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那个为毛主席点燃香烟,受到中央领导关怀的女知青,后来怎么样了
创始人
2025-07-07 00:35:32
0

前言

这是拍摄于1957年的一张十分温馨的照片。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毛主席正被一群青年环绕,其中一个机敏的女孩子抓住机会,给毛主席点了一支烟。而这个瞬间,被在场的一名记者巧妙地“抓拍”到了,最终成为一张可以被记入史册的合影。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图中的女孩子是谁?为什么和毛主席在一起?当时发生了什么?这个女孩子最后怎么样了?

中国第一个高小务农知青典型,徐建春

照片中那个为毛主席点燃香烟的女孩子,叫徐建春,共青团员,山东人,是中国第一个高小务农知青典型。

上世纪五十年代,对于刚建立的共和国来说,各个方面都迫切地需要有文化的建设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刚刚高小毕业的徐建春,在1950年放弃了继续读书的机会,回到家乡参加农业劳动。

《人民日报》对徐建春的事迹进行了报道,这鼓舞了那个年代在基层工作的所有年轻人,徐建春成为一名优秀的扎根农村的青年典型。不仅如此,当时甚至在全国范围内,还掀起了一股向徐建春学习的热潮。

1952年9月28日,身为山东省共青团模范团员的徐建春,以国庆三周年观礼山东省代表的身份,来到了她向往已久的北京。

9月30日晚饭前,徐建春和其他参加国庆观礼的代表和劳动模范,被大面包车接到了中南海怀仁堂,大家将在那里,参加毛主席为国庆三周年举行的宴会。

徐建春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不过是一个农村土生土长的黄毛丫头,也就因为多读了几天书,有些文化,就受到了大家的赏识,获得了那么多荣誉,甚至还在今天得到了能见毛主席的机会。

徐建春怀着激动而忐忑的心情,跟大家一起走进了怀仁堂宴会大厅。随后,在大概七点钟的时候,毛泽东、朱德等人走进宴会大厅,大厅内的代表纷纷站起身来,掌声雷动。

跟大家一样,在看见毛主席的那一刹那,徐建春心情异常激动,她跟大家一起高声喊着:“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徐建春一边喊着,一边流出了激动的泪水。

宴会上,毛泽东首先做了简短的致辞,然后举杯说道:“为了各位的健康,干杯!”

毛泽东话音刚落,大厅又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还有欢呼声。徐建春因为心情太激动了,眼中欢喜的泪水马上又跟着涌了出来。见代表们热情高涨,毛泽东微笑着,一遍又一遍向大家挥手致意,一连说了两遍:“请大家吃饭,请大家吃饭。”

一直到很长时间以后,大厅里才重新恢复了平静,大家开始坐下吃饭。毛泽东亲切地跟身边的观礼代表交谈着,并且就坐在徐建春对面的那张桌子边上,当时的徐建春只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心里感觉十分荣耀。

在徐建春看来,毛主席和蔼可亲,幽默风趣,她只顾着沉浸在喜悦的情绪当中,完全没有心思吃饭。一直到宴会结束,徐建春始终非常激动。

那天夜里,徐建春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久久不能入睡。她暗暗在心里下定决心,一定要扎根农村,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切。

10月1日,徐建春和其他代表一同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了这一年的国庆典礼,并且再一次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

国庆观礼结束,徐建春回到家乡,跟乡亲们讲述了自己见到毛主席的情形,大家都羡慕极了。

徐建春第二次上北京,为毛主席点燃香烟

1957年5月,这是徐建春第二次来京了,并且又一次幸福地见到了她心心念念的毛主席,还跟毛主席有了那一张被记入史册的合影。

5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体代表大会在全国政协礼堂开幕,徐建春以共青团代表的身份出席了会议。

下午两点,一千四百七十三名代表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礼堂,等待大会的召开。我国当时在全国范围内有两千三百万青年团员,毛泽东非常重视青年的发展,他曾给予青年这样的寄语,“你们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每次青年团的大会,毛泽东几乎都不会缺席,总会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亲自出席大会的开幕式。这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全部出席,当他们进入会场,健步向主席台走去的时候,会场上的掌声和欢呼声如山洪般爆发,经久不息。

