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毛泽东带领红军抵达陕北,并在那里扎下了根。然而,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向当地百姓征收任何税款。陕北原本就是一个缺乏资源的地区,几乎没有任何工业基础,因此可以说没有税收似乎几乎就等于没有收入。
那么,共产党的资金来源究竟是从何而来的?他们又是如何维持生存的呢?这个问题引起了一些来自南京、北平和上海的外国记者的浓厚兴趣。对此,陕甘宁边区的政府主席林伯渠(他曾担任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的财政部长)给出了他的解释。
有一次,一位外国记者好奇地向林伯渠提问:“据我所知,您的政府并不征收税,工业收益也微乎其微,那么请问,资金究竟来自哪里?”林伯渠对此作出了详细的解释:“我们说对群众不征税,这话也是事实,但对于剥削阶级,我们则是重税相逼,没收他们的剩余资金和物资。因此,我们的税收都是直接征收的。这与国民党的方式截然不同,他们最终让工人和贫苦农民承担了大部分的税负。在这里,我们只对那仅占人口10%的地主和高利贷者征税。虽然少数商人也会缴纳一些税款,但对于小商人,我们则完全免征。当前,群众负担的所有税收都已被取消。”
“你提到的没收,”外国记者打断道,“那不就是我们所理解的抢劫吗?”林伯渠耐心回应:“国民党把这称作抢劫。好吧,如果对剥削阶级征税被视为抢劫,那国民党向百姓征税也同样属于抢劫。然而,红军并不实施那种只会让群众遭殃的抢劫行为。没收资金都是经过负责的财政人民委员会管理,相关事项必须上报给政府,并只能用于能够惠及社会的事务。私自抢劫会受到严厉惩罚。你可以去问问百姓,红军的战士们从未无偿地拿走过任何东西。”
随后,林伯渠继续阐述:“当然,我们收入的另一部分来源于自主生产,军队自己种菜、养猪、养羊,甚至自己纺织布料,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减轻根据地人民的负担。陕北的百姓生活困苦,征税绝不是我们对老百姓的选择。”
或许,这就是为何陕北的百姓如此拥护和追随中共的原因吧!陈冠任撰写的《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追随毛泽东》和《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凝聚在毛泽东旗帜下》(一套)详细记录了中国人民追随中共及其领袖毛泽东的历史背景与原因。这本书成为该社年度畅销书籍,销量超过百万册,深受读者们喜爱的红色历史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