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东吴政权一直有着独特的政治生态。咱们今天要聊的,就是一段充满波折的故事 —— 陆逊被孙权逼死后,陆家为何还能在东吴继续掌握兵权?这背后,陆逊给儿子留下的 “保命符” 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陆逊,那可是东吴的大功臣啊!他协助吕蒙奇袭荆州,让关羽败走麦城,这事儿大家都耳熟能详。后来在夷陵之战中,他一把大火烧得刘备几乎亡国,这场战役更是名垂青史。还有石亭之战,他再次大破曹军,这三大战功,直接让他成为东吴的军神。可以说,陆逊为东吴立下了赫赫战功,在东吴的地位举足轻重。
但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人物,晚年的结局却十分悲惨。孙权竟然逼死了陆逊,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陆逊功高震主了。你想啊,陆家本就是江东大族,陆逊又手握重兵,立下这么多不世之功,孙权心里能不忌惮吗?在古代,哪个帝王不担心臣子权力过大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呢?孙权也不例外。而且,陆逊还卷入了孙权立嗣之争,他支持太子孙和,这可犯了孙权的忌讳。在孙权看来,陆逊作为臣子,不该过多插手这种皇家内部的事情。所以,孙权对陆逊是越来越不满,最终选择逼他就范。
可奇怪的是,陆逊虽然被逼死了,陆家却依然在东吴掌握着兵权,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啊,这就得提到陆逊给儿子留下的 “保命符” 了。陆逊在临终前,肯定对局势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知道,陆家在东吴树大招风,自己一死,陆家很可能面临更大的危机。所以,他肯定对儿子陆抗有过一番谆谆教导,这就是陆家能继续掌握兵权的关键。
首先,陆逊一生忠君爱国,他的这种品行在东吴是有目共睹的。他为东吴出生入死,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东吴政权。这种忠诚的形象,在东吴上下已经深入人心。即使孙权对他有所猜忌,但也不能忽视他为东吴做出的巨大贡献。陆家因为陆逊的这种忠诚形象,在东吴民众和其他大臣心中,还是有着很高的威望。孙权虽然逼死了陆逊,但也不能轻易对陆家赶尽杀绝,毕竟还要考虑到东吴内部的稳定。
其次,陆逊肯定教导陆抗要低调行事。陆抗继承了父亲的军事才能,但他不像父亲那样锋芒毕露。在陆逊死后,陆抗一直谨小慎微,不轻易卷入朝廷的政治斗争。他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军事防御上,为东吴抵御外敌入侵。比如,在面对西晋的威胁时,陆抗积极加强边防建设,训练士兵,让西晋不敢轻易进犯东吴。他的这种专注军事、不参与内斗的态度,让孙权以及后来的东吴统治者对他比较放心。你想啊,一个只专心于保家卫国,不参与朝廷权力斗争的将领,哪个皇帝会不喜欢呢?
再者,陆抗自身的才能也是陆家能继续掌握兵权的重要因素。他在军事上的表现丝毫不逊色于父亲陆逊。在西陵之战中,陆抗以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成功击败了西晋的进攻,保卫了东吴的安全。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东吴上下的认可,在东吴面临外部强大压力的情况下,统治者需要像陆抗这样有能力的将领来保卫国家。所以,陆家凭借陆抗的才能,依然在东吴军事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
从这里咱们也能看出来,在古代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一个家族要想长久保持地位,光靠功劳是不够的,还得懂得审时度势,懂得低调做人。陆逊虽然被逼死了,但他给儿子留下的这些无形的 “保命符”,却让陆家在东吴继续辉煌了一段时间。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以及政治斗争的残酷。
好啦,今天关于陆逊被孙权逼死后,陆家仍掌东吴兵权的故事就讲到这儿啦。大家要是觉得有意思,别忘了动动发财小手点赞关注哦,祝大家都能财源广进,生活顺心!
编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