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是缘,能够做到“相知”实属不易,而能够互相信任的“知己”,更是难得。 达到知己境界,则已是心照不宣,彼此心意相通。康熙四十六年,皇四阿哥胤禛与十三阿哥胤祥前往江南扬州,参与赈灾筹款。这一行动的背后,说明了扬州一带的灾情之严峻——如此严重的局面,竟然需要两位皇子亲自前来督办灾民救助。
四阿哥胤禛与十三阿哥胤祥下江南扬州赈灾筹款
根据电视剧《雍正王朝》及二月河的作品分析,四阿哥胤禛此次南下扬州,除了参与赈灾外,还有一项隐秘的目的——他计划亲自见见一位名声赫赫的举人,邬思道。十年来,四阿哥只听说邬思道文采斐然,文章花团锦簇,今天终于有机会亲自验证这位才子的真实水平。
然而,四阿哥与邬思道的相遇并非偶然。正巧,两位阿哥在扬州的一个桥头相遇了邬思道。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年羹尧的安排,他早早就抵达扬州,默默等待四阿哥的到来。此时,年羹尧正好在“杭州当官”,身为忠心的奴才,他在扬州等候自己的主子,胤禛。
年羹尧:奴才就是奴才
实际上,在二月河的笔下,年羹尧只是四阿哥背后的一个小角色,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人物——戴铎。戴铎不仅是四阿哥的真正幕僚,而且与邬思道是同年进士,作为同窗,他深知邬思道的才华与性格,因此将其推荐给胤禛。然而,剧中的描写是另一番景象:四阿哥胤禛与邬思道一见如故,尽管邬思道身有残疾,但依然气度非凡,风采依旧,给四阿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时,四阿哥已心中暗自决定,要将邬思道收入麾下。
为了掩人耳目,四阿哥并未透露身份,仅称自己为“皇商”。但邬思道凭借与人交谈中的细节,已经猜出,眼前的四阿哥与十三阿哥,绝非普通商人。他们背后隐藏着更深的背景,而跟随他们的两位小随从——李卫和高福,虽然装扮朴素,却难掩非凡气度,正是胤禛身边的心腹。
邬思道成雍亲王府的人
在“皇帝”二字的召唤下,许多皇室成员,尤其是皇帝的儿子,都有着梦想能够一统天下,坐上皇帝宝座的野心。然而,成为帝王不仅需要天命,还需要个人的能力与机遇。四阿哥胤禛的心中,也早有当帝之志。尽管康熙已明确将“储君”的位置交给二阿哥胤礽,但四阿哥开始察觉,康熙对太子胤礽并不完全满意。
兄弟们眼光敏锐,各自观察着康熙的一举一动,暗中布局。四阿哥胤禛自然不会错过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的心中早已萌发了挑战的念头。
八爷党几个人大热天的吃着冰镇西瓜研究夺嫡
此时,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作为太子胤礽的亲密随行,虽然表面上不曾表现出明显的“储君之争”,但内心对于这个位置的渴望与图谋,谁都不敢轻视。给自己的“小阿哥”们请个“西席”,为何会耗费如此多的精力与周折?不正是为自己的未来铺路吗?
此刻的邬思道,当然未曾察觉眼前的两位是皇四子与皇十三子,他曾在大牢中待了十年之久,一旦得到机会,必定不会轻易放过。
在雍亲王府的门槛上,四阿哥胤禛有着周密的计划,邬思道的加入并非偶然。年羹尧的妹妹年秋月,作为大福晋的贴身丫头,特意被派去照顾邬思道。而这一切的安排,早已为邬思道的加入做好了准备,他将以特殊“先生”的身份开始在雍亲王府的历程。
邬思道成为雍亲王高参
从这些安排来看,四阿哥胤禛显然已在利用邬思道,开始为自己的“夺嫡”计划做准备,尽管这一切并未公开。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不到半年后,康熙四十七年的冬天,太子胤礽被废除,邬思道迅速成为了四阿哥胤禛夺嫡计划中的重要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