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土耳其首都安卡拉
如今的土耳其,虽然综合国力并不突出,位于亚洲和欧洲的中游水平,但回望历史,曾经也是一个极其强盛的帝国。曾经的奥斯曼帝国,横跨了欧亚非三大洲,鼎盛时期,国土面积一度达到520万平方公里,曾经一度强盛。然而,自17世纪中叶起,奥斯曼帝国便开始了衰退的过程,最终在20世纪20年代彻底解体。距今不过百年,这个帝国就彻底消失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呢?它又是如何被瓦解的?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一历史话题。
图为突厥人后裔
奥斯曼帝国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乌古斯人,属于突厥民族的一支,他们是古代西突厥部落中最为强大的一个。公元9世纪,乌古斯人侵入现今的吉尔吉斯草原,建立了乌古斯叶护国。然而,11世纪,乌古斯国被另一支突厥部落所摧毁,乌古斯人开始分散逃亡。其一部分人迁移到了里海南岸,并在这里定居下来,他们的后裔便成了后来知名的奥斯曼人。到了13世纪,奥斯曼成为了这个部落的首领,带领部落不断征战,军力逐渐强大,甚至在1329年击败了强大的拜占庭帝国正规军。自此,奥斯曼部落不再只是一个流动的部落,而是逐渐发展为一个有雏形的国家。
图为奥斯曼人
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奥斯曼帝国在历代帝王的领导下,持续进行扩张,疆域不断扩大。到了16世纪,奥斯曼帝国已经发展成一个疆土辽阔、人口众多的庞大帝国。其版图涵盖了从波斯湾到匈牙利、从高加索一直延伸到北非的广阔地区。更重要的是,帝国还控制了红海、黑海、地中海和爱琴海等战略要地,成为横跨亚欧非的强大帝国。由于奥斯曼强大的军队和征战能力,周边的许多国家都不得不向它屈服。可以说,那个时代的奥斯曼帝国,的确是强盛一时。
图为奥斯曼军队步兵
然而,任何事物都不能永远保持在巅峰状态,奥斯曼帝国也未能避免衰退的命运。16世纪末,随着奥斯曼帝国领土的扩张,征服的民族逐渐开始反抗,而帝国内部的矛盾也愈发突出。地方贵族和皇室之间为争权夺利展开激烈斗争,使得帝国的内政更加混乱。此外,长期的战争和享乐的奢华生活,导致了军队的腐败和社会风气的恶化。官员的贪污腐败,民众的负担不断加重,这些都让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在战斗力上逐渐下滑。国库的资金被严重透支,奢侈的贵族生活、庞大的军费开支以及不断爆发的战争,最终使得帝国财政陷入困境,国家的经济出现了巨大的压力。由于长时间的战乱和对外贸易的阻碍,国内经济发展也步履蹒跚,奥斯曼帝国的财政危机加剧,国力逐渐下滑,帝国摇摇欲坠。
图为奥斯曼盾牌兵
进入17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曾尝试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力图恢复国力,但当时西方的列强已经崛起,不再给奥斯曼复兴的机会。俄罗斯等国家针对奥斯曼帝国展开了持续的攻势,频繁发动战争。在长达241年的战斗中,奥斯曼帝国的疆土不断丧失,俄国吞并了大量领土,奥斯曼帝国的国力大幅削弱,到了19世纪末,已经变成了一个任人宰割的弱国。
图为君士坦丁堡遗址
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西方列强也开始觊觎这块“蛋糕”,英法等国联合起来,防止俄国独占奥斯曼帝国的遗产。1830年,法国占领了阿尔及利亚;1878年,奥斯曼帝国在俄土战争中战败,巴尔干地区的四个国家——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黑山纷纷脱离帝国统治;同年,俄国再次发动战争,使得奥斯曼帝国失去了更多领土。1882年,英国占领了埃及,接着,非洲的奥斯曼领土也陆续被列强瓜分。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了奥斯曼帝国在欧洲的领土;1912年,意大利又夺走了奥斯曼帝国在北非的最后一块领土——利比亚。从此,奥斯曼帝国几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
奥斯曼帝国能在19世纪末仍勉强存在,唯一的原因是当时的列强之间维持着一定的权力平衡。然而,随着20世纪的到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列强们再度掀起了瓜分奥斯曼帝国的狂潮。令人讽刺的是,奥斯曼帝国在战争中选择了与同盟国结盟,最终也注定了它的灭亡。1918年,奥斯曼帝国几乎失去了整个阿拉伯半岛。十月革命后,俄国趁机掠夺了奥斯曼的部分领土。1919年,协约国军队占领了君士坦丁堡,标志着奥斯曼帝国的正式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