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有意培养姜维为接班人?然而诸葛亮临终前没将大权交予他?
创始人
2025-09-11 10:34:00
0

前言:

在三国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姜维的命运与诸葛亮紧密交织,而他到底是不是可用之才?诸葛亮又是否有意培养他?为什么诸葛亮临终前却又没将大权交予其?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姜维还是曹魏天水郡的一名中郎将。当时,诸葛亮大军压境,天水太守马遵怀疑姜维等人有异心,将他们拒之城外。走投无路之下,姜维无奈归降蜀汉。谁也没想到,这次看似偶然的相遇,成为了姜维命运的转折点,也开启了他与诸葛亮之间的师徒缘分。

诸葛亮对姜维的欣赏,几乎是一见钟情 。他在给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的信中,毫不吝啬对姜维的赞美:“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李邵)、季常马良)诸人不如也 。”在诸葛亮眼中,姜维不仅忠诚勤奋,而且思维缜密,就连李邵、马良这样的人才都比不上他 。这种高度评价,足见诸葛亮对姜维的看重 。此后,诸葛亮迅速提拔姜维,任命他为仓曹掾、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当时姜维年仅二十七岁 。如此火箭般的晋升速度,在蜀汉官场实属罕见,也从侧面反映出诸葛亮对姜维的栽培之意。

那么,姜维到底有何过人之处,能让阅人无数的诸葛亮如此青睐呢 ?首先,姜维自身能力出众 。他自幼熟读兵书,精通军事谋略,在战场上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 。在归降蜀汉之前,姜维就曾在曹魏军队中积累了一定的作战经验,这使他在面对复杂的战争局势时,能够冷静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 。其次,姜维的战略思维与诸葛亮颇为契合 。诸葛亮一直致力于北伐中原,恢复汉室,而姜维同样心怀壮志,渴望在北伐中建功立业 。他出身凉州,对陇西地区的地理、民俗和军事形势了如指掌,这对于诸葛亮实施“先取陇右,再图关中”的战略规划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助力 。此外,姜维的忠诚度也是诸葛亮看重的因素之一 。尽管他来自曹魏阵营,但归降蜀汉后,姜维始终对蜀汉忠心耿耿,一心为蜀汉的事业奋斗,从未有过二心 。

从诸葛亮对姜维的一系列安排来看,他确实有意将姜维培养成自己的军事接班人。除了给予姜维官职和爵位上的提升,诸葛亮还让他参与军事决策,跟随自己北伐,在实战中锻炼他的能力 。诸葛亮北伐期间,姜维多次担任先锋或重要将领,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 。诸葛亮还将自己的军事思想和战术技巧传授给姜维,希望他能继承自己的遗志,继续为蜀汉的北伐事业努力 。在诸葛亮的悉心培养下,姜维逐渐成长为蜀汉后期的军事支柱 。

然而,诸葛亮在临终前,却没有将蜀汉的最高权力交给姜维 。这并非是他对姜维的能力和忠诚产生了怀疑,而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姜维虽然军事才能卓越,但他毕竟是降将,在蜀汉的根基尚浅,资历不够深厚 。如果在诸葛亮刚去世时,就让姜维掌握大权,很可能会引起蜀汉内部一些势力的不满和反对,导致政权不稳 。另一方面,当时蜀汉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位军事统帅,更需要一位能够平衡各方势力、稳定朝政的理政人才 。因此,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推荐了蒋琬、费祎等人,让他们先主政,负责处理蜀汉的内政事务,而姜维则继续在军事上发挥作用 。

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继续为蜀汉的北伐事业努力 。他先后多次率军北伐,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如洮西之战大破魏国雍州刺史王经,魏军溺死及被杀者数万人,这是蜀汉北伐历史上的一场大胜 。但由于蜀汉国力有限,加上内部政治斗争的影响,姜维的北伐最终未能实现恢复汉室的目标 。在与曹魏的长期战争中,姜维逐渐意识到,单纯的军事进攻难以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于是他开始调整战略,加强汉中的防御体系 。他提出了“敛兵聚谷”的策略,将汉中的守军集中到汉、乐二城,以避免被魏军各个击破,同时利用游军骚扰魏军,消耗其兵力和物资 。这一策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汉中的防御能力,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旦魏军突破防线,蜀汉的局势将变得十分危急 。

