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征将军是汉魏时期非常重要的军事职务,尤其在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中,四征将军的地位位居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被认为是主要的方面主帅。曹魏的征东将军负责统领徐州、扬州、青州和兖州四个州的军事事务,主要任务是防御东吴的进攻。这个职务通常由魏国的重要重臣或经验丰富的老将担任,因此地位非凡。以下是其中十位享有盛名的将领,他们各个英勇非凡,战功赫赫。
1. 张辽
张辽出生在山西朔州,他归附曹操后,多次参与重要战役,立下了赫赫战功。他在合肥之战中,带领八百精兵,成功突袭孙权的十万大军,冒死冲锋,击溃吴军的士气,震动了江东。至今流传着“张辽止啼”的典故,意指他让江东的敌军闻风丧胆。因这一奇功,他被任命为征东将军。史书记载曹操非常宠爱他,将其誉为“大壮”,这在《三国志》上只有张辽和徐盛获此殊荣。尽管他身体病弱,依旧令孙权心生忌惮,最后在江都去世,享年五十四岁,谥号“刚”。他在唐代的“武亩六十四将”中占有一席之地。
2. 曹休
曹休,安徽亳州人,乃曹操亲族,曹操曾称他为“吾家千里驹”,并对他寄予厚望。曹休随曹操征战四方,屡建战功,如斩杀吴兰、击退张飞、攻破吕范阵地等。他后升任征东将军和大司马,并被封为长平侯。石亭之战时,曹休因被敌军周鲂诈降而深入敌阵,差点导致全军覆没,事后他为此过度自责,因羞愧而死,享年四十,谥号“壮”。
3. 满宠
满宠,安徽巨野人,智勇双全,善于使用谍报。他长期担任汝南太守和豫州刺史,在襄樊之战中与曹仁一同守卫樊城,并曾劝说曹仁放弃城池,然而未能成功。石亭之战时,他不顾一切地救出了曹休,展现了英勇的品性。后来,满宠升为前将军、假节钺,封昌邑侯,最终转任征东将军。驻守淮南期间,他的军事才能让吴国深感忌惮。尽管他升职后成为太尉,但一生贫困,家中并无多余财产。最后他去世,谥号“景”。
4. 王凌
王凌出生于山西太原,他曾随张辽、曹休等名将征战四方,表现卓越。凭借不凡的军事才能,他被升任征东将军,并后来转任车骑将军,封为南乡侯。然而,王凌不满司马懿的专权,曾密谋立楚王曹彪为帝,并请求调动扬州军。然而,这一阴谋被司马懿识破。王凌后率军突袭寿春,失败后知自己无法取胜,最终选择自杀,年逾八十。其遗体被剖棺戨尸,三族遭到夷灭,令人痛心不已。
5. 胡质
胡质,安徽寿县人,年轻时便与蒋济、朱绩等人名声远扬,后来成为荆州刺史,并被晋升为振威将军。在樊城大败吴将朱然之后,胡质被升为征东将军,并负责监管徐州军事。他一直在民众中积累了很高的威望。胡质去世后,被追封为阳陵亭侯,谥号“贞”。
6. 孟建
孟建,河南上蔡人,早年与诸葛亮、徐庶、石韬等人一同学习,三人皆有深厚的学问造诣。孟建后来投靠曹操,先后担任凉州刺史,政绩显赫,最终晋升为征东将军。遗憾的是,关于孟建后期的事迹,史料记载并不多,至今仍有不少谜团。
7. 胡遵
胡遵,甘肃镇原人,文武双全,屡次在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他先后参与了抵抗诸葛亮、征讨公孙瓒、平定三叛等战役,表现出色。最终,胡遵晋升为征东大将军、卫将军,并封阴密侯。两位儿子胡烈和胡奋也都名声显赫,家族遗产丰厚。
8. 诸葛诞
诸葛诞,山东泽南人,因与蜀国的诸葛亮同名而声名远播。他在司马师镇压钦、俭之乱后被任命为征车大将军,封高平侯。诸葛诞长期负责淮南地区的统治,深得民众拥护。然而,由于对王凌、夏侯尚、毌丘俭等人的屡次被诛感到不满,他开始积累力量,最终反抗朝廷的征召,甚至杀死了扬州刺史乐綝。最终,诸葛诞因粮草短缺且城池被破,逃亡时被魏将胡奋斩杀,结束了他的生命。
9. 王基
王基,山东招远人,历任安丰太守、河南尹等职务。他精通军事,善于治理,屡次立下赫赫战功,尤其是在平定淮南文钦、毌丘俭和诸葛诞的叛乱时,表现卓越。王基被封为征南将军和征东将军,并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享年七十二岁,谥号“景”。
10. 石苞
石苞,河北南皮人,早年因聪慧和才略被司马懿赏识,担任徐州刺史、奋武将军等职。在诸葛诞之乱中,石苞率军成功击败吴将朱异,最终在诸葛诞失败后晋升为征东将军。后来的历史中,石苞继承王基的位置,成为征东大将军,晋朝建立后,石苞被任命为大司马,并封乐陵郡公。他去世后,谥号“武”。
这些将领之中,胡质和孟建的事迹较为冷门,而王凌和诸葛诞的忠诚与高远志向,最终却因谋逆而致死,令人惋惜。其余六位将领,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显赫的战功,堪称三国名将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