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着文人和军人两张面孔。
一个文人的他,结社、写文、交名流;一个军人的他,终身梦想是亲手战胜整个日本军队。最后,他做到了。
他就是蒋百里,近代中国军史上的巨擘。
第一次是蒋百里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时候,以绝对优势的成绩折桂!在当期日本最精英的军校毕业生面前,获奖日本天皇佩剑,这代表着最优秀军人、第一名的荣誉。他的那些同窗,好多都成了后来太平洋战争中日本军方的主将。
第二次是中华民族八年浴血抗战的时候,蒋百里的抗战理论《国防论》的作用,日军如他的描述,按部就班的自东向西,前进到湖湘地区,而后被拖入中国泥沼式的持久战中不能自拔,直到战败。战役上,中国失败的情况太多,但在战略上,日本的败局在他的谋论下早就已定。
与此同时这位孤独的将军才华横溢坚毅不挠,一生拥有太多的传奇。
他是清王朝末年的秀才书生。
他拥获民国的陆军上将军衔。
他创办《浙江潮》行销国内。
他是研究西方美术史的专家。
他曾有个副官名字叫蒋纬国。
他有一个女婿名字叫钱学森。
他有个写小说的侄子叫金庸。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应该是唯一一个,因为学校没办好而要自杀的校长!“我自己却不能尽校长的职责,是我对不起你们……你们不要动,要鼓起勇气来担当中国未来的大任!”对于学员的训话至此,拔枪自戕,幸得救生,但卧床三月才得愈。
自杀前蒋百里已留有遗书:“为国尽忠,虽死无关重要,然于陆军及民国前途有益。遗币二百,薄田数亩,聊供赡养……今之殉职,为国家故,虽轻若鸿毛,而与军人风气有关。乞告老母,不可悲伤。”后来这所中国近代第一所正规陆军学校的学生中,最后摘得将星的有一千六百余人。
抗战胜利两年后,蒋百里墓地迁葬,其生前至交竺可桢大哭道:“百里,百里,有所待乎?我今告你,我国战胜矣!”
凤遨游于千仞兮,非梧不栖。民国的名利场中,谁曾一人敌国,功盖千秋,著一书而捍天下,一代谋将,风骨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