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光绪和溥仪中间,其实还有一位皇帝,只在位3天,名字却听着耳熟
创始人
2025-06-06 00:34:22
0

“士无常君,国无定臣”皆是取乱之法,然而清朝末年风雨飘渺的关键时刻,北京城的大街小巷,却都在疯传朝廷要换皇上的消息。

彼时清廷名义上的统治者是光绪皇帝,而实际掌握最高权力的,则是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毫无疑问有能力主导这一切的只能、也只有因戊戌变法而与光绪心生嫌隙的慈禧。

1900溥仪还未出生,同治、光绪无后,能够名正言顺继承大统的候选人并不算多。

而其中能够入慈禧法眼的更是少之又少,最后这份殊荣,还是不出意外地落在了慈禧侄孙爱新觉罗·溥儁的头上。

1874年,咸丰帝的独子同治帝去世,满清权贵开始围绕皇位继承人的问题展开讨论,由于咸丰一系绝嗣,只能从载字辈或者溥字辈中,挑选宗室子弟过继给咸丰帝或同治帝继承大统。

理论上从溥字辈里挑选同治帝的嗣子更为合适,但是由于爱新觉罗家族,经过十几代人的繁衍,如今溥字辈里都是皇家远亲,身份远不如作为咸丰帝兄弟的几位亲王显赫。

因此几番讨论下来,皇位继承人的人选,锁定在了参加讨论皇位继承人的几位亲王的子嗣之中。

这场皇位争夺战表面风轻云淡,实则暗流涌动,最终年仅四岁的爱新觉罗·载湉被过继给早已去世的咸丰帝继承大统,次年改元“光绪”。

光绪帝能继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慈禧已经萌生了垂帘听政的念头,相比于野心勃勃的成年宗室,年幼的光绪帝更好控制,更何况对方还是自己妹妹的亲骨肉,两人的关系更加紧密。

但最是无情帝王家,慈禧对权力的渴望要远远大于亲情,等到光绪成年,慈禧需要归政时,两人之间便产生了一道不可修复的裂缝。

光绪对慈禧的感情比较复杂,毕竟他能够入继大统靠的就是慈禧的鼎力支持,换句话说光绪帝位的合法性来源于慈禧。

但作为一名有想法的皇帝,光绪并不愿意作为慈禧的傀儡,让大清葬送在自己的手里。

正是这种纠结的心理,埋下了光绪悲剧的伏笔,他的一生都非常的压抑,一方面他想有所作为,但另一方面他又害怕有所作为,因为慈禧不允许他有自己的想法。

但当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党人接近光绪后,一切都变了。

1898年6月16日,深受维新思想影响的光绪帝,召见了多次向自己上书的康有为,就在不久之前他刚刚向全国下发了《定国是诏》,向全天下表明了自己维新变法的决心,也算是正式向慈禧太后发起了挑战。

不过浩浩荡荡的维新变法,只坚持了103天,便以维新派的惨败而告终,不仅维新党人被送上断头台,就连光绪帝本人也被囚瀛台,甚至一度传出了,慈禧太后要罢黜光绪皇帝的说法。

这次可不是空穴来风,因为慈禧当时确实动了另立新君的念头,而且已经开始付诸行动。

有了之前的经验,慈禧很快就找到了合适的人选——爱新觉罗·溥儁。

作为自己的侄孙,这是毫无疑问的自家人,而且溥儁属于标准的纨绔子弟,不会像光绪帝一样有那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即使继位以后慈禧,也能牢牢地把持朝政。

1900年1月24日,慈禧将溥儁迎入宫中,入继成为同治帝的嗣子,并被赏赐顶戴花翎,称其为“大阿哥”。

虽然“阿哥”在清朝只是对皇子的称呼,并非封爵,也没有实际官职,但是在光绪被囚瀛台的背景下,慈禧的做法无疑是将溥儁,作为了皇位唯一的继承人。

溥儁在跟随同治帝的老师学习了几天宫中的礼仪规矩后,就被慈禧委以重任,由他来主持即将举行的几场重大祭典。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按照清朝的惯例,有资格主持这种级别祭典的人,除了皇帝就只有皇位的继承人。

也许是因为太过年轻,溥儁最后并没有主持所有祭典,只是代替光绪帝到奉先殿祭祀了历代先帝,但这已经标志着光绪帝的帝位岌岌可危。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溥儁即将继位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四九城,还有人说溥儁已经当了三天的皇帝,新的一年就要改元“保庆”。

