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负责保护皇帝安全的职责由御前侍卫担任,而整个皇宫的安全则由称为“大内高手”的人来保障。在《三侠五义》中,南侠展昭因其卓越的武功被仁宗皇帝封为“四品带刀护卫”。传说中,被选为“大内高手”的人必定是武艺高强、气宇轩昂之士,因为保护帝王的安全可绝对不能草率。那么,在清朝时期,这些侍卫的武艺究竟如何呢?
根据《清史稿》的记载,清朝最后一位大内侍卫总管宫宝田,专责维护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安全。宫宝田于1870年出生于乳山的青山村,从小便对武艺颇感兴趣,经过多年的勤奋学习,,他于27岁时顺利入宫,成为护卫的首领,身兼“四品带刀侍卫”的荣誉,全力护卫光绪和慈禧二位皇帝。
谈到他的武功背景,宫宝田可谓出自武术世家,他是清末武术宗师董海川的徒孙。著名的单田芳老师创作的《童林传》中的童林,后改名董海川,正是八卦游身连环掌的开创者,而宫宝田的师父则是童林的得意弟子——尹福。童林由于灾祸而改变名字,但他对后世武术的传承却深远影响。
宫宝田的武术之路上,曾因送米而偶遇了尹福,后者看到这名少年身手灵活、天赋异禀,便毫不犹豫地收他为徒,倾囊传授八卦掌。宫宝田的进步十分显著,23岁那年,他已练就了一身功夫,不仅掌法惊艳世人,尤其是他那出神入化的轻功,更是让人为其叹服。
尹福对宫宝田的教导极其严谨,几乎是一招一式手把手地教授。在清晨时分,尹福曾特意在他的脚下放了一个木碗,只有当滔滔汗水滴满了碗,才能得到短暂的休息。除了尹福,还有许多董海川的弟子们给予宫宝田指导,造就了他日后高超的武艺。
1898年,光绪帝将宫宝田召入宫中,特命其担任护卫首领,并封为“四品带刀护卫”。而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宫宝田勇担重任,护送光绪和慈禧一路向西,直至他们安全抵达西安。面对清朝渐显的衰败,宫宝田在1905年愤然辞去公职,返回故里,专心传授八卦掌,潜心教导,度过了长达17年的平静时光。
后来,东北大帅张作霖特意邀请宫宝田出任护卫。在他们之间传出了“20步与枪比速”的传奇故事,尽管事件的真实度存在争议,但却能看出宫宝田在民间的崇高威望。作为东北军的武术教头,虽然张作霖在遇刺时宫宝田并不在旁,但他平日里对张大帅的保护却做到了尽善尽美。此后,他甚至得到了新中国名将许世友将军的高度评价。
许世友曾盛赞宫宝田为“义薄云天,忠贞不二”,并对他看到清朝腐朽后毅然决然离开的明智之举,以及教导弟子抵御外敌的爱国热情表示由衷欣赏。随后,许司令还邀请宫宝田前往胶东军区的训练班教授武艺。直到1943年,宫宝田因病去世,享年73岁。他作为大清最后一位大内高手的传奇故事流传甚广,然而,他的爱国情怀无疑是世人对其最为一致的赞美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