除了军事上的作为,姜维在政治上也面临着诸多困境 。他与蜀汉的一些权臣如黄皓等人不和,受到他们的排挤和打压 。黄皓甚至试图废掉姜维,拥立阎宇为大将军 。在这种情况下,姜维为了自保,不得不前往沓中屯田,远离朝廷政治中心。这不仅削弱了姜维在蜀汉政权中的影响力,也使得他在面对曹魏的进攻时,无法及时有效地组织防御 。

公元263年,魏国发动了灭蜀之战 。钟会率领大军进攻汉中,邓艾偷渡阴平,直逼成都。面对魏军的强大攻势,姜维虽然在剑阁成功阻挡了钟会的大军,但邓艾却在绵竹击败了诸葛瞻,刘禅最终选择了投降 。姜维得知刘禅投降的消息后,痛心疾首,但他并没有放弃恢复蜀汉的希望 。他假意投降钟会,试图利用钟会与邓艾之间的矛盾,煽动钟会谋反,从而恢复蜀汉政权 。然而,姜维的计划最终还是失败了,钟会谋反事败被杀,姜维也在这场兵变中身亡,时年六十二岁 。

结语:

姜维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和悲剧色彩 。他是诸葛亮精心培养的将才,继承了诸葛亮北伐中原的遗志,为蜀汉的事业奋斗了一生 。他的军事才能、战略眼光和忠诚精神,都证明了他是蜀汉后期不可多得的将才 。而诸葛亮对他的培养,也体现了诸葛亮的识人之明和深谋远虑 。

参考资料:

1. 《三国志·蜀书·姜维传》

2. 《诸葛亮集

相关内容

原创 ...
1945年,延安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大,选举产生了中央委员44人...
2025-09-11 05:04:06
古籍蝶影雨中来,携手共探奇...
2025年6月1日,雨中的六一儿童节下午,上海图书馆东馆5F-01...
2025-09-11 05:03:41
原创 ...
八爷党并不是败给了四爷党,而是败给了康熙帝本人。 在“九子夺嫡”之...
2025-09-11 05:03:32
原创 ...
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大举入侵明朝边境,明军在初次交锋中惨遭失败...
2025-09-11 05:03:22
原创 ...
三国时期,战乱不断,诸多豪杰为争夺天下霸主的地位,纷纷广招兵员,壮...
2025-09-11 05:02:42
原创 ...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868期。在1955年全军授衔时,尽管开国...
2025-09-11 05:02:37
原创 ...
今年7月18日,一则关于美国公民从韩国越境进入朝鲜的新闻迅速引发了...
2025-09-11 05:02:34
原创 ...
在阅读本文之前,欢迎您点击“关注”,这样您不仅能够更方便地参与讨论...
2025-09-11 05:02:25
原创 ...
前言:由于数百年来江南文人的各种演绎与传说,刘基刘伯温这位在明朝开...
2025-09-11 05:02:16

热门资讯

原创 “... 九月沪上,秋意渐浓。全运会围棋预赛的战鼓擂动,男子个人公开组的最后一轮对决在北京时间9月10日落下帷...
原创 清... 清史解读:清军入关——扬州的十日梦魇 前言 自古以来,古人都非常重视身体的发肤,尤其是头发,它象征...
原创 刘... 在刘备的阵营中,除了著名的诸葛亮,他还有一位令司马懿都感到忌惮的谋士——法正。如果法正没有过早去世,...
原创 李... 李世民临终前询问武则天:我去后,何去何从?武则天的八字回应让他保全一命 导语: 李世民被誉为一代英...
原创 三... 在三国时期,曹魏政权设立了四位征将军,分别负责东线、西线、南线和北线的军事指挥任务。其中,征东将军的...
原创 为... 历史上确实有无数遗憾,而在秦朝末年,群雄并起,众多英雄辈出。要说其中最为出色的人物,非项羽莫属。项羽...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中,令人感到无比惋惜的情节莫过于庞统在落凤坡遭张任射杀的悲剧。值得一提的是,张任作为益...
原创 历... 三国时期的关羽是广为人知的英雄,他以忠诚与义气成为了许多人崇敬的对象,甚至被奉为神灵!在《三国演义》...
原创 从... 自近代开港以来,西方文明大规模进入朝鲜,给朝鲜带来了深刻的思想变革。同时,甲午战争后中国的影响力逐渐...
七台河新型体校揭牌 首开短道速... 开学式上的轮滑比赛。本报记者 赵宇清摄 8日,备受瞩目的全国首所十二年一贯制短道速滑体育学校——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