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章太炎:诸葛亮借孙权之手除掉关羽
创始人
2025-07-01 10:33:24
0

水镜先生曾言,“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但他说的重点仍在诸葛亮。诸葛亮高于庞统之处,不单在智谋才华,更在品德胸怀。在罗贯中笔下,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的胸怀、谦虚谨慎的品格更加突出。

可以说,《三国演义》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作用,却也将其神话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

但就在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的时候,清末的史学家章太炎却在其所著《訄书》中,以一篇《正葛》将诸葛亮“拉下神坛”。

他在里边提出了一个和大多数学者思想相悖的观点,那就是关羽之死是诸葛亮策划的一场阴谋,诸葛亮想借孙权之手除掉关羽这一个未来朝中最大的劲敌。这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呢?诸葛亮为何要害关羽?

质疑历史

随着国民文化教育程度和素质普及提升后,我们回望历史,总是会有一些不同的见解。对于历史人物的认识,也可能会有一些新的反思。当质疑历史的声音传出来后,反而能将更多人的眼光吸引回当年的时光,于遍布尘埃的历史中明辨是非。

1900年,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著名学者、国学大师章太炎就出版了一本平平无奇却在后来引起诸多争议的著作,名为《訄书》。在这本书中,《正葛》正是争议所在。

章太炎认为,诸葛亮“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是应该被质疑的,只要作为一个人,就会有缺点,有个人的一些私心。他在书中提到,在荆州一战上借孙权的手除掉关羽,对诸葛亮来说,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章太炎

首先,关羽为刘备结拜兄弟,又为蜀国立下了很多功劳,还没有犯过大错,在国内有很大的威望,再加上本人又十分傲气,如果不除掉他,以后会是诸葛亮在朝政上的最大劲敌。

其次,在丢失荆州和关羽之死上,还可以把身负战功、性格骄纵、还经常与诸葛亮意见相左的刘封也拉下水。毕竟刘封作为刘备的养子,本身又有战绩加持,在朝政上也有比较大发言权。

而除此之外,章太炎还举例了李严被废为平民一事来论证诸葛亮在政治上打击对手,排除异己的作风。从他的言论中,诸葛亮的私心似乎无可遁形。但历史的真相,也并非是靠揣测可以论证,具体仍需交由史实来证实。

回归史实

章太炎提出以上言论的时候,他其实是在牢狱之中的。《正葛》这一章,其实是他对巩固政权的探索,充斥的是借古讽今之事。说他对诸葛亮品行的质疑,不如说更多是出于当时社会形势变动,对政治道德价值的批判。

而回归关公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的相关史实和研究,这里边其实并没有诸葛亮的影子。诸葛亮的格局并不在蜀汉的朝政之争,他更希望蜀汉能够兴复汉室。

如果他能够提前算出关羽在守卫荆州时会遇到的劫难而出于个人私心而不设法营救,导致荆州失守的话,那是基本不可能的。

因为丢失关羽这一名大将和荆州这一军事重地,对实现蜀汉统一三国的目标来说是非常大的打击。这么大的代价,是思维缜密的诸葛亮不可能去主动促成的。

而刘封被杀和李严被贬这两件事情,诸葛亮的确有在其中起到作用,但做决定的是刘备和刘后主,如果不是刘封和李严自己的确犯了错误,也不会落到这一个结局。在排除诸葛亮借孙权之后除掉关羽这个可能之后,让我们来分析关羽大意失荆州这件事情。

荆州作为军事重地,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在选择镇守荆州的人员时,刘备考虑了很久,结合了各种因素之后,最终将人选选定为关羽。在当时,关羽这个人选可以说是最稳妥的。

张飞可信但鲁莽,赵飞可用但忠诚度仍有顾虑,诸葛亮则是因其哥哥身在东吴而被忌惮。关羽作为刘备结拜兄弟,本身又有勇有谋,战功累累,是刘备当时最得力的大将。所以他被委托了镇守荆州这一项重任。

