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由于滥杀功臣而受到广泛的批评,这其中尤以蓝玉案最为臭名昭著,涉及到的死者人数达到数万之多。在谈及明初杰出英雄人物时,我们无法忽视中山王徐达的卓越贡献。根据明朝史书的记载,徐达最终因背部生毒疮而离世。
然而,在明朝中期,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细节。徐达在因病辞世之前,朱元璋曾特意赐予他食物。自清朝以来,关于徐达死因的说法开始在社会上广泛流传。有传闻称,朱元璋因担心徐达的功绩会威胁到自身的统治,因此特意给予徐达蒸鹅作为赏赐,而这道食物反而加重了徐达的病情,最终导致他的不幸去世。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朱元璋有意要除掉徐达呢?
专家在徐达的墓地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发现了一些端倪。徐达被安葬在南京市的玄武区,目前他的墓葬及墓碑依旧完整得以保存。在这块墓碑上,有超过2000字的铭文,每隔几字就会出现一个圆圈。专家认为这很可能是明朝时期所使用的标点符号。然而,令人困惑的是,为什么要使用句子读(dou)这种方式?
在《明史》中,或许能找到一个答案。徐达的神道铭文是朱元璋亲自撰写的,句读的形式不仅反映了朱元璋的个人文化水平相对低下,也彰显了他对徐达的重视程度。此外,专家通过测量墓碑的高度,发现徐达的墓碑高度超越了当时明朝礼制的标准。这表明朱元璋对徐达给予了最高的礼遇,并没有将他视为威胁。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鹅肉仅仅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的食品,不仅不会导致坏疽的症状加重,反而有助于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因此,朱元璋通过赏赐鹅肉使得徐达的病情恶化的论断是不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