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欧盟赌输了,解散不是假设,中方派人赴欧建厂,暴露欧洲最大痛点
创始人
2025-10-10 23:02:30
0

2025年夏天,宁德时代在匈牙利投资70亿欧元建厂,首批2000名来自中国的技术工人已经就位。

这并非一次普通的海外扩张,而是一击直中欧盟工业政策软肋的重拳。

欧洲原本想借“绿色转型”重振工业,但很快发现,缺的不是资源,而是核心技术、专业人才和宝贵的时间。更尴尬的是,中国企业的进入,不仅没有被视为威胁,反而成了欧洲迫切需要的“救命稻草”。本想掌握主动的欧盟,如今却像一个押错筹码的赌徒,被迫接受现实。

长期以来,欧洲最引以为傲的就是汽车工业。然而,德国大众、宝马、奔驰在电动车领域的转型极其缓慢,到2024年,电动车销量占比还不到15%;相比之下,中国品牌已经拿下欧洲市场27%的份额。欧洲曾经的技术优势,如今反而成了束缚。

当欧洲车企还在改进内燃机,中国早已投入电池管理系统;当欧洲刚推出混动平台,中国已经实现固态电池量产。《金融时报》直言不讳:欧洲车企过度依赖传统技术,错失了电池与智能驾驶两大关键赛道。更糟的是,整个产业链的命脉已不在自己手中。

欧盟90%的锂电池依赖进口,而电池正极、隔膜、电解液等关键材料有七成来自中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研究显示:欧洲每造一辆电动车,就要从中国进口价值3.5万欧元的零部件。这让“谁是制造强国”一目了然。

欧盟雄心勃勃地推出《净零工业法案》,目标是2030年实现550GWh本土电池产能,但至今连四分之一都没完成。与此同时,美国借助《通胀削减法案》吸引了大量投资,2023年欧洲车企在美国的投资就超过200亿欧元。欧洲喊着“减少依赖”,却眼睁睁看着本国车企“出走”。

更致命的是政策摇摆不定:一会儿押宝氢能源,一会儿又改为纯电,结果哪个方向都没走通。国际能源署的数据表明,欧洲氢能项目平均推进周期比中国长18个月。方向错了,再努力也无济于事。

宁德时代在匈牙利建厂,并非单纯“圈地”,而是某种意义上的“救场”。欧洲深知,如果没有中国技术,像斯泰兰蒂斯这样的巨头都难以为继。西班牙副主席瓦克耶罗直言:“没有中企的技术,我们的未来将岌岌可危。”

从专利数量看,中国掌握着全球57%的电池专利。宁德时代的第三代CTP技术,电池包体积利用率高达72%,而欧洲同类产品仅能做到58%。差距不仅在技术,更在成本:中国的电池工厂建设成本比欧洲低30%,人工成本仅为德国的五分之一。《国家报》测算,中企建厂可让整车制造成本下降40%,这对欧洲车企而言,几乎是生死线。

问题的根源并非中国太强,而是欧洲自身过于分裂。匈牙利和西班牙热情欢迎中国投资,德国却警告这是“战略风险”。欧盟一边下调对华电动车关税,一边又发起反补贴调查,政策像钟摆一样摇摆,企业只能自己找出路。

不过,合作正在悄然发生。大众与比亚迪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平台;Stellantis干脆采购宁德电池造新款车型。《经济学人》评价:这是从“技术封锁”走向“技术共生”的开端。

欧盟并非毫无机会,而是走得太慢、太犹豫。当比亚迪电动巴士驶入巴黎,当中企技术人员入驻工厂,欧洲才逐渐明白:合作并不是威胁,而可能是最后的机会。

欧盟也尝试通过《关键原材料法案》来补短板,计划到2030年新建100座电池工厂。但根据德国经济部的估算,整个产业链建设需4800亿欧元,而欧盟一年预算仅1650亿欧元,资金缺口巨大。于是欧盟想以“专利换市场”的方式与中企谈判,但宁德时代果断拒绝。布鲁塞尔智库Bruegel一针见血地指出:“既想合作又想遏制,这是政治幻想,不是产业逻辑。”

