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不仅在兵法韬略上成就斐然,而且他个人的武力也是世所罕见,堪称古今绝顶之强。自他举起抗金救宋的大旗后,他联合各方力量,奋力与金国作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堪称“华夏战神”的代表性人物。
据传,岳飞麾下有五员大将,各个武勇非凡,特别是他的长子岳云,更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一位,武力超群,甚至胜过岳飞自己。
TOP 5:岳云
岳云,作为岳飞的长子,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少年将军之一。他曾先后担任武翼郎、左武大夫、忠州防御使等职务。在16岁时,他便随父征战,成功收复了被金国占领的随州、邓州等地。此战中,岳云手持铁锥枪,奋勇冲杀,在敌阵中如猛虎出山,毫无畏惧,最终率先登上了屡攻不克的随州城。随后,他继续随岳飞北上,收复了邓州,并因作战勇猛被岳飞安排入“背嵬军”,成为岳家军的精锐。
在郾城一战中,岳云更是立下赫赫战功。金兀术大举增援,调集了10万兵力,而岳飞军仅有3万。当时岳飞仅给岳云一部分兵马,并警告他“若此战未胜,必斩首”,然而岳云毫不畏惧,在敌军阵地上勇猛杀敌数十回合,鲜血染红大地,敌军士气大为动摇。金军主帅王贵一度因战况不利欲撤退,但被岳云坚持住,最终,金军溃败,岳家军乘胜追击,斩杀敌将夏金乌,擒获金军大小首领78人,并缴获大量战利品。郾城战后,金兀术惊叹:“岳少保以五百骑破吾五十万众,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然而,岳飞终究被南宋朝廷冤杀,岳云也未能幸免,年仅23岁便英年早逝。
TOP 4:杨再兴
杨再兴原本是强盗曹成的部下,曹成曾在道州、贺州一带劫掠,威胁宋朝的安全。后来,岳飞派张宪征讨曹成,虽然最终胜利,但岳飞手下的韩顺夫和岳飞弟弟岳翻却在此役中战死。曹成被击败后投降,岳飞收留了杨再兴,并让他加入岳家军。
杨再兴从此随岳飞南征北战,屡次立下赫赫战功。金国撕毁与宋朝的和约,集结大军再次侵宋,岳飞派杨再兴、牛皋等人指挥宋军与金军激战,并在曹州一带大破金军,成功迫使完颜宗弼撤退。然而,金军不甘失败,集结十二万大军,进攻郾城。岳飞接到求援后,派遣杨再兴、牛皋等精兵前往支援,并指示岳云坚守阵地,经过数十回合激烈战斗,金军最终败退。
杨再兴单骑深入敌阵,准备捉拿完颜宗弼,虽然未能如愿,但他击杀了数百金军士兵后顺利撤回。此后,他与李璋共同率领三百骑兵,在临颍附近与金军展开生死决战。杨再兴展现了非凡勇气,但终因敌军众多,他最终英勇阵亡,尸体被金军焚烧,箭矢多达两升。
TOP 3:张宪
张宪,岳飞的得力助手之一,凭借卓越的武艺和指挥才能,在岳家军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与其他岳家大将不同,张宪不仅武艺高强,还擅长指挥战略。在岳飞不在或无法亲自指挥时,常由张宪代为出将入相。
1140年,金国背信弃义入侵南宋,岳家军在几乎无援的情况下展开北伐,张宪率领岳家军的一部分兵力进攻金军,占领了颍昌、淮宁等地,为南宋的抗金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战后,金国的完颜宗弼心生恐惧,迅速集结12万大军,企图报复。张宪指挥岳家军在临颍与金军激战,以少胜多,再度取得胜利。随后,金军残余力量撤退,张宪派部队追击,俘敌六千,极大震动了中原地区。
然而,岳飞最终因“莫须有”的罪名被召回,张宪和岳云也未能幸免,最终一同遭受不公正的命运。张宪几乎成了岳飞的影子,许多战功其实是他在指挥。
TOP 2:陆文龙
陆文龙,宋朝潞安州节度使陆登之子,早年家破人亡,随母被金兀术俘虏并养为养子。虽然陆文龙对自己的身世一无所知,但他的英勇之气早已昭示了他未来的伟业。初时,他曾与岳家军交锋,独自一人与岳云、张宪等人激战,毫不示弱。
经过一番苦心规劝,陆文龙得知自己的身世后,誓言为父母复仇,重新归宋,成为岳家军的得力猛将。在多次北伐中,陆文龙表现出色,斩杀了多个金国猛将。然而,岳飞被杀时,陆文龙也未能幸免,最终与岳云、张宪等人一同殒命。
TOP 1:高宠
高宠,岳飞手下最为出色的猛将,以超凡的武艺和巨力著称。他被誉为“南宋第一枪”,其枪法传承自五代十国时期的名将高思继。高宠手持重达120斤的祖传“錾金虎头枪”,战力惊人。
高宠最初是奉母命前去解救宋高宗,途中与牛皋、郑怀、张奎相识并结拜为兄弟。后在牛头山大战中,高宠以单枪匹马之力,突破金军的重围,杀敌如砍瓜切菜,几乎无人能敌。高宠单枪闯入金军阵地,击败金兀术,屠杀数百敌兵,令金军闻风丧胆。在牛头山一战中,岳飞与金兀术交战多次未果,正当局势胶着时,高宠凭借出色的枪法,直取金兀术,逼得其仓皇逃窜。
然而,战斗过程中,高宠面对十几辆重型铁滑车的阻挡,凭借巨力将其一一挑翻,但最终由于过度劳累,战马受伤倒地,高宠也因此英勇殒命,留下了“力大无穷”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