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那可是一场至关重要的大战,直接影响了当时的局势走向。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场大战里刘备没带上的 4 员猛将,要是他们都去了,陆逊还真不一定能赢呢!
先说说赵云。大家都知道,赵云那可是一员虎将啊,长坂坡单骑救主的事儿,那可是传得神乎其神。在夷陵之战的时候,赵云为啥没跟着刘备出征呢?原因就在于,赵云这人性格直爽,心里咋想就咋说。他强烈反对刘备进攻东吴,觉得当时蜀汉最大的敌人是曹魏,不是东吴。他跟刘备说:“国贼是曹操,又不是孙权。虽说曹操死了,可曹丕篡位,民愤极大,咱们应该先拿下关中,控制黄河和渭水上游,这样才能去讨伐曹魏啊。” 你瞧,赵云这话说得在理吧?可当时刘备正为关羽报仇的事儿,气得脑门子直冒烟,哪听得进去这话呀。不仅没采纳赵云的建议,还让他留守江州。唉,要是刘备能冷静点,带上赵云,那战局说不定就不一样了。赵云作战勇猛,经验丰富,他要是在战场上,那绝对能给东吴军队造成不小的威慑。东吴的将领们,听到赵云的名号,估计心里都得 “咯噔” 一下。有赵云在前面冲锋陷阵,刘备的军队士气肯定能高涨不少。
再讲讲马超。马超也是一员猛将,他以前可是西凉的割据诸侯呢。不过,他的经历有点复杂,跟韩遂闹过内讧,还背叛过张鲁。就因为这些事儿,刘备对他多多少少有点戒备心。虽说刘备给了马超骠骑将军和凉州刺史这些官职,可实际上没给他多少实权,尤其是指挥大军这事儿,一直没让他干过。所以在夷陵之战的时候,刘备就没带上马超。你想啊,马超打仗那也是很厉害的,他的威名在外,刘璋当初一听说马超到了成都城下,吓得立马就投降了。要是刘备能放下戒心,让马超参与夷陵之战,让他当先锋,那东吴的军队,心里能不害怕吗?马超对西北一带的地形熟悉,要是在夷陵战场,说不定能想出一些独特的战术,给陆逊来个措手不及。
还有魏延。魏延自从建安二十四年被刘备任命为汉中太守后,就一直兢兢业业地守着汉中。当时很多人都建议让张飞当汉中太守,可刘备却看中了魏延,觉得他有能力担当此重任。事实也证明,刘备没看错人,魏延把汉中守得稳稳当当的。在夷陵之战的时候,魏延为啥没去呢?因为汉中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它可是益州的门户啊。刘备把主力都调到夷陵去了,汉中这边的防御压力就更大了,魏延根本走不开。要是魏延能参与夷陵之战,他说不定能给刘备出不少奇招。你看,后来诸葛亮北伐的时候,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虽然没被采纳,但也能看出他这个人打仗,喜欢出奇制胜。在夷陵那种复杂的战场上,说不定就需要魏延这种敢冒险的将领,搞不好就能取得重大突破呢。
最后说说黄权。黄权是个儒将,性格沉稳冷静,特别适合当军事参谋长。在蜀汉阵营里,他可以说是继法正之后,最适合干这个活儿的人了。可惜啊,在夷陵之战的时候,他被刘备排挤了。要是黄权能在刘备身边,当最高参谋长,那肯定会死死劝谏刘备,不让他做出在树丛旁扎营这种糊涂事儿。大家都知道,刘备最后就是因为在树丛旁扎营,被陆逊抓住机会,来了个火烧连营,导致蜀汉军队大败。要是有黄权在,凭借他的军事谋略,说不定能帮刘备制定出更合理的作战计划,避免这种致命的失误。
你看,赵云、马超、魏延、黄权这 4 员猛将,要是都能参与夷陵之战,赵云、马超、魏延在前面当先锋,那东吴的军队,心里得多害怕啊,说不定有些关隘的守将就直接投降了。这样一来,蜀汉军队就能打开局面,旗开得胜。再加上黄权在后面出谋划策,当参谋长,刘备的军队肯定如虎添翼。陆逊就算再厉害,面对这样的阵容,估计也得头疼,想赢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好啦,今天关于夷陵之战刘备没带的这 4 员猛将的事儿,就跟大家聊到这儿啦。要是你对三国这段历史感兴趣,别忘了给我点个赞,关注一下我,后续还有更多精彩内容分享给大家哦,愿点赞关注的朋友都能发大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