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中国与越南进行建交,新中国成立之后,越南领导人胡志明多次出访北京寻求援助,而我国也倾尽所有,尽量满足他提出的所有要求,打赢了奠边府战役,赶走了法国殖民者。
在后来的越南战役中,中国更是不遗余力地支持着越南,出钱出资出人力。
而在这之后,越南非但没有感谢中国的援助,反而背信弃义,使得我国数十年援助的总计200亿美元的物资打了水漂。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越南和美国持续了20年的战争,500万平民死于非命,但在短短的几十年之后,就一头扎进了美国的怀抱。
那么,越南为何会有如此巨大的转变呢?是什么让越南下了这样的决定呢?
与中国的密不可分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文化相同,经济关系密切,并且两国有着大体相似的国情和文化传统。自古以来,中越关系就非常密切,古代时,越南作为中国的郡县就有一千一百年之久,在此期间,由于两国有着相似的背景,所以两国居民多有相互移居的情况。
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在建国之日就发表了《致华侨兄弟书》称:“我们越中两民族,数千年来,血统相同,文化相同,在历史上素称兄弟之邦。”
“同志加兄弟”是胡志明对中越关系最早的定位,基于这个定位,中国对越南进行了援助并给予了支持。
1950年到1978年的中越关系被视为“盛开友谊之花”,而这朵花也是在两国先辈的领导下,经过千难万险建立起来的友谊。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刚刚摆脱德国法西斯的侵略,转头远渡重洋,在1946年对印度支那三国发动了侵略,以恢复老牌帝国的殖民统治。
而胡志明率领人民与法国进行了长达八年的抗法独立运动。
这场战争可以分为两段,前四年是法国全面进攻的时期,主张消灭胡志明领导的越南人民军,而越军在敌人的进攻下逐渐建立起了根据地,与法国打成相持局面。
这个时期,由于中国正在进行解放战争,因此无力支援抗法战争,而胡志明带领越南人民书写了越南历史上惊为天人的一页。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胡志明看到了抗法运动出现的转机,他决定来到中国求援,在这个时候,胡志明不仅受到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的热情接待,中国政府还答应了胡志明的要求,应允越南需要什么就给什么,并拨款8亿元援助越南。
1951年,胡志明再次提出中国希望能够帮助我们一千五百吨至两千吨的大米,中国正对雪中送炭,决定再次给予援助。
而越南在中国军队的大规模援助下,越南全歼法国精锐部队1.6万,使得其遭受到了亚洲殖民史上的最大失败,不得不承认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独立。
抗法战争胜利之后,中国担负起了为越南重建家园的重任,不仅援助了越南大量的资金和物资还试图培养越南,让其各行各业有自给自足的能力。
1955年,中国政府在胡志明的请求下,决定无偿援助8亿元人民币。要知道这个时候,我国建国的时间也不久,百废待兴,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极端困境之下,中国政府依旧决定勒紧裤腰带对越南进行援助。
为培养其自给自足的能力,在1961年至1962年,中国先后为越南建设了两条高压输电线,并修建了一批现代化厂矿。
仅中国上海市就援建了越南75个项目,而黑龙江、湖南、广东等省市也对越南进行了援助。
据统计,从1950年到1978年,中国向越南提供的军事、经济和自由外汇的援助总值超过200亿美元。
而中国对越南这一系列的援助也为越南的三大产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在外交方面,中越两国也展开了合作建立了外交关系,至此,两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越南也称“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承认越南并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
1959年,胡志明在访问云南时表示,中国与越南的关系是两个兄弟国,两个同志国的关系,1963年胡志明再次提出了中越情谊深,同志加兄弟的说法。
就这样,中越关系“同志加兄弟”的关系广为流传,而两国也以这样的一种超脱的关系继续着合作与发展。
与中国的同仇敌忾
1953年,国际形势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一年斯大林逝世,为此苏联政府的外交政策开始调整,而在这时,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在调整。