但最后他还是丢失了这一个军事重地,并将自己的性命也丢失了。结合有限的史实,大部分的学者仍是认为关羽失荆州这件事情,最终还是归因于关羽的傲慢自大。

在面对东吴吕蒙的计谋时,他骄傲自满于自己以前立下的显赫战功,没有仔细思量对方的意图,导致荆州这个军事重地失守,他自己也因腹背受敌,只能败走麦城。而使他命丧于此的,也是他的自大。

尽管当时他的部下有过提醒,他仍没有提高警惕,执意走小路而不幸身中埋伏,失去了自己的性命。这对一个驰骋沙场、立下显赫战绩的英雄好汉来说,是一个非常苍凉的落幕。

而在关羽被困甚至丧命的时候,诸葛亮并没有办法立即对他进行援救。诸葛亮当时并没有蜀军的兵权,没办法调动军队,更不用说做主去主动支援。

这样的言论是被大多数学者认同的,后来章太炎也重新了解了历史,修正了自己的观点。他的《正葛》更改为了《思葛》,对关羽和诸葛亮这些历史人物的认识做了积极地修正。

历史的真相隐藏在了浩瀚时间里,但并非无迹可寻。我们要立足于当时的历史现实,通过研读历史文本和相关记载,分析具体人物。

我们当时也可以对目前的观点提出质疑,但我们的观点也要接受别人的质疑,观点正是在这样的不断验证中才能明辨真假,我们也才能够明辨历史中的是非。

观点有误时,我们要积极探寻历史真相,及时改正,观点正确时,我们要积极追寻历史的脚步,将更多历史的真相还原给世人。

相关内容

原创 ...
1945年,延安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大,选举产生了中央委员44人...
2025-09-11 05:04:06
古籍蝶影雨中来,携手共探奇...
2025年6月1日,雨中的六一儿童节下午,上海图书馆东馆5F-01...
2025-09-11 05:03:41
原创 ...
八爷党并不是败给了四爷党,而是败给了康熙帝本人。 在“九子夺嫡”之...
2025-09-11 05:03:32
原创 ...
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大举入侵明朝边境,明军在初次交锋中惨遭失败...
2025-09-11 05:03:22
原创 ...
三国时期,战乱不断,诸多豪杰为争夺天下霸主的地位,纷纷广招兵员,壮...
2025-09-11 05:02:42
原创 ...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868期。在1955年全军授衔时,尽管开国...
2025-09-11 05:02:37
原创 ...
今年7月18日,一则关于美国公民从韩国越境进入朝鲜的新闻迅速引发了...
2025-09-11 05:02:34
原创 ...
在阅读本文之前,欢迎您点击“关注”,这样您不仅能够更方便地参与讨论...
2025-09-11 05:02:25
原创 ...
前言:由于数百年来江南文人的各种演绎与传说,刘基刘伯温这位在明朝开...
2025-09-11 05:02:16

热门资讯

原创 你...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负气出走 王树文) 河南邓州,王家...
原创 秦... 秦始皇被誉为千古一帝,这一点已被历史学界公认为不争的事实。他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性无可疑问。不过,网络...
原创 两... 两江总督,这一职务在前几篇文章中已有详细介绍,其全称为总督两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操江,同...
原创 韩... 韩信被誉为“汉初三杰”之一,他在楚汉争霸的过程中助刘邦一统天下,赢得了无数的荣誉和尊敬,后世则称他为...
原创 “... 明末,是一个充满动荡与乱象的时代。小冰河时期的自然灾害和天灾人祸交织,使得明朝难以维持其统治。由于连...
原创 中... 田氏家族的历史,如同一幅悠久的家族画卷,跨越了四个世纪的时光。 在明末的动荡年代,家族成员被迫迁徙...
原创 他... 北宋虽然是由汉族建立的,但在其政权中,少数民族也占据了重要位置。在这个王朝中,许多少数民族不仅在军事...
铁蹄下的末路王侯:秦灭六国与六... 公元前230年的寒冬,秦军铁骑踏破韩国都城新郑的那一刻,战国七雄的命运齿轮开始疯狂逆转。十年间,韩、...
原创 “... 在近现代中国人眼中,德意志民族常常被视为典型的战斗民族,而普鲁士则被认为是德国精神的象征。人们常说“...
原创 李... 公元626年7月2日清晨,天刚破晓,位于太极宫内的皇城北面,玄武门外响起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此时,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