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现在的故宫博物院是明清时期的皇宫,明清两朝24位皇帝在这里办公和居住,1924年溥仪被驱逐出紫禁城后,这座明清皇宫被改造成故宫博物院。它以72万平方米的面积成为当今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宫殿。然而如果纵观我国的历史,故宫的面积并不是最大的,甚至都排不到前几位。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我国古代历史上的10大宫殿。
1、秦阿房宫
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杜牧的《阿房宫赋》写到:“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又写到“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阿房宫
可惜秦二世当了皇帝后胡作非为,愣是把秦朝给玩灭亡了,阿房宫也成为历史上最大的烂尾工程。项羽攻占咸阳后,一把大火把阿房宫给烧了。
阿房宫总占地15平方千米,现存的阿房宫前殿遗址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高7—9米,面积约54.4万平方米(880亩)。它们是中国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识。1991年,阿房宫遗址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属于世界奇迹。
2、汉长乐宫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楚汉之争中打败项羽建立汉朝,丞相萧何在秦兴乐宫的基础上营建了长乐宫,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建成了。宫垣东西长2900米,南北宽2400米,周长10600米,占地面积约6平方公里,约占汉长安城总面积的1/6。公元198年朝廷迁往未央宫后,长乐宫成为太后的住所,韩信就是在这里被吕雉谋杀的。长乐宫直到东汉时期还保存完好,至于它被破坏和废弃是东汉以后的事情了。
长乐宫
3、汉未央宫
未央宫是西汉帝国的大朝正宫,汉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建于汉高祖七年(前200年),由刘邦重臣萧何监造。未央宫自建成之日起就成了西汉200多年的政令中心,以后又是西晋、北周、隋、唐等十一个朝代的理政之地和禁苑。存世1041年,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朝代最多、存在时间最长的皇宫。
未央宫宫城平面近方形,四周围筑宫墙,墙宽8—10米,东、西墙各长2150米,南北墙各长2250米。宫城周长8800米,面积5平方千米,约占当时都城面积的七分之一。
未央宫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未央宫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汉建章宫
建章宫建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规模宏大,有“千门万户”之称。汉武帝曾一度在此朝会、理政。汉武帝为了往来方便,跨城筑有飞阁辇道,可从未央宫直至建章宫。建章宫是汉武帝为显示大汉的国威和富足而建,其“度比未央”,也就是说比未央宫还大。
建章宫
5、晋建康宫
建康宫原为东吴苑城故址,始建于东吴黄龙元年(229年),东晋建都建邺城后,改名建康。并按照西晋旧都洛阳格局,对东吴建邺城进行改建,新建皇宫“建康宫”,之后的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沿用建康宫城未有改变。
建康宫的设计营造,依照天象与周礼,由多重城垣构成,中轴对称布局,宫殿壮丽巍峨,殿阁崇伟,宫室绮丽,正殿太极殿面阔十三间,规模极大,史书记载“穷极壮丽,冠绝古今”,整个宫室包括百官议政的尚书朝堂区、皇帝朝宴的太极殿区以及后宫内殿区、宫后园囿区等,另有三十多处皇家花园和离宫别馆散布在建康城中。
建康宫平面图
建康宫的这种建城模式,不仅直接影响北朝和隋唐的都城,还进而影响到日本的京都、奈良以及朝鲜半岛的百济等都城,并深远影响了后世宫室建设的形制。
6、隋大兴宫
大行宫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由建筑大师宇文恺主持修建,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建成了,坐落于大兴城中轴线北端。宫城东西宽2830.3米,南北长1492.1米。自隋文帝开始,以大兴殿为中朝,是皇帝主要听政视朝之处,每逢朔(初一)、望(十五)之日,皇帝均临此殿会见群臣,视朝听政。另外,皇帝登基,册封皇后、太子、诸王、公主大典及宴请朝贡使节等也多在此殿举行。
太极宫
唐睿宗景元元年(公元710年),改称太极宫。大明宫建成之前,唐朝最初的几位皇帝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以及唐高宗李治都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发布政令。
7、唐大明宫
大明宫是大唐帝国的大朝正宫,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位于唐京师长安(今西安)北侧的龙首原上。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历时达200余年。
大明宫始建于唐太宗贞观8年(634年),占地面积约3.2平方千米。整个宫域可分为前朝和内庭两部分,前朝以朝会为主,内庭以居住和宴游为主。
大明宫
大明宫是当时全世界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也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号称“万宫之宫”、“东方圣殿”,被称为“中国宫殿建筑的巅峰之作”。作为正南门的丹凤门被文物考古界誉为“盛唐第一门”、“天下第一门”,丹凤门门前大街宽达176米,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宽的街道。大明宫第一大殿含元殿,比故宫天安门还要高大。
2010年,西安市在大明宫原址建立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2014年6月22日,大明宫遗址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1年10月18日,大明宫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8、唐万象神宫
万象神宫就是武则天明堂,于垂拱四年(688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建成,号“万象神宫”,是唐、武周神都洛阳的地标性建筑,高达98米,占地12000平方米,是世界历史上体量最大的木质建筑,亦为中国建筑的巅峰之作。与其他宫殿不同的是,明堂准许普通百姓进入参观。
明堂共三层,底层方形象征四季。中层十二边形,象征十二时辰,上为圆盖,九龙捧之。上层二十四边形,象征二十四节气。顶层置金凤(后改作火珠,被誉为“国宝”),中有巨木十围(周长15米),上下通贯。
明堂
公元695年,武则天的面首薛怀义失宠后放火烧了明堂身边的天堂。由于天堂距离明堂很近,导致明堂也被大火烧了。明堂是帝国命运和皇权的象征,明堂被毁这件事对武则天打击很大,然而她并没有灰心。公元695年三月,武则天又下诏造明堂、天堂。又铸铜为九州鼎及十二神,皆高一丈,安置在各自的方位,次年新的明堂建成,由于这次新修的明堂供奉的是武氏族人,故为武周明堂,又号曰“通天宫”。
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唐朝统治者纵容回纥劫掠东京洛阳,明堂被彻底损毁。
9、明南京故宫
明南京故宫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后经明洪武十年(1377年)改建完成。曾为明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皇宫。直到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南京故宫才正式结束皇宫使命,但仍由皇族和重臣驻守,地位十分重要。位于南京城东,皇城面积6.53平方千米,宫城面积1.16平方千米,占地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宫殿,被称为“世界第一宫殿”。它是北京故宫的蓝本。
南京故宫复原图
10、明清故宫
明清故宫也就是现在的故宫博物院,也是这十大宫殿中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宫殿。
故宫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成为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北京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
故宫
北京故宫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个部分。外朝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统称为“三大殿”,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其后为御花园。后三宫两侧排列着东、西六宫,是后妃们居住休息的地方。东六宫东侧是天穹宝殿等佛堂建筑,西六宫西侧是中正殿等佛堂建筑。外朝、内廷之外还有外东路、外西路两部分建筑。
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可以说世上罕见的。
小结:
这10座宫殿,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自秦至清各个朝代的主要宫殿,虽然故宫是现存的最大的宫殿,但是放在历史上,它既不是面积最大的宫殿(唐朝的大明宫最大),也不是使用时间最长和使用朝代最多的宫殿(汉朝的未央宫使用长达1041年,有11个朝代使用)。不过故宫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座宫殿群,因而也成为保护最好的一座宫殿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