位交给了魏延而非张飞?通过分析以下几件事,我们可以揭示其中的原因。
刘备对张飞的防范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和张飞的结义兄弟关系深厚,两人几乎是生死与共。尽管张飞曾丢失徐州,甚至一度离开了刘备的家人,但刘备依然没有责怪他。从历史角度看,刘备对张飞的信任同样非常明确。两人经常同吃同住,情如手足。即便如此,当两人进入益州后,关系却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变化?
当刘备占领成都之后,他展开了攻占汉中的计划,但让人意外的是,刘备并没有安排张飞作为主力。相反,他指派张飞和马超前往攻打下辩,这显然与张飞的身份和地位不符。事实上,整个汉中之战中,张飞几乎没有参与其中。与之相比,黄忠、赵云等将领却在主战场上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而在汉中之战结束后,刘备自封为汉中王,接下来的汉中太守的任命也让人感到疑惑。按理说,张飞作为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中的一员,应该负责镇守汉中,尤其是从军事经验来看,他似乎是最合适的选择。然而,刘备最终选择了魏延作为汉中太守,这一举动让许多人感到震惊。
那么,刘备为什么对张飞如此提防,甚至不给他汉中太守的职位呢?从多个角度来看,原因与张飞的特殊身份紧密相关。
据《魏略》记载,在徐州失守时,张飞掳走了一名女子,并与她结婚生子。这个女子的身份非常特殊,她是曹魏名将夏侯渊的侄女。虽然她只是夏侯渊的侄女,但因为夏侯渊的哥哥早逝,他一直视这位侄女为亲生女儿养育,因此张飞与她结婚后,便成了夏侯渊的“女婿”。而夏侯家与曹魏有着密切的宗亲关系,这使得张飞与曹魏之间的联系变得极其复杂和敏感。正是由于这一层关系,刘备才对张飞保持高度的警觉,不敢让他去镇守汉中。
许多人或许会认为,战场上的对决只是公事,张飞的私人关系不应该影响工作。但实际上,私人关系的隐患往往并非空穴来风。接下来,我们通过三件事来进一步分析其中的原因。
首先,在穰山之战中,张飞奉命去救援龚都,并成功击退了夏侯渊。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张飞竟然被乐进围困,最后还是关羽出手救援。这一事件引起了很多人的疑问:张飞明明能够击退夏侯渊,为什么却被乐进围困?这其中一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缘由。
再看长坂坡之战,当时赵云被曹军猛将追杀。就在此时,张飞突然现身,令曹营的猛将们不敢轻举妄动,甚至连曹操都选择撤军。许多人对这一幕感到震惊:张飞究竟有多强?他明明只有一个人,曹军将领为何如此惧怕?
第三个疑点发生在定军山之战中。夏侯渊被黄忠斩杀后,许多人认为敌军的尸体无需收拾。然而,张飞的妻子却主动出面,为夏侯渊收尸并为其举行了厚葬。此举让许多人感到不解:张飞的妻子为何敢这么做?她不怕因此得罪刘备吗?
通过这些事例,我们可以看出,张飞与夏侯家之间的特殊关系正是刘备对他保持警惕的根本原因。因此,刘备不敢让张飞担任汉中太守。
毕竟,张飞曾在徐州守卫时抛弃了刘备的妻儿老小,这让刘备始终无法放心。如果张飞与夏侯家有过某种联系,或者不经意间被夏侯家利用,导致汉中防线被突破,那么刘备辛苦建立的基业将面临巨大威胁。因此,刘备必须保持警惕,确保一切稳固,避免任何潜在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