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坚决反对修建三门峡工程的黄万里,后来怎么样了?
创始人
2025-09-05 21:34:27
0

据传,古代大禹治水时,挥斧劈开了高山,创造出了“人门”、“神门”和“鬼门”三道峡谷,将黄河的水引导到东流。正因为如此,三门峡得名。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黄河治理规划中的首个重点项目,三门峡水库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

当时,三门峡工程获得了普遍的赞誉,然而,黄万里教授却是唯一一个坚决反对的人。1955年4月,周恩来主持了一个专家论证会,会上有70多位专家参与,会议整整进行了7天。黄万里一人孤身挑战,与包括苏联和中国的各位专家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他不仅质疑“如何建设”的问题,甚至认为三门峡根本不应建设。他坚信,修建大坝必然会带来灾难,因其会使上游地区的水流被阻断,而下游则会受灾。

果不其然,大坝建成的第二年,上游农田受灾面积就达到了80万亩,且不到一年,渭河流域便积聚了大量泥沙,河床逐渐抬高,大片良田被淹没,土地盐碱化严重,甚至威胁到了古都西安。无数世代生活在渭河平原的农民不得不离开家园,迁往宁夏等干旱地区。最终,这项耗费巨大心血的三门峡水库工程,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大悲剧。

1957年5月,黄万里在《新清华》杂志上发表了名为《花丛小语》的小说,来表达他对时局的感受。这篇小说令毛泽东产生了极为不好的印象,使得毛泽东联想起黄万里曾提出过“黄河不可能变清”的反对三门峡建设的言辞。毛泽东问道:“这是什么话?”不久后,人民日报在“什么话”的专栏中刊发了黄万里的《花丛小语》,并随即展开对黄万里的批判。黄万里因此成了全国知名的“右派”。

黄万里,作为中国著名水利专家,曾是清华大学的教授。1911年8月20日,他出生在上海的一个书香世家。父亲黄炎培是著名的教育家和革命家。1934年,黄万里赴美国留学,先后就读于三所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并成为伊利诺伊大学的第七个博士。黄万里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水利工程学博士学位的人,1937年他回国。

因为坚决反对建设黄河三门峡大坝,黄万里教授被打成了右派。1964年,黄万里曾有机会摘掉右派的帽子。在一次与毛泽东的会面中,毛泽东表示:“我看过你儿子黄观鸿的诗词,写得很好,我很喜欢。”毛泽东希望黄万里能写一篇自我批评,从而顺势摘帽。然而,黄万里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不愿认错,最终他的右派帽子一直被戴着长达22年——直到1977年,黄万里是清华大学倒数第二个被“改正”的右派。

1969年,黄万里被下放至江西鄱阳湖劳动,1974年又被批斗回到清华大学。在此期间,他完成了《论治理黄河方略》一书。1980年2月26日,经过22年半的斗争后,黄万里终于迎来了“改正”的决定。这个决定简短而直接,内容只有几行:“黄万里同志原划为右派的问题属于错划,经中共北京市委批准,予以改正。恢复政治名誉,并恢复高教二级教授的工资待遇。”

然而,直到1998年,黄万里才被清华大学批准为研究生授课。值得一提的是,黄万里不仅反对三门峡水库,他对三峡工程也持坚决反对意见。1986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启动三峡工程的论证,但黄万里未被邀请参加会议。为了表达自己的立场,他多次上书政府,要求阻止三峡工程的建设。然而,他的声音始终未被听见。黄万里曾感叹道:“当年三门峡的辩论持续了七天,而现在没人愿意和我辩论,连杂志上也不刊登我的不同意见。三峡建成后,我看不到了,希望我的话不会变成悲剧,但愿后果不要那么严重。”

在临终前,黄万里留下了自己的遗嘱,内容如下:“万里老朽手所书敏儿、沈英、夫爱妻姝:治江原是国家大事,‘蓄’、‘拦’、‘疏’及‘挖’四策中,各段仍应以堤防‘拦’为主。汉口段力堤固。堤临水面宜打钢板桩,背水面宜以石砌,以策万全。盼注意,注意。万里遗嘱2001年8月8日。(最后有小字)可少死几万人。”在遗嘱中,黄万里没有提及个人或家人的任何事宜,而是将满腔的深情、对祖国和人民的责任,倾注于他毕生奋斗的江河水利事业中。

黄万里凭借深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他从不回避真相,无论面对何种局势,他始终敢于直言。有时候,他的话语也许有些激烈,但正是这种敢言之勇,使他成为学界的一面旗帜。

2001年8月27日下午3点05分,黄万里在清华大学医院的病房里,安详地离世。90岁的他因病卧床,临终时多次落泪,只重复着一句话:“他们没有听我一句话啊!”

相关内容

原创 ...
1945年,延安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大,选举产生了中央委员44人...
2025-09-11 05:04:06
古籍蝶影雨中来,携手共探奇...
2025年6月1日,雨中的六一儿童节下午,上海图书馆东馆5F-01...
2025-09-11 05:03:41
原创 ...
八爷党并不是败给了四爷党,而是败给了康熙帝本人。 在“九子夺嫡”之...
2025-09-11 05:03:32
原创 ...
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大举入侵明朝边境,明军在初次交锋中惨遭失败...
2025-09-11 05:03:22
原创 ...
三国时期,战乱不断,诸多豪杰为争夺天下霸主的地位,纷纷广招兵员,壮...
2025-09-11 05:02:42
原创 ...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868期。在1955年全军授衔时,尽管开国...
2025-09-11 05:02:37
原创 ...
今年7月18日,一则关于美国公民从韩国越境进入朝鲜的新闻迅速引发了...
2025-09-11 05:02:34
原创 ...
在阅读本文之前,欢迎您点击“关注”,这样您不仅能够更方便地参与讨论...
2025-09-11 05:02:25
原创 ...
前言:由于数百年来江南文人的各种演绎与传说,刘基刘伯温这位在明朝开...
2025-09-11 05:02:16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方八省的游击红军进行了重要改编,成立了新四军。新四军的成立,标志着...
原创 朱... #翻阅一本好书,过不浮躁的生活,尽在「搜狐有好书」#在历史长河中,三国时代以其英雄辈出、权谋迭起而成...
【廉洁家风】朱德:勤俭持家,不... 朱德(1886-1976),作为新中国十大开国元帅之一,他不仅是卓越的军事家,更以“严于律己、勤俭持...
原创 他... 在晚清的宗室中,有一位人物备受关注,他是道光帝的曾孙,幼年时期曾被看作是皇位的有力候选人,然而最终未...
走进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我国是一个拥有众多少数民族的大家庭,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备受人们关注。了解这个民族的各方面情况,能...
诸葛亮有意培养姜维为接班人?然... 前言: 在三国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姜维的命运与诸葛亮紧密交织,而他到底是不是可用之才?诸葛亮又是否有...
原创 袁... 在东汉末年那段混乱的时期,有一位声势浩大的军阀,他出身显赫,似乎具备了所有成为强者的条件。从家族背景...
国民党王牌军第七十四军历任军长... 阅读本文前,各位官人,对小女子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私信我呦。 第七十四军是国民党五大王牌军之一,被称...
原创 为... 丁宝桢是清朝晚期著名的清官与廉吏,深受百姓爱戴。他历任长沙知府、山东巡抚、四川总督,因其一生清廉、爱...
原创 绝... 在战争的年代,我们失去了许多优秀的指挥员,然而在红军时期,有一位师长的牺牲格外让人心痛,那就是在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