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频繁遭受外敌侵犯的朝代,这种现象究竟源于何处?实际上,靖康之耻期间的朝堂表现早已透露了端倪。
提及靖康之耻,很多人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岳飞的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宋徽宗在位之际,恰逢奸臣蔡京、宦官童贯等权臣的擅权,导致朝政日益腐败,国家四分五裂,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北宋的政局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黑暗时代和腐朽局面。此外,宋徽宗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的书法和绘画技艺皆堪称一绝。然而,他由于过度沉迷于艺术,以至于无暇顾及政务,最终使得朝廷内部污浊不堪,竟然连一个有担当的大臣都难以寻觅。
在靖康二年二月六日,开封城被敌军攻陷,金太宗随即下令,宋钦宗被迫剥夺帝位,沦为平民。次日,宋徽宗及其随行人员被迫赶往金营。当徽、钦二帝穿去龙袍的瞬间,随行官员竟无一人表现出愤怒或反抗。唯有太学博士李若水,坚决照顾宋钦宗,不允许其脱去帝服,并对金人的所作所为愤怒斥责,称他们为“狗辈”。金主完颜宗翰十分佩服李若水的勇气,甚至有意招降,但李若水毫不畏惧,继续对其痛骂。最终,金主暴怒,命人割去李若水的手指与舌头。李若水乘机勇敢冲上去,竟咬掉了金主的耳朵,结果被残忍地五马分尸。
在国家危难之际,整个朝廷竟然找不到第二个李若水,难道这不是一个王朝的悲哀?正如钱彩所言:“莫讶死忠惟一个,党人气节久残灰。”最终,徽、钦二帝被俘并降为庶人,数年后客死他乡,对皇帝而言,这无疑是极大的耻辱。宋徽宗临终前在诗中写道:“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无南雁飞。”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他心中对故土的思念之情,彰显出他作为一位皇帝的无奈与失败。然而,宋徽宗在艺术上的成就是不可否认的,他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具艺术成就的皇帝,所创立的瘦金体字画现在随便一幅就能拍卖到上亿金钱。在历史的长河中,倘若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宋徽宗,那必然是“天生的艺术大师,却误投朝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