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历史上一个众所周知的复杂人物。他被一些人称为枭雄,而另一些人则将他视作汉贼,争议不断。作为三国时期的霸主,他不仅拥有广阔的领土和众多的人才,还凭借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从一个不为人知的小角色崛起为三国第一的强权,除了个人的杰出才能,最重要的是得到了许多杰出谋士的辅佐。然而,曹操做了一件其他人想做却不敢或做不到的事情,那就是“协天子以令诸侯”。通过摆弄汉献帝这个傀儡,他的政务得以顺利推进,北方很快就统一了。然而,曹操除了这件事情之外,还有一桩更加复杂的举动(可以说是奸诈),这究竟是什么呢?
曹操的一生充满了各种复杂的行为,这些行为对他本人来说,有利也有弊。他利用汉天子的名义出征四方,对内清除袁氏、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诸侯势力,而对外则征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民族,成功统一中国北方。在此过程中,他实施了一系列可谓明智的政策,以恢复经济和社会秩序,如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注重手工业发展、安置流亡人口以及实施“租调制”。这些措施使得中原地区的社会逐渐稳定,经济开始复苏。然而,曹操也同样做了许多不光彩的事情,例如杀害了不少著名士人,甚至为了父亲之仇而屠城,终其一生屠杀无数。此外,他还做了一件极具争议的事情——司马懿在此之后学着他的做法,但却比他更为狡诈。
他所做的事情,便是称帝之事。为何如此说呢?因为曹操一生将汉献帝视作傀儡,既不杀也不舍,这无疑是一种对人的折磨,显得极为狠毒。他以丞相的名义统一北方,虽然之后只称王而未称帝。在古代,有多少人不愿意登上皇位?显然曹操并非不想,但他却选择了不那么冒进的道路。曹操是一位深谙权谋的人物,他担心一旦称帝会败坏自己的名声,于是,心中虽然不甘心,却也只能让儿子曹丕去承担这个责任,从而维护名声不至于太过狼狈。尽管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他的智慧,但却不如司马懿那般绝妙。
司马懿是一位深藏不露的谋士,曹操曾两次试图引荐他,但都未能如愿,最终他不得不以恐吓的方式才让司马懿出山。司马懿在为曹魏立下赫赫战功后,曹操却始终对他不甚器重,因而未能充分发挥他的才能。直到曹操去世,司马懿才逐渐展露出自己的才华,得到提拔。通过巧妙的布局,在曹氏家族内部的权力更迭中,司马懿抓住机会,掌握了大权。虽然他没有亲自称帝,但却让两个儿子接掌权力,而到了他孙子司马炎时期,终于实现了称帝。可以说,司马懿的这番安排比曹操的手法更为高明和精巧。
对于这些历史事件,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们的观点。而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们,请继续关注小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