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对开国中将王近山都比较熟知吧!据说:亮剑主人公李云龙的原型就是开国中将王近山。
王近山是湖北红安人,在受到黄麻起义的影响,正式投身革命,开始他的军旅生涯。虽然,王近山是平民百姓出身,识字也不多,但他勇猛好斗,凭借一股狠劲,在红军队伍中脱颖而出,加上组织对他的栽培及教育,让年纪轻轻的王近山,就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军事干部。
实战是检验军人的最好标准,能者上,弱者下。
作为在战火中历练出来的王近山,自然是属于前者,而他军旅生涯的高光时刻,则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当然了,在此之前,他参与经历的大小硬仗也不少。不然,丰富的实战经验从何而来,又怎样脱颖而出,成长为人民军队中的主力战将。
在解放战场上,王近山将军的四大突出贡献:血战大别山,为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地区站稳脚跟,创建根据地,起到了关键作用。参与指挥襄樊战役,与兄弟部队共同解放襄阳。参与双堆集战役,指挥第6纵队和华东野战军第7纵队,陕南军区第12旅,对黄维兵团发起突击,消灭最强之敌第12兵团。任职第12军军长,进军西南,与兄弟部队共同消灭西南的残余势力。
如果论战功,王近山完全达到了授予上将军衔的标准。更何况,在抗美援朝时期,他还是志愿军第三兵团的代理司令员,指挥第12军与第15军参与上甘岭战役。
王近山将军能够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农家子弟,成长为共和国的开国将军,离不开徐向前元帅与刘伯承元帅的教导。
这两位元帅,对王近山将军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可以说是王近山将军的授业老师。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王近山隶属红四方面军,而此时的徐向前元帅,就是该方面军的总指挥。
都知道,徐帅是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所以,在他任职红四方面军总指挥期间,白天指挥部队战斗,保卫苏区根据地,晚上充当红四方面军的战术总教官,给红四方面军的指挥员讲课,其中就包括王近山。
要知道,来自红四方面军的将领,日后都成为各大野战军的骨干力量。如:东北战场上的洪学智与程世才。华北战场上的郑维山。华东战场上的陶勇与王必成,许世友。中原战场上的王近山,陈再道与陈锡联。他们都是来自红四方面军,也都曾在徐向前元帅的指导下,逐渐成长。
如果说:徐向前元帅让王近山从一名农家子弟,蜕变成一名合格的革命战士。那么,刘伯承元帅就是让他蜕变成一名合格的军事指挥员。
在卢沟桥事变后,红军改编成八路军,之前的红四方面军被整编成八路军129师,师长由刘伯承担任。而此时的王近山将军是任职129师某个团的副团长。
在抗战时期,王近山将军的战术指挥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加上军神刘伯承的点拨,让他的战术指挥能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等到了解放时期,王近山迎来了个人军旅生涯的高光时刻,成为人民军队中的主力战将,还是刘邓大军麾下的第一猛将,为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