虽然溥儁登基的事纯属虚构,但“保庆”确实是慈禧为溥儁准备的新年号。

慈禧原本打算快刀斩乱麻,趁着过年就让光绪帝“退位让贤”,但没想到却迎来了朝廷上下的一直反对,甚至还有外国使节公开表示反对。

一波高过一波的反对声,超出了慈禧的想象,为了避免出现更严重的问题,慈禧决定暂缓相关事宜,但溥儁仍然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

此时光绪帝的处境依旧十分艰难,可任谁也没有想到,最终的破局之人竟然正是溥儁的生父端郡王爱新觉罗·载漪。

与沉迷享乐的宗室不同,载漪对当时清政府的处境十分不满,他极力想要摆脱列强控制,力主与列强开战,并放纵义和团对在华公使展开暗杀行动。

在列强驻华公使频频遇刺,而清政府无所作为的情况下,列强集结军队开始向北京进发。载漪所仰仗的义和团拳民,自然是派不上用场,因为就连清政府的军队也是一触即溃。

慌乱之下慈禧不得不撤出北京,而作为一切罪魁祸首的载漪,也因此被流放新疆,溥儁也因此受到了牵连被除去了“大阿哥”的称号,一场闹剧就此落下了帷幕。

光绪帝郁郁不得志的一生,像极了当时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国家幅员虽大、百姓虽多,却不得不受列强的欺凌。

光绪帝不敢反抗慈禧,清政府也同样不敢触怒列强,并非是因为懦弱的皇帝领导懦弱的国家,而是有人出于对权力的渴望,不惜牺牲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1908年11月,光绪帝与慈禧先后离世,他们一度亲如母子,却最终因为权力而形同陌路。

偌大的中国被交付到了三岁的溥仪手中,但彼时却再也没有第二个慈禧。

随着帝国最高统治者的离世,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迎来了它最后的时刻。

相关内容

原创 ...
1945年,延安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大,选举产生了中央委员44人...
2025-09-11 05:04:06
古籍蝶影雨中来,携手共探奇...
2025年6月1日,雨中的六一儿童节下午,上海图书馆东馆5F-01...
2025-09-11 05:03:41
原创 ...
八爷党并不是败给了四爷党,而是败给了康熙帝本人。 在“九子夺嫡”之...
2025-09-11 05:03:32
原创 ...
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大举入侵明朝边境,明军在初次交锋中惨遭失败...
2025-09-11 05:03:22
原创 ...
三国时期,战乱不断,诸多豪杰为争夺天下霸主的地位,纷纷广招兵员,壮...
2025-09-11 05:02:42
原创 ...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868期。在1955年全军授衔时,尽管开国...
2025-09-11 05:02:37
原创 ...
今年7月18日,一则关于美国公民从韩国越境进入朝鲜的新闻迅速引发了...
2025-09-11 05:02:34
原创 ...
在阅读本文之前,欢迎您点击“关注”,这样您不仅能够更方便地参与讨论...
2025-09-11 05:02:25
原创 ...
前言:由于数百年来江南文人的各种演绎与传说,刘基刘伯温这位在明朝开...
2025-09-11 05:02:16

热门资讯

金属滑雪杖检测 金属滑雪杖检测的重要性和背景介绍 金属滑雪杖作为滑雪运动的核心装备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安...
原创 三... 题记:当我们回首历史时,翻阅书籍,发现被提及的往往都是男性的英名。这样的现象让我们不禁反思,似乎揭示...
原创 都... 清朝的12位铁帽子王之间,虽然都是极具权势的宗室成员,但其地位却存在明显的差距。尤其在清初的八大功封...
原创 古... 中国历史绵延悠久,朝代更迭无数。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可避免地有一些人对统治者心生不满,甚至想要掀...
山东傅家遗址实证4750年以前... 济南6月5日电(记者 赵晓)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北京大学6月5日在济南联合举行山东地区史前考古研究...
原创 中... 1928年8月,蒋介石因政治斗争下野后,决定为东山再起而展开一系列秘密活动。他指使自己的亲信陈立夫、...
原创 清... 自从社会开始确立法律与秩序,产生了不同层级的权力体系后,人们便开始渴望并追求权力。这是因为权力不仅代...
【评论】唐诗:他不仅仅倾听银河... 著名诗人、 《中国当代诗歌导读》主编 他不仅仅倾听银河的水声 ——中国当代诗歌实验者华万里初探 唐 ...
原创 陈... 在1952年10月,毛主席突然询问了工作人员关于陈明仁将军的近况。陈明仁此前几次向中央军委及毛主席提...
原创 李... 639年,唐太宗李世民突然做出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他要将自己年仅16岁的女儿嫁给年逾五旬的尉迟恭。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