三时零五分,大会伴随着国歌在热烈的气氛中宣布开幕。邓小平当时是中央秘书长,代表党中央致祝词,各民主党派也先后致辞祝贺。

大会中间有一个休息时间,毛泽东临时决定,利用这个空隙接见主席团的代表们。秘书便通知了主席团的成员,徐建春就这样和其他代表一起来到了休息室。

进入休息室后,徐建春一直朝休息室的入口望去,她迫不及待地想要好好见见毛主席,要是能再说上几句话就更好了。

没多久,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人都来了,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说了一句既有意义,又很风趣的话:“现在是年轻一代和老共青团员的见面。”

话音刚落,休息室便响起了一片掌声和问候声。徐建春和其他几位女青年向毛主席的方向簇拥而去,把毛主席围了个严严实实,一边问候着:“毛主席您好”,一边争相要跟毛主席握手。

毛主席说:“你们好!”然后一一和这些女孩子们握手,他一边握手一边说:“你们都是哪里的呀?”

大家的回答五花八门,几乎涵盖了全国各地。

毛主席瞧瞧这个,看看那个,嘴里重复着大家的回答。

紧接着,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克实走了过来,对毛泽东说:“主席,代表们想和老共青团员们照个相。”

毛主席故意打趣道:“老共青团员?我也是呀!”大家听后,不禁跟着笑了起来。

于是,代表们围在毛泽东身边站好,摄影师将大家全部记录在镜头里,这个瞬间成为每个人一生难忘的永恒的珍贵回忆。

照完相,毛泽东便朝一个长沙发走去。苏州刺绣工人顾文霞跑去,将自己在伦敦进行国际展出作品的照片递了过去,有些腼腆地说:“毛主席,送给您一张照片。”

“照片?”毛泽东接过顾文霞送的照片,看过照片后,又看了看顾文霞,然后笑了笑,说:“谢谢你。”

毛主席在沙发上坐下后,其他团员立即围了上去,有的在他身边坐着,有的则伏在沙发背上,紧紧簇拥着他。徐建春和女青年们紧紧地挨在毛泽东身边坐下,心中的幸福简直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毛泽东从口袋里缓缓拿出一支烟,问道:“你们大家吸烟么?”

“不吸。”众人的回答可以说是异口同声。

“你们不吸,我也不吸了。”

毛泽东手里拿着一支烟,习惯性地在茶几上磕了几下,一边的徐建春马上注意到了这一个情况,她拿起放在茶几上的火柴盒,划着火为毛泽东点烟。不过,徐建春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见毛主席了,可离毛主席这么近还为他点烟,徐建春却是第一次,不免有些紧张。

徐建春深怕点不着烟,又怕烧着毛主席,点烟的手直打哆嗦,就用另一只手托着这只点烟的手,现场的记者很快“抓拍”下了这一美妙的瞬间。

终于,徐建春给毛泽东点着了烟,毛主席握住了她的手,问道:“你是哪里的?”

“是山东的。”

毛泽东抽了一口烟,说:“这些天有些咳嗽,吸烟也算是和细菌作斗争。”

毛泽东风趣的话语又把大家逗笑了,大家见毛主席这样和蔼、幽默,渐渐地也就不再拘谨了,接下来的交谈也很自如。突然,有人提出了一个建议:“主席,您能不能给我们代表讲两句话?”

毛主席听了,却说:“两句?我刚刚不是已经讲了八句了么?”毛主席的话又成功把大家逗笑了。

跟年轻人在一起,毛泽东一点架子都没有,也没有倚老卖老,就像一个快乐的年轻人一样,风趣幽默,妙语连珠;有时候更像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他认真地听着每个人的问题,然后耐心地一一解答。大家簇拥在毛泽东身边,就像是孩子围着父亲一样,休息室里到处荡漾着欢声笑语。

青年们和毛主席谈话的氛围十分融洽,大家对毛主席充满了尊敬和爱戴。毛主席在他们眼里,不仅仅是伟大的领袖和精神导师,更像是一个大家庭里的长者。虽然在场青年的服装不同,民族不同,可脸上洋溢的笑容却是一样的真诚灿烂,激动之情无法简单地用语言来表达。

短暂的会见很快就结束了,大家回到礼堂继续开会。

5月25日下午,毛泽东又出现在了大会的闭幕式上。他接见了全体代表,并发表讲话。

毛泽东深情地讲:

“你们的会议开得很好,希望你们能作为全国青年的领导核心,团结在一起。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你们这个会议是一个团结的会议,对全中国青年有很大影响,我对你们表示祝贺。”

中央领导对徐建春的关怀,徐建春始终珍藏和毛主席的合照

自从那次见过毛主席,在徐建春后来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毛主席的谆谆教诲和人格魅力,无时无刻不在激励、鞭策、鼓舞着她,徐建春一路奋发图强,从普通的农村姑娘成长为一名党的领导干部。

徐建春后来的成长进步也始终牵动着中央领导的心,多次受到诸位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57年7月,胡耀邦正在青岛主持召开团中央全体会议,意外的是,胡耀邦一见到徐建春,就叫出了她的名字,不仅如此,胡耀邦还在会上告诉徐建春,开完会他要到她的家乡去参加劳动,调查一下。徐建春一口答应了下来。

回到家乡后,乡亲们知道北京的大领导要来,纷纷帮徐建春出主意,一定要关照,住在哪里是个问题。经过一番认真的比较和思考,徐建春决定让胡耀邦住在村里小学的教室里,孩子们正好放暑假,教室里相对也要宽敞一些。

村民们睡的是火炕,但在夏天却是又凉又潮,大家就用木头和高粱秸秆做了一个简单的床,放在教室里给胡耀邦睡觉的时候用。

很快,胡耀邦如约而至,到村里的时候已是晚上,便先睡下了。

第二天早上,徐建春问胡耀邦,晚上睡得怎么样?

胡耀邦打趣道:“没想到高粱米这么好吃,就连高粱秸铺的床睡起来也这么舒服,就是蚊子多了点。”

徐建春看胡耀邦的胳膊被蚊子叮了好几个包,便连忙道歉。

不过,胡耀邦这次来的目的是参加劳动,而大家给他安排的主要任务就是锄草。

来到地里,胡耀邦一下子来了兴致,说:“干活吧,一定要小心,千万别弄坏了苗子。”

说罢,胡耀邦扛起锄头就开始劳作,七月的田里,大家被烈日炙烤着,徐建春见胡耀邦汗流满面的样子,就劝说他休息一会儿。

胡耀邦却说:“不休息,不休息,还没干一个小时,哪能休息啊?”话刚说完,就被地里的地瓜蔓绊了一下,连忙说:“坏了坏了,踏断豆苗,我检讨。”大家听了这话,都笑了起来。

胡耀邦这次来劳动,一连几天都干得浑身湿透,十分卖力,给徐建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激励着她更加扎实、勤恳、卖力地工作。

1959年,徐建春参加了国庆十周年的观礼以及团中央召开的会议。当时,大家被组织参观了刚刚竣工的人民大会堂。

徐建春等人刚刚走进人民大会堂,周恩来陪同金日成首相也走了进来。看到周总理后,徐建春心情非常激动,周恩来看到他们便微笑着招手。大家领会了周恩来的意思,走了过去。

但是,徐建春和大家并不习惯这样的场面,显得有些拘束,周恩来就说:“金日成首相是咱们的客人,我来介绍一下。”然后,周恩来就一边询问大家的情况,一边跟金日成首相逐一介绍起来。

介绍到徐建春的时候,周恩来拉起了她的手,一边上下打量着,一边点头称赞道:“好,好,她来自基层,不容易啊!”

介绍过后,周恩来还十分关切地询问了徐建春的近况:“怎么样?平时工作累吗?……一定要好好干,以后还要加强学习啊!”没过多久,徐建春就被安排到北京农业大学学习。

1962年,徐建春在组织的安排和个人申请之下,来到山东农学院读书,毕业后直接担任了共青团山东省委副书记。

此后,徐建春一直都在进步,又先后担任了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其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职务她一直干到了1998年,并以副部级待遇正式退休。

而无论是什么时候,徐建春在做每一件事时,都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件事情是否对得起人民的信任?是否对得起党的培养?是否对得起毛主席的关怀?