另一方面,欧盟试图摆脱美国的技术控制,但成效有限。美国《芯片法案》吸走了欧洲半导体120亿欧元投资,人才和资本被大规模抽走。反而是中欧合作在持续推进——2024年,中欧班列运输新能源汽车超15万辆。杜伊斯堡港CEO直言:“没有中国市场,我们的绿色转型根本无法推进。”

现实摆在眼前:中欧之间不是“脱钩”,而是“同荣共生”。欧盟若想守住产业,就必须接受合作;若想保持独立,就要放弃幻想。

宁德时代的生产线已在布达佩斯运转,比亚迪的电动公交已在巴黎行驶。欧洲终于认识到,产业竞争不是靠封锁,而是看谁能跑得更快、看得更远。

如果欧盟继续在理想和现实间摇摆,只会让工业根基越来越脆弱。时代不会等待,产业更不会讲情面。与其筑起高墙,不如造船远航。只有在风暴中找到方向,欧洲才可能迎来真正的出路。

相关内容

涉稀土出口管制,中方接连出...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 马晶晶】10月9日上午,商务部接连发布...
2025-10-10 09:08:33
原创 ...
从国军中将到开国上将:陈明仁的传奇人生 文/苗生 1955年,...
2025-10-10 09:08:13
原创 ...
【传奇帝王朱元璋:从放牛娃到开国皇帝的跌宕人生】 在中国历史长卷...
2025-10-10 09:07:33
原创 ...
白帝城托孤的场面,搁在历史长河里,怎么看都让人心头一颤。 那是公元...
2025-10-10 09:07:14
原创 ...
北宋时期将门世家的婚姻智慧:政治联姻中的家族生存之道 在中国古...
2025-10-10 09:07:07
原创 ...
楚国:长江流域的悠久古国(约公元前11世纪-前223年) 楚国是先...
2025-10-10 09:06:42
原创 ...
中国科技突围:荷兰与日本的战略抉择启示录 2023年,荷兰光刻机...
2025-10-10 09:06:21
原创 ...
【洛阳惊变:曹爽与司马懿的生死博弈】 公元249年正月的洛阳城寒...
2025-10-10 09:06:01
原创 ...
名字背后的传奇:从绰号到两弹一星的非凡人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2025-10-10 09:05:38

热门资讯

原创 汉... 在西汉初期,曾出现过一位颇为神秘的人物,他的经历给人一种“穿越者”的感觉。 据说,在刘邦还未崛起...
原创 正... 三国时代群雄并起,谋士众多、将领云集。如果论哪一方的武将最为强盛,正史里曹魏当属首屈一指——不仅有“...
原创 吕... 关于吕布、李元霸、赵云、裴元庆、宇文成都和关羽的排名,确实存在很大的争议,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同。下面是...
原创 安... 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关键的战役却鲜为人知,它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却彻底扭转了叛乱的局势,拯救了王...
原创 司... 在司马家争权的历史过程中,司马懿的角色至关重要。作为一位智勇双全的权臣,他通过“高平陵之变”成功掌握...
原创 帝... 今天的美国人,几乎都能感受到一种深入骨髓的焦虑。 从特朗普到拜登,每一任总统都在高声疾呼:要让制造...
原创 两... 北美独立战争因为美国的存在而声名远扬,但如果细看过程,其实并不像影视作品中那样惊心动魄。绝大多数时间...
原创 三... 《三国演义》让那个群雄争霸、三分天下的时代更加为人熟知。从桃园结义到煮酒论英雄,这些故事早已深入人心...
原创 垓... 韩信向刘邦请求封王的事情,其实并不是因为韩信不了解政治,而是因为他理解的政治理念来自春秋战国时期。那...
原创 他... 他出生于清末年间,是翁同龢十分赏识的才俊,后来又深得孙中山的信任。更特别的是,他与蒋介石的关系极为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