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得好,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2020年中国的年度gdp总额已经达到十四万亿美元。我们跃跃欲试要要恢复汉唐盛世,可何为汉唐盛世?万国来朝,威服天下,拳打脚踢?似是而非也。
有人说,所谓战略就是探寻国家力量的极限,我很同意,一个国家如果不能知道自己力量的极限是很可怕的,早晚战略翻车,近年来随着我们的崛起,很多人由以前的不自信变成自负,开始喊打喊杀,恨不得明天就称霸世界。这种左倾激进主义跟右倾保守主义一样,都是祸害。今天我们来从盛唐兴衰找一点历史经验。
中国人要是说起强大莫过于汉唐,大唐王朝也是中华人民,五千年岁月长河中在国际社会里混得最出彩的王朝,其疆域全盛之时,甚至辐射到今天中东地区的伊朗,设置了波斯行省。真可谓是千骑护从骊山北,万国来朝渭水东。时至今日海外华人还被称为唐人。
更威风的是,大唐王朝还是中国历史上灭国最多的时代,高句丽百济,东突厥西突厥,薛延陀吐谷浑,高昌等等等等。此外还跟吐蕃,日本,阿拉伯帝国,契丹人,南诏打得死去活来,看看这些国家,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历朝历代哪怕只要碰上一个就已经够吃一壶的了,高句丽直接拖死了隋炀帝,突厥人的老前辈匈奴跟汉朝纠缠了整整四百年,契丹人把北宋王朝按在地上摩擦摩擦,可你看看大唐帝国他一下子就面对十多个,可见其武功之盛。
府兵造就盛唐
唐朝为什么能打,归根到底只有一个答案,府兵制,五胡十六国魏晋南北朝,三百年地分南北,五千里日月西东,打到昏天黑地,人死光了,土地抛荒了,北周王朝开国皇帝,伟大的改革家宇文泰在这个基础上,给百姓分田地,又称均田制,在均田制的经济基础上,实行府兵制。
国家把田分给你,你去种,你死了之后把田还给国家,作为回报,你要承担义务兵役,还要自备武器自备盔甲自备粮食上战场。这也就意味着凡是能够成为府兵的人都是社会上的有产阶级,而不是贫下中农。
古往今来无数的历史告诉我们凡是为了土地而战斗的士兵都是很强大的,比如秦朝军队。所以唐朝的军队非常强大,士兵也愿意为国家舍生忘死,但我们要知道,均田制是府兵制的基础,没有均田制,就不可能有府兵制。
如果一个战士在战场上,为国捐躯,你能够收回他孤儿寡母的土地吗,如果一个战士在战场上,为国负伤身患残疾,你忍心收回他的田地让他沦落街头吗?还有没有良心啊?谁也不敢干这样的事,你还要不要士兵为你卖命?
这就意味着随着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战死沙场的人数也会越来越多,因为战争而为国捐躯后为国负伤的人也会越来越多,国家能够掌控的土地也会越来越少。
府兵制还有一个非常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它不能够打持久战。我们前面说过,府兵是要自带粮食的,既然是自己带的粮食就不可能吃太久,所以,唐朝的军队,对于后勤的依赖在历代王朝里头也算得上是非常少的,几乎没有听说过盛唐军队被断粮道这样的事情,当年汉武帝为了到草原上去打击匈奴,那个后勤供应把汉朝折腾的海内疲弊,天下百姓怨声载道,唐朝呢,唐朝有这种事情发生吗,李靖到大草原上去灭东突厥,前前后后也就用了几个月的时间而已。
弊端
唐朝的军队可以灭国,但不能够经年累月地鏖战,唐朝武功最盛的时期莫过于唐太宗唐高宗年间,前后面都东突厥西突厥,薛延陀,高句丽,高昌,百济。翻看这些国家被灭的过程都会有一个惊人的相似点,速战速决,再加上李靖李绩,裴行俭苏定方这师徒三代都是军神级别的人物。唐朝灭国跟杀鸡似的。
只有高句丽这个牛皮糖最难缠,唐朝城市经过十多年的游击骚扰,打击人家的生产,然后趁着他们国内爆发矛盾一剑封喉。至于草原上的国家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行政系统,只要,唐朝骑兵能够找到他们的主力并打败他们,就算是灭了。高昌虽然有国家体系,但是太小了,在大唐王朝的雷霆之力面前,也很快就土崩瓦解。
唐朝真正倒霉的地方就在于,他碰到了三个不能速战速决的对手,契丹,吐蕃,阿拉伯帝国。契丹是个难缠的对手,连国家都没有就谈不上灭国了,一打就散,散而复聚,聚而又来。根本就没有办法彻底消灭它们。有的朋友可能会有疑问,难道,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不都这样吗,那么唐朝为什么能够灭掉突厥呢?
因为大唐王朝本来就是从草原上来了,老李家身上有四分之三的血统都是属于鲜卑族,对于草原上的统治逻辑他们是清楚的,至少在唐玄宗之前是清楚的,所以他们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能够对草原实行有效统治的大一统王朝。
但是契丹是东北人啊,东北不是纯种的游牧民族,他们是半游牧半农耕半渔猎的民族。统治逻辑完全不一样。至于吐蕃那是一个奇迹,只能说他是在许多天时地利人和的巧合因素之下的偶然产物,但无论怎么说他都已经建成了一个国家。
并且这个国家最可恶的地方在于他占尽了地利,青藏高原易守难攻,唐朝打上去之后无所适从,并且那个地方穷得叮当响,怎么算都是一笔亏本生意,但是如果不搞掉她,她就会威胁到河西走廊地区以及大唐王朝在西域方面的安全。
至于阿拉伯帝国那就不要多说了他是当时世界上在综合国力方面唯一一个能够跟大唐王朝相提并论的国家,这样的国家不可能是速亡之国。既然不能够短时间内灭亡他们那就要经年累月地跟他们对决,可是府兵制不允许唐朝这么做。
盛唐陨落
无奈之下唐朝也就只能够实行募兵制了,募兵制招募的,都是些什么人呢?流民,破产者,地痞无赖,这些人当兵就是为了混口饭吃,你就不要指望他们为了国家荣耀,为了自己的土地而奋斗了。
更要命的是募兵制的兵,他们需要国家提供后勤粮草兵器。唐朝政府哪能养得起这些大爷,没钱,也就只能给政策了,最后,就放出了那个摧毁大唐王朝的魔鬼,我们都知道他的名字叫藩镇。大唐三个主要藩镇,安禄山对战契丹,哥舒翰对战吐蕃,高仙芝对战阿拉伯帝国。
结果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唐亡于藩镇。大唐有错吗?没错,为了保长安必须拿下西域,不然阿拉伯帝国兵临关中就好玩了。河西走廊连接西域决不能放弃,吐蕃必须打。河北乃大唐赋税第一重地,契丹必须防。只能说从阿拉伯帝国跟吐蕃建国那一天起,大唐就陷入战略死局。朝鲜越南,日本印度,俄罗斯,以及美国都不是速亡之邦。中央之国,四战之地,多事之秋。
以河北为诱饵把契丹放进来关门打狗,以河西走廊为诱饵把吐蕃主力拉下来决战,也许大唐能有一线生机。换种思路,他要就给他嘛,吞了象的蛇,轻轻一划就得开膛破肚。日本就是个好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