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许世友正带领士兵进行刀法训练,场面热烈,气氛高涨。突然,他注意到路边站着一个人,目光一直停留在他们身上,还不时发出几声评论。许世友转眼一看,发现那人戴着眼镜,看起来格外引人注目。许世友顿时有些不悦,心里想着:嘿,那个戴眼镜的,为什么要在这里指指点点呢?他心里生气,觉得自己正在训练,怎么会有人来打扰。正是在这一刻,许世友和陈赓第一次相遇,没想到这次偶遇竟成为他们深厚友情的开始。
然而,这次初见并不像许世友预想的那么愉快。当陈赓听到许世友的言辞时,他没有气馁,反而嘴角微微上扬,心里想:这个年轻人真大胆,居然敢这样和我说话!于是,他从路边走了过来,走到许世友面前,沉声说道:怎么跟师长说话的?见到我怎么不打个报告?这一句话让许世友顿时愣住,心里暗叫不好:完了,这个人竟然是新上任的师长!他连忙立正,急忙道歉。看到许世友慌乱的模样,陈赓忍不住笑了出来,爽朗的笑声让许世友松了一口气,心情瞬间轻松了不少。 陈赓笑过之后,拍了拍许世友的肩膀,微笑着说:别紧张,我是开玩笑的。你们练的是什么刀法,怎么听着这么有气势?许世友立刻收起尴尬,恭敬地站直身体,神情严肃地回答:报告师长,这是少林寺的六合刀法!陈赓有些意外,随即露出笑容:你会少林的刀法?许世友点点头:小时候曾在少林寺习武。接着,他详细地讲述了自己在少林寺的修行经历。陈赓听后,非常赞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难怪你这么能打,原来是少林寺的子弟!看来是佛祖保佑你!说着,他笑着合掌念道:阿弥陀佛。周围的人都被陈赓的幽默逗笑了,许世友也不禁跟着笑了,心情顿时愉快了起来。 事实上,许世友早就听过陈赓的大名。陈赓不仅是黄埔军校的优秀毕业生,年轻时就随父亲参军,经历了许多战斗,还在南昌起义中表现突出。他不仅军事才能出众,性格幽默风趣,也因此深得大家的喜爱。而许世友,虽然脾气直率、火爆,但同样在部队中因机智勇猛而闻名,深得下属和战友们的敬重。令人惊讶的是,性格截然不同的两位将军,最终竟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抗战初期,许世友正在抗大学习。一天,他得知日军已经大规模入侵,局势危急,百姓的生灵涂炭。他听后感到焦虑,心里根本无法再安心学习。于是,他马上向上级报告,申请前往前线参战。可是,不管他如何申请,都被一一驳回,这让他更加焦急,最终决定亲自去找毛主席。看到许世友如此急切,毛主席意识到前线急需人手,便任命他为386旅副旅长。 然而,许世友对这个副的职务并不满意,直接说:主席,为什么是副旅长?副旅长能立什么大功?毛主席笑着劝道:副旅长也是个重要职务,你先回去好好想一想。但许世友依然不愿接受。刘伯承也前来劝说,但许世友依然坚持自己的意见。无奈之下,刘伯承只好去找许世友的老上级徐向前。徐向前听后大笑,说道:许世友就是这个脾气,别人劝不了他,是因为他根本不知道386旅的旅长是谁。于是,徐向前亲自去找许世友,告诉他:386旅的旅长是陈赓,他在等你。许世友听后,顿时激动起来,连忙说道:首长,您怎么不早说!他迅速带领部队与陈赓汇合。接下来的战斗中,许世友和陈赓紧密配合,屡次获得胜利。每次作战,许世友都能从陈赓身上学到不少战术经验,陈赓也充分展现了他指挥作战的才能。在两人的带领下,386旅参与了多场重要战役,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每当提起陈赓,许世友总是满怀崇敬地说道:陈赓大将不仅是指挥作战的能手,他幽默风趣的性格也让人非常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