而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主要是以周恩来总理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
1954年4月26日,在日内瓦召开了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一次会谈,为了开好这次会议,周恩来紧急与苏联和越南磋商,共同制定政策方针。
经过75天的谈判,通过了日内瓦最后宣言,在这之后,中国政府再次对越南的重建工作进行了大力的援助,而这也使得中越关系更加紧密。
根据日内瓦协定,越南划为南北两方的是一条临时军事分界线。而当法国军队撤退之后,越南将实现南北统一产生新的政府。
但这对于美国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日内瓦协议使得共产主义向前迈进了大步,为了防止共产党的扩大,美国公然违反日内瓦协议,决定在越南取代法国,通过援助来扶植南越分裂势力。
而在美国的干涉下,原本南北分裂从一种暂时的军事分界线成为了持久的状态,为此还在越南南方成立了所谓的“越南共和国——南越”。
随后,还发动了由美国绝对支持进行反游击战争的“特种战争”,目的就是为了让越南人起内讧。
为进行特种战争,美国将武装装备和军用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越南南方,对此中国密切关注着。
1962年夏天,胡志明再次访华,两国领导人进行分析过后,中国政府决定向越南无偿提供可装备的230个步兵营的武器。
1963年5月,刘少奇和陈毅率代表团访问越南时,就对胡志明等人表示:“我们是同你们站在一起的,打起仗来,你们可以把中国当成你们的后方。”
中国政府的支持,给予了越南极大的信心和底气。
北部湾事件发生之后,美国对北越进行了报复性轰炸,在此期间,向越南派遣了大量的地面部队参战。面对美国扩大战争的行为,越南和中国政府相继发表声明将会把反对美帝国侵略者的斗争进行到底。
但美国依旧固执,1965年4月,在胡志明的委托下,越南向中国提出了扩大对越南援助规模和派出地面部队的请求。
毛主席毫不犹豫地答应,并指示周恩来要尽快办好这件事,组织实施中央的援越计划。
在越南抗美战争最激烈时,中国始终支持着越南,先后派遣了多个部队执行防空作战工作,并修建了铁路、公路、机场等一系列交通通讯项目。
面对侵略越南的侵略者,中越两国同命运共呼吸,共同团结起来保卫周边地区的安全,捍卫国家主权。
因此,两国也结成了反美同盟,以应对美帝国主义的打击,因此,两国的关系也更加紧密建立了深厚纯洁的友谊,而这样的友谊无论是对当时的美苏冷战还是对中越两国未来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岁月如梭,韶光易逝。在多年的战争中,中越休戚与共唇亡齿寒,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然而,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中国的经济状况也不是很好,援助物资也不够充分,中国政府不惜向外国购买来转供给越南。
但就是在经历了同仇敌忾,患难与共的革命战争后,越南却调转枪头,抱紧了美国的大腿。
发生匪夷所思的转变
1975年越南战争结束之后,越南和美国的关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没有人会想到当初兵戎相见,打仗持续20年的两个国家竟如胶似漆,情比金坚,原本的受害者越南更是不计前嫌,甘愿为美国俯首称臣,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早在1973年初,美国总统尼克松就曾许诺停战后,愿意向越南提供47.5亿的美元贷款。
而在越南解放之后,双方也曾多次接触。尽管尼克松在此之前有过这样的言论,但在事后,美国却认为越南破坏了巴黎协定,因此拒绝履行诺言。
原本战争赔款的条件是越南恢复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先决条件,但美国的态度也让越南明白想要得到美国的战争赔款并不是很容易。
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失踪人员下落问题是影响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对于越南来说,这个问题他们是处于主动地位的。
卡特政府上台之后,力求在美越关系上打开局面,在1977年更是提出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建议。
为此,美国总统率领代表团访问了越南,而越南也将在战争中死去的12名美国飞行员的遗骸交给了美国。而这也成为双方关系正常化的第一步。
可能有人不明白,为何在两国战争结束之后,越南就迫不及待地寻求与美国关系的正常化呢?
