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英战吕布之前,实际上发生了一场精彩的前戏,展现了江东猛虎孙坚与华雄之间的首次碰撞。当时,孙坚所在的江东与袁术合作,然而,袁术克扣了孙坚的粮草,导致孙坚在与华雄交战时遭遇了不小的困境。尽管如此,华雄随后带领自己的军队来到18路诸侯所在的城池,扬言要一个一个解决这些诸侯,甚至还威胁要让董卓给予严惩。面对华雄的狂言,诸侯联盟的领袖袁绍立刻采取行动,先后派遣了两位大将俞涉和潘凤前往迎战。然而,这两位名将并未能抵挡住华雄的锋芒,最终都被斩首。袁绍无奈地叹息:“可惜我的上将军颜良、文丑还没赶到!”
然而,袁绍的感慨还未完全落下,忽然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小将愿往斩华雄之头,献于帐下!”这正是关羽的声音。那时,关羽虽然只是一个马弓手,地位并不显赫,袁绍和袁术均未看好他,甚至没有同意他出战。正当此时,曹操作为联盟的主导者站出来说道:“此人仪表非凡,华雄怎能知道他只是弓手?”关羽也毫不犹豫地补充道:“若不胜,请斩某头。”他的言辞中透露出一种对斩杀华雄的绝对信心。
那么,关羽为何如此主动请战?这背后可能有着刘备的深谋远虑。刘备一向低调,心思缜密,而在他与关羽和张飞的关系中,关羽是三人中最为稳重、果敢的人。此前,刘备曾公开表示自己是汉室宗亲,如果关羽能够斩杀华雄,那么刘备的声誉将大大提升。毕竟,刘备的名号“吾乃大汉皇叔,以匡扶汉室为己任”早已传播开来。否则,关羽的性格怎么可能会豪言:“若不胜,请斩某头”?这显然是刘备暗中安排的策略。
就这样,关羽接受了出征的命令,踏上了斩杀华雄的征途。然而,在帐中的诸侯们并不看好关羽,纷纷议论时,突然见到关羽提着华雄的首级,已将其斩首。随后,曹操亲自递上温酒,关羽毫不犹豫地举杯一饮而尽。从此,“关羽杯酒斩华雄”的传奇故事广为流传。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关羽斩杀华雄时,现场还有六位英雄将领在场,而他们每一位都有能力斩杀华雄。那么,这些猛将究竟是谁呢?
首先是孙坚,江东的猛虎,素有“江东之猛虎”的美誉。在诸侯联盟中,孙坚绝对是有能力斩杀华雄的第一人。孙坚曾在与华雄交锋时,大破华雄副将胡轸并斩杀之。虽然在与华雄的首次对决中,华雄以箭阵使孙坚暂时撤退,但孙坚很快恢复了战斗力,再次直扑华雄阵前。遗憾的是,由于粮草问题,孙坚不得不撤兵。即便如此,孙坚的战力和指挥能力依然远远超过华雄,历史上也有记载,华雄最终是死于孙坚之手。在《后汉书·董卓列传》中明确提到:“坚进洛阳宣阳城门,更击吕布,布复破走。”吕布也见识到了孙坚的勇猛,选择避战,这足以证明孙坚完全有能力斩杀华雄。然而,孙坚当时并未亲自出战,主要原因在于刚遭遇袁术克扣粮草的问题。倘若你是孙坚,会选择为诸侯联盟出战吗?
接下来是张飞,另一位同样具备斩杀华雄能力的猛将。尽管此时关羽和张飞名气未如日中天,但两人武艺早已达到巅峰。特别是张飞,他曾一人独战吕布五十回合,如果面对华雄,张飞最多二十回合便可斩杀。然而,由于关羽已主动请战,而张飞的性格又十分直率,刘备自然会优先选择关羽出战。尽管张飞有能力斩华雄,但他并未擅自行动。
除了孙坚和张飞之外,还有几位猛将也具备斩杀华雄的实力。
第三位是夏侯渊,曹操的亲戚兼得力大将,以出色的指挥能力和敏捷的行军速度著称。他善于绕敌进行攻击,堪称一员猛将。若夏侯渊出战,华雄必定难以逃脱厄运。
第四位是夏侯惇,号称“独眼将军”,在与吕布的对决中,他屡次表现出色,凭借强大的战斗力屡立战功,甚至在关羽过五关时与其对抗数十回合,势均力敌。因此,夏侯惇同样具备斩华雄的实力。
接下来是程普,孙坚的得力大将,擅长野战。在与董卓手下胡轸的交战中,程普屡次让华雄仓皇而退。凭借丰富的野战经验,程普完全有能力击败华雄。
最后是公孙瓒,他在18路诸侯中威名赫赫,曾与吕布对抗超过十回合而不落下风。公孙瓒精通大槊和骑射,这使得他同样具备斩杀华雄的能力。
综上所述,虽然关羽斩杀华雄成为了传奇,但实际上,这些猛将每一位都具备让华雄“领盒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