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领克之前,中国汽车市场上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本土性能车,消费者想要体验性能驾驶,只能将目光投向海外品牌,这种市场空白让不少支持本土品牌的消费者感到惋惜。大家一直期待着能有一个中国品牌,能够打破这种局面,打造出真正属于中国的性能车,承载起本土车迷的驾驶热情。领克03+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而其背后依托的是领克在赛事中积累的深厚技术沉淀,让中国性能车有了属于自己的标杆。
领克的赛事技术积累,始于对国际顶级赛事的深耕。在房车领域最具含金量与难度的TCR世界巡回赛中,领克Cyan Racing车队历经7年征战,累计斩获9冠,2025 FIA TCR世界巡回赛收官战中,更是一举包揽年度车队总冠军与年度车手总冠军。七年赛事历程里,领克03 TCR赛车在极端赛道环境下持续接受考验——无论是高温天气下的发动机稳定性、暴雨路况中的底盘操控,还是长时间竞速下的材料耐久性,每一项性能都在赛场中得到极致打磨,积累下大量关于底盘调校、空气动力学优化、发动机极限性能的实测数据,这些数据成为领克打造民用性能车的核心技术支撑。
基于这些赛事技术沉淀,领克在03+之后,持续丰富性能车产品矩阵,相继推出03+ Cyan定制版、03++等车型。其中,领克03++与参赛的03 TCR赛车关联最为紧密,由冠军车队直接参与调校,搭载Drive-E 2.0TD T6 EVO机械+涡轮双增压引擎,匹配全新开发的8AT竞速变速箱,最大马力达到350Ps,峰值扭矩达到450N·m,在车辆设计上还复刻了03 TCR赛车的元素,最终成为一台可合法上路的高性能车型。这意味着消费者驾驶这台车时,能直接感受到赛道级的动力输出与操控反馈,真正实现“把赛道体验搬上街头”。
而领克对性能车的探索,并未止步于现有产品,其汽车运动战略的调整,也为未来性能车技术升级埋下伏笔。今年广州车展期间,领克宣布不再继续参加TCR世界巡回赛,转而将战略重心投向拉力赛、耐力赛等更具挑战性的领域,纽北24小时这类高难度赛事已被纳入规划。相较于场地赛与冲刺赛,拉力赛和耐力赛更考验车辆的可靠、安全与耐久性能,领克选择进入这一领域,本质上是对技术研发提出更高要求——未来在这些赛事中积累的技术,将进一步反哺民用性能车,让后续推出的车型在综合性能上实现新突破。
与此同时,领克还计划打造中国汽车运动“全华班”,从研发、赛事服务到车手均由中国力量构成,下个月即将亮相的全新领克03+TCR赛车,便是中国工程师独立打造的成果。这一举措将推动赛事技术研发的本土化,让技术转化更贴合国内消费者对性能车的需求,未来基于“全华班”研发的赛事技术,有望更快、更精准地应用到民用性能车中,进一步强化中国性能车的技术特色。
针对中国赛车人才培养体系稚嫩、缺乏系统化进阶路径的现状,领克还将重心从“争夺冠军”转向“培养冠军”,构建起从赛照培训学院、领克挑战杯到国家A类赛事、国际赛事的全链路车手培养体系。这一体系不仅能为中国汽车运动培育专业人才,更能通过赛事文化的传播,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性能车、热爱性能车,为中国性能车市场积累潜在用户,推动性能车文化在中国的落地生根。
此外,吉利汽车集团也为中国性能车发展提供助力,成立“吉利中国星车队”,以星瑞车型为基础打造星瑞TCR赛车,接棒领克03 TCR赛车继续征战TCR世界巡回赛。这一举措确保了中国品牌在该赛事中的技术积累不中断,为领克后续性能车技术研发保留了重要的赛事数据来源,形成“赛事传承-技术迭代-产品升级”的良性循环。
如今,中国性能车市场已不再是“海外品牌垄断”的局面。领克从赛事技术积累到民用性能车打造,再到未来战略布局,一步步填补了中国性能车的空白,更承载起本土车迷的驾驶热情。从03+到03++,从TCR赛事到拉力赛、耐力赛探索,领克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品牌完全有能力打造出符合国际标准的性能车,也让支持本土品牌的消费者,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性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