从他的国内环境和国际形势变化中,我们也许可以得到一些原因。
首先,先从国内环境来说。
越南战争之后,国内的工业基础几乎被轰炸得所剩无几,而战争中也造成了越南500万平民的死亡,而到了1975年越战结束时,越南就留下了100万寡妇和20万残疾人以及美国在当地留下的大量混血儿。
越南随后又与中国陷入了战争,而长期的战争也使得越南国内经济彻底崩溃。
面对满目疮痍的家园,越南想要完全靠自己是不可能的,因此他只得依附外力。
而那个时候,唯一能够帮助越南的只有中国和苏联,而当时与中国关系跌至冰点,苏联也在不久之后解体,越南唯一的目标就是美国了。
从国际形势变化上来看。
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成为了世界的霸主,作为一个小国家不可能和超级国家日日敌对,而为了恢复国内的经济和建设,他们只能忍气吞声,向美国示好。
值得注意的是,越南历来都非常喜欢依附强大的国家,曾与苏联交好时,就依靠苏联的援助,以世界第三军事强国自居,也让越南很是风光。但苏联解体之后,靠山崩塌,他不得不再寻找依靠。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越南经过十多年的内部斗争中,越南政府的掌控人早已变为了曾经被美国扶持的南越人士。南越人士在掌控政府之后就开始在国内大力宣扬亲美思想,因此,越南不得不主动寻求对美国的示好。
而美国和越南关系缓和的关键,就是向美国交送越战中丧生的军人遗骸。
为了早日恢复两国关系正常化,越南展开了全方位的外交攻势,利用各种机会在论坛上向美国示好。并宣称,越南准备在没有任何先决条件下,同美国进行正常化的谈判。
对此,美国也表示很感兴趣。1978年8月下旬,美国国会代表团访问越南,越南总理在接见代表团时强调双方必须和解并进行合作,最后还交给了美国11具美国军人遗骸。
1978年12月底,越柬战争爆发,美国宣布取消和越南的谈判,就这样,美越接触中断。
80年代中期,为了加紧恢复和美国的关系,越南再次在各种场合向美国示好。
美国也因此做出反应,经过两轮的会谈,谈判取得了进展,越南外长表示美越关系并不是单行道,而他的意思就是希望美国能够对其进行经济援助。对此美国采取不理会的态度。
不久之后,越南方面开始向美国提供美国失踪人员下落的信息,而作为交换,美国也同意对越南进行慈善性援助。
进入六十年代,美越关系进一步缓和。
而美越关系缓和也并不是只凭越南的努力,对于美国来说,越南能够寻求主动缓和是美国喜闻乐见的。
而越南属于东南亚国家,对于美国是没有半分威胁的,相反的是,得益于越南优越的地理环境,美国想要在亚太地区培养自己的势力,因此如果和越南握手言和的话是没有任何不妥的。
随着两国关系的改善,两国在柬埔寨的问题上有了同样的立场,随着《柬埔寨和平协定》的签署,柬埔寨终于恢复了和平,而和平协定的签署,也为美越关系的正常化铺平了道路。
美越关系的日渐缓和,美国工商企业家在80年代就开始寻找与越南的经济合作的机会,甚至一些公司故意钻法律的空子,同越南建立了非正式的贸易关系。
在此期间,越南也在积极帮助美国寻找在越南战争中失踪的美国士兵,并交送了遗骸。
美越关系的发展,美国也渐渐对越南放松了警惕,在1994年取消了对越南的贸易禁运,甚至还开辟了每月一班的飞往越南的飞机。随后,美国还派出技术人员积极处理等化学毒剂的遗留问题。
此后,美越关系继续发展,直至1995年7月11日建交。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越两国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虽然我国对越南视为自己的兄弟,但在国家利益面前,情谊不再。
而这件事也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教训,那就是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符合实际国情的对外路线和对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