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的动乱,往往被认为是由董卓进京引发的,因为他一入京,便开始肆意干预朝政,彻底撕开了汉朝腐朽政权的最后一层伪装。关东的诸侯们因而联合起来反对董卓,组成了联军,最终迫使董卓迁都长安。但即使在董卓败亡之后,掌握兵权的诸侯们仍未停止争夺领土的战争,局势变得愈加复杂与动荡。
然而,当时的朝廷中并非没有能够出类拔萃的人物,尤其是那被誉为“汉末三杰”的卢植、朱儁与皇甫嵩。他们三人曾共同平定了席卷天下的黄巾之乱。然而,奇怪的是,当董卓进京掀起风暴时,这三位英雄却仿佛失踪了一般,并未挺身而出遏制董卓的暴行。那究竟是为何呢?
事实上,虽然这三人曾为大汉王朝作出了最后的努力,但他们的力量微弱,难以撼动当时董卓手中数十万铁骑的威胁。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相继病逝,也未能阻止董卓的恶行。那么,他们具体做了些什么呢?
首先,我们来说说卢植。卢植曾在平定黄巾之乱时与董卓接触。当时,他正带兵在冀州镇压乱局,而由于不肯对宦官左丰行贿,反而激怒了宦官,左丰遂向汉灵帝进谗,导致卢植被免职并押解进京。接替他的是董卓。卢植与董卓有过短暂的接触,这段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董卓的凶残与心狠。在中平元年汉灵帝去世后,何进意图召外兵铲除宦官,其中包括董卓所率的西凉军。卢植曾极力劝谏何进,然而何进未曾采纳他的建议。之后,董卓入京,开始为彻底控制朝政而废立皇帝。当时,大臣们因畏惧董卓而不敢发声,只有卢植勇敢反对,因此董卓一度欲置其于死地。幸得蔡邕向董卓求情,卢植才得以保命。最终,卢植年迈体弱,只能返回故乡涿县,开始隐居。两年后,他也因病去世。
接下来是朱儁。朱儁在平定黄巾之乱后,被任命为河南尹,位高权重。董卓进京后,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特意接近朱儁,希望得到他的支持。然而,董卓对朱儁也有着深深的忌惮。尽管朱儁地位崇高,但他在董卓掌控朝政期间,始终未能采取任何行动来阻止董卓的暴行。随着各地诸侯的联合反董卓行动,董卓决定迁都长安以避其锋芒,朱儁最终站出来表示反对。然而,即便他拥有高官厚禄,依然无法阻止董卓的决策。最终,朱儁选择辞去官职离开。当董卓败亡后,李傕与郭汜掌权,听从贾诩的建议,以天子的名义邀请朱儁重新入朝。直到兴平二年,李傕与郭汜爆发内讧,朱儁不幸死于战乱。
最后,谈到皇甫嵩。皇甫嵩与董卓同为凉州人,两人关系最初相当和睦。黄巾之乱爆发后,汉灵帝任命皇甫嵩前往平定凉州叛乱。在此过程中,董卓与皇甫嵩发生矛盾,董卓对他心生忌恨。灵帝病重时,曾考虑将董卓的兵权交给皇甫嵩,结果让董卓对他更加心生疑虑。董卓入主洛阳后,朝政混乱,而皇甫嵩此时正统领扶风郡的三万兵马。当时,曾有人提议联合皇甫嵩响应关东诸侯,共同讨伐董卓,董卓于是以“天子命令”将皇甫嵩召入京。原本董卓打算直接除掉皇甫嵩,然而,皇甫嵩的儿子皇甫坚寿与董卓有交情,恳求父亲的安危,最终保住了皇甫嵩的性命。可惜,最终他也未能改变时局,兴平二年时,皇甫嵩病逝。
综观这三位英雄的作为,他们确实在短短的时间内尽了全力,但面对掌控庞大军队的董卓,他们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随着时间推移,三位杰出人物相继去世,而大汉王朝的命运也逐渐走向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