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的名字究竟是不是叫“夏”?这个问题看似矛盾,却又是一个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每个朝代的国号通常由开国皇帝选定,并在全国范围内公布,象征着新的王朝的建立。国号的来源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来自开国君主的封号,二是出于宗教或其他特殊目的,选择一个吉利的字作为国号。
以商朝为例,国号的由来源于周武王。周武王在牧野之战后激动地对天祈告,“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这段话中提到的“大邑商”即是周人对商朝的称呼。考古学上的甲骨卜辞也确认了“商”是商朝的自称,而不是其他国家的称呼。类似地,周朝、秦朝、汉朝等国号,均来自于当时的自称,毫无争议。
然而,关于夏朝的国号,我们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表明它是夏人自称的名字。目前最早提到“夏朝”的记录出现在周代,特别是在周朝的春秋青铜器—叔夷钟上的铭文,“尃受天命,翦伐夏祀”,以及《尚书》《史记》等古籍中,相关记录的年代都在周朝及其之后。这些记载无一早于周朝,因此给“夏朝”这一国号留下了缺乏确凿证据的疑问。
尽管如此,夏朝的存在本身并无疑问。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证实了在商朝之前,中原地区确实存在着一个强大的政治实体,继承了部落联盟时代的龙山文化,并向早商的二里岗文化过渡。从地域上来看,这一地区与文献中记载的夏人活动区域相吻合。夏商周断代工程也基于这个共识,确定夏朝的存在,并将其存续时间界定在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之间。
但关于夏朝的名字是否为“夏”,这一问题依然值得探讨。这个疑问基于两个原因:首先,在二里头遗址及其他夏文化遗址中,并没有发现“夏”字或夏后氏族的徽章。即便在殷墟的甲骨卜辞中,我们也仅能看到商王在祭祀一个叫“西邑”的已灭亡政权,而把西邑与夏联系起来的,仍然是东周时期的文献,如《清华简》。其次,中国历史上并不乏自称与他称不符的例子。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其他国家通常称之为“荆国”;商朝则被周人称为“殷”或“衣”;史书中的“随国”也没有考古证据,直到曾侯乙墓的发掘,才揭示了“随国”实际上是指曾国。
此外,还有出于政治目的而故意改变国号的情况。比如西晋为了与刘备建立的政权区分,特意创立了“蜀”这一称号,后世学者为避免混淆,又将其称为“蜀汉”。这种做法不仅出现在古代,也常常被后人附上不符的名字。因此,周人所称“夏朝”,有两种可能性:一是直接继承自夏人的自称,二是周人只是模糊地了解了商朝之前存在一个强大的政权,于是就笼统地称之为“夏”或“有夏”(意指一个强大的国家)。
从考古发掘来看,二里头遗址的三期和四期并没有发现暴力破坏城墙或陵墓的迹象。商朝易代之后,二里头文化竟然继续延续了近80年,这样的持续时期与夏字的缺失形成了鲜明对比。合理的解释是,寻找“夏”字本身就可能是误入歧途。特别是夏朝的初期,其都城可能位于阳城(今河南登封)或阳翟(今河南禹州),而二里头文化的时间上限和地理位置,则更接近夏朝中晚期的遗址,与禹、启等早期时代并不吻合。
为了更好地理解夏朝的国号,我们还需要从大禹和启这两位开创者身上找到线索。毕竟,任何一个朝代的名字,都往往与其第一代君主的时代密切相关。如前所述,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夏朝的建立时间确定为公元前2070年,这个时间点也涵盖了二里头文化以及与龙山文化相交织的历史背景。
根据文献中关于尧舜命禹治水的记载,推测大禹的年代应当与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有密切联系,这一推测是合理的。然而,仍存在时间上的问题。如果夏朝确立的时间是公元前2070年,那么大禹的出生时间显然要比此时间更早,假设他10岁便开始治水,那么倒推他的出生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100年左右。然而,这个时间点与史书记载中的“五星连珠”天象事件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根据天文学的计算,过去5000年中,五星会聚的事件有19次,而可供目视观察的五星聚合事件,仅在公元前1953年2月24日、前1059年、前185年及公元710年发生过。这个五星连珠事件与夏朝的存在时间吻合,且发生时的天文奇观非常罕见。
根据《孝经·钩命诀》的描述,这一五星连珠事件显然真实发生过,且无法由后人捏造。因此,夏朝建立时间的推测便显得尤为重要。从大禹出生到五星连珠,时间跨度超过150年,这显然与常识相悖。两种可能的解释是:一是夏朝建立时间应向前推移,可能是公元前1950年或更晚;二是历史中的“禹”可能指代的是整个夏朝,而非某一位具体的皇帝。
如果大禹的出生时间为公元前2000年左右,那么他接受治水命令、征伐三苗,并最终建立夏朝的时间,应该落在公元前1950年左右,这样能更好地与天文事件的时间匹配。然而,这种推测会引发一个问题:如果大禹出生于公元前2000年之后,那么他就不可能同时处于尧舜时代,这与历史记载的尧舜与大禹为同一时期人物的说法不符。
事实上,考古证据表明,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属于尧帝陶唐氏文化的遗存,其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到前1900年,其中发生的暴力事件导致陶寺衰落,这一时期恰好是大禹出生的时间之前。如果大禹确实出生于公元前2000年之后,那么他治水时便会与尧舜时代产生矛盾。
总的来说,夏朝的建立时间仍然值得进一步探讨,特别是从大禹、启等开创者的传说和相关天象事件中,我们可以得出更为合理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