不管在哪个岗位上,徐建春都能做到吃苦耐劳、认真负责,她始终谨记毛主席的教导:紧密联系群众。正因如此,徐建春获得了山东人民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可不管多少年过去了,只要回忆起毛主席,徐建春总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情绪,热泪总是盈出眼眶……

而那张为毛主席点燃香烟的照片,徐建春一直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着那记载了她荣幸和荣耀的照片,即使这些珍藏的照片也在随着时光的流逝开始泛黄,可在徐建春内心深处的记忆却永远不会褪色……

退休后的徐建春回忆说:“在家安度晚年的日子里,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经常翻看那些陈旧的照片让记忆回到过去,享受一下那些曾经拥有过的荣耀和自豪。虽然照片上留下的情景只是一个瞬间,可在我的记忆中,那瞬间是永恒的。”

只要家里有客人来,徐建春都会骄傲地拿出自己珍藏已久的相册,翻到那张为主席点烟的照片,怀念起毛主席对青年人的关系,她感慨地说:没有毛主席的教诲,就没有我的成长进步,我永远感谢他老人家的恩情!

徐建春曾深情地说:“在我这一生中,最令我感到幸运的,是我多次受到过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接见。我曾亲眼目睹过他老人家的伟人风采,亲耳聆听过他老人家的谆谆教诲,并亲手为他点燃过香烟……这一幕幕往事,如今能在世上寻找到印记的,只有当时摄入镜头的一些老照片了……”

如徐建春所说,毛主席和那个时代青年的回忆是真挚的。而人们之所以会永远铭记一个人的伟大,绝不仅仅是在他有权有势时说他好,也不会因他慷公家之慨为谁谋私利而说他好,更重要的是,一直到这个人去往另一个世界以后,人们依然会在心里铭记他,而毛主席就是这样一个人。

吃水不忘挖井人,永远缅怀毛主席,向伟大领袖毛主席致敬!

相关内容

原创 ...
众所周知,毛泽东在青年时期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担任助理员。 可是你知...
2025-07-07 04:33:41
原创 ...
一般来说,能够成就大业的人,不光自己能力强,还要有时运相助,能力和...
2025-07-07 04:33:21
原创 ...
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 席间谈笑胸襟阔,最从平淡见英雄。...
2025-07-07 04:33:14
原创 ...
东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巨鹿人张角率部发动了黄巾起义,此举对...
2025-07-07 04:33:14
原创 ...
广德二年冬,公元764年。 时任关内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观察使的郭...
2025-07-07 04:33:12
原创 ...
1936年,在浙江余杭县良渚,发现了一些新石器时代末期、铜石并用时...
2025-07-07 04:33:06
原创 ...
作者:赵心放 有个历代流传的成语“面从后言”,简而言之就是当面赞成...
2025-07-07 04:32:53
原创 ...
刘备集团怎么衰败得那么快?诸葛亮的隆中对,并不是最优解 二爷那会真...
2025-07-07 04:32:44
原创 ...
唐代最有诗情的才妓,8岁时已预示一生命运,死后风雅倒成了艳俗 唐代...
2025-07-07 04:32:36

热门资讯

原创 我... 我们知道,现在的故宫博物院是明清时期的皇宫,明清两朝24位皇帝在这里办公和居住,1924年溥仪被驱逐...
原创 金... 朴正熙是韩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总统之一,可以说韩国是在他的手里崛起的,当年的“汉江奇迹”可谓震撼世界。不...
原创 德...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军事家打造的闪击战,攻势凌厉。 使用闪电战的德军不足一月灭亡波兰百万大军,2...
原创 寺... 在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曾经长期轰炸中国陪都重庆,始作俑者为日本海军木更津航空队,而日本陆航始作俑者...
原创 “... “北洋三杰”的称号是怎么来的?他们前半生的际遇如何? 提到”北洋三杰“,则不能不提对后世军事学校影响...
原创 重... 每年农历二月初六至清明节,重庆江北区的睿陵明玉珍墓前,总少不了身着传统服装的韩国人前来祭扫,那么明玉...
原创 非... “酋长”一词大家都听说过,不管大家对这个词有什么了解,但大家都知道,酋长是外国才有的,跟我们中国人没...
原创 历... 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历史上的名将无一不是建立在累累白骨之上。然而沙场攻伐在所难免,可是有些名将...
原创 准... #深度好文计划# 拜大清所赐,准噶尔汗国也似乎成了17、18世纪的世界级强权,否则这就彰显不出康熙...
原创 揭... 揭秘:美国总统是苏联解体的幕后推手吗?看看这三道密令就懂了 1991年苏联解体,正式宣告了冷战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