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时期,国家的国力逐渐衰退,导致了许多国家的入侵和领土的丧失。许多原本属于中国的领土被他国瓜分,使得清朝的疆域日渐缩小。尽管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一直在努力恢复失去的领土,然而这些领土依然未能完全收回,依旧被其他国家占据。
然而,有一个国家从未侵略过中国,却主动归还了十块原属于中国的领土,并与中国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这究竟是哪个国家呢?它为何拥有这些领土,又为何选择归还?
这个国家便是“哈萨克斯坦”,也被称为“哈萨克”。它位于亚洲的中心地带,是一个内陆国家,虽然没有出海口,但其境内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著名的卡沙甘油田便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哈萨克斯坦的国土面积大约为272万平方公里,接近印度的面积,但它的人口相对较少,约为2000万,只有印度的十分之一。哈萨克斯坦的首都是阿斯塔纳(现更名为努尔苏丹)。
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的东部接壤,北边与俄罗斯为邻,西部毗邻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南边则与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国相连。因此,哈萨克斯坦位于一个军事地位非常重要的地带,堪称四面受敌的战场。
该国的官方语言为哈萨克语和俄语,哈萨克语是哈萨克族的民族语言,而俄语则因为哈萨克曾是沙俄的一个部分,所以在国内也得到了广泛使用。哈萨克斯坦的主要民族是哈萨克族,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是这一地区的原住民。
“哈萨克”一词在哈萨克族的语言中,意指“逃离者”或“避难者”,其国家名称的含义也可以理解为“避难者的国度”。哈萨克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3世纪。当时,哈萨克斯坦地区曾被成吉思汗征服,并建立了金帐汗国,这一统治一直持续到15世纪。随着金帐汗国的衰退,月即别汗国(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坦一带)崛起,夺取了哈萨克斯坦的大部分领土。
一些不愿接受月即别汗国统治的部落开始联合起来,形成了哈萨克族,并在15世纪末建立了哈萨克汗国。然而,由于内部管理问题,哈萨克汗国在16世纪初期分裂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大玉兹汗国、中玉兹汗国和小玉兹汗国,直到17世纪时,哈萨克族又迎来了准噶尔汗国的强大压力。准噶尔汗国的强大军事力量迫使哈萨克的三个汗国不断退让,在这个时候,中玉兹和小玉兹曾请求沙俄的保护。
不过,当准噶尔汗国与清朝爆发战争时,正值清朝国力强盛,最终成功消灭了准噶尔,解决了哈萨克三个汗国的困境。三个汗国随后归顺清朝,清朝将准噶尔的牧场划给哈萨克族,允许他们在此放牧。然而,到了19世纪,沙俄侵入了哈萨克的领土,清政府因国力衰弱,未能有效反制。
沙俄吞并了哈萨克的领土后,不仅扩展了势力范围,还进一步威胁到了中国的边境。在沙俄灭亡后,哈萨克地区经历了多次政权更替,并在1917年加入了阿拉什共和国,随后又脱离,成立了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并成为俄罗斯联邦的一个附属国。到1920年代,哈萨克地区再次改名为哈萨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并成为苏联的一部分。
随着苏联在1991年的解体,哈萨克斯坦宣布独立,并于1991年12月改名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并加入了由前苏联国家组成的“独立国家联合体”。从此,哈萨克斯坦开启了独立后的新篇章。
在清朝时期,由于政治腐败和国力衰弱,清政府签订了诸多不平等条约,如《中俄改定条约》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在这些条约的推动下,沙俄从清朝割去大量土地,成为当时最为侵吞中国领土的国家。虽然民国时期曾多次请求沙俄归还这些领土,但由于当时国力薄弱,未能如愿。
随着苏联解体,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继承了部分原本属于清朝的领土。在哈萨克斯坦独立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政府进行友好协商,哈萨克斯坦政府表示,这些领土本就是中国的,愿意归还。最终,哈萨克斯坦归还了包括夏尔西里、阿克哈巴河源、阿拉山口等在内的10块领土,总面积超过1100平方公里。这使得哈萨克斯坦成为第一个主动归还中国领土的国家,也是归还领土最多的国家。
正因如此,中哈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国不仅帮助哈萨克斯坦发展工业,推动其经济增长,更是基于两国之间的真诚友谊,互相扶持。国与国之间,除了利益,更是依赖真心与信任。相信中哈友谊的深化,将为两国的共同发展铺就更加美好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