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清钦点她为女状元,并将她占有,最后她却神秘失踪!
在长达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史上,历代王朝共选出654名文状元、185名武状元。
而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只有一个女子获得如此殊荣。
她就是太平天国时期的才女,傅善祥。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破天荒地举行了女试。
才华横溢的傅善祥一举夺魁,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女状元”。
傅善祥生于金陵书香世家,父亲傅槐以开馆授徒为业。
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养,使她在年幼时有机会读书识字,博览群书,尤其精通文史。
可惜傅善祥命运多舛,父母早逝后,她由兄嫂抚养长大。
十多岁的时候就遵循旧俗,被兄嫂送去了早已指腹为婚的人家。
丈夫比她小六岁,当时还是个孩子。
丈夫十八岁那年,又因急病突然离世,傅善祥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
更不幸的是,婆家因为贫困,还想要将她卖掉换钱。
正值1853年,太平天国攻克南京,定都天京。
从婆家逃跑的傅善祥走投无路,便投奔了太平军,被收入“女馆”,也就是太平军的女营。
因其女工出众,被分入了“锦绣营”。
洪秀全定都天京后,为了招揽人才,也依照历代王朝的惯例,开科取士。
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太平天国还特设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女科”。
傅善祥就是这场女科考试中的佼佼者。
据说当时有一道考题,出自《论语》“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众多才女或循规作答,或谨守旧训,而傅善祥却与众不同。
她援引经史,细数历代贤妇内助之功,也举出了许多巾帼英雄立国安邦之绩。
她抨击了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观念,也敢于批驳圣人孔子的言论。
这份超乎寻常的胆识与气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无疑是震撼的、超前的,也得到了洪秀全和杨秀清的赏识。
此后因战乱频繁,识字的女子也越来越少,太平天国再未举行过女试。
傅善祥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女状元”。
傅善祥夺得女状元后,被时任太平天国政务首脑的东王杨秀清选入了东王府,任女侍史。
她学识渊博,笔力也不凡,因此负责批阅公文书札,深得器重。
她还上奏东王,建议太平天国的文书“简洁明白,人人易懂”。
这个提议受到了赞许,不久就被晋升为“恩赏丞相”,掌理军机大政。
傅善祥参与制定了《天朝田亩制度》,推动“耕者有其田”等方针。
由此,她成为了太平天国政权中最重要的女谋士。
在她的种种功绩中,尤为世人称道的,是劝说杨秀清恢复家庭制度,允许青年女子婚嫁。
所以,当时便有“武有洪宣娇,文有傅善祥”之誉。
但据说,傅善祥在东殿任簿书时,因吸食鸦片遭罚,被发配到女馆幽禁。
而关于她的结局,也是说法甚多。
有传言说她为避祸乱,削发为尼;
也有人说她与同在东王府任职的何震川逃离了天京,隐姓埋名,住在上海的弄堂里。
这位巾帼状元,曾参与太平天国的最高决策,最终却湮没于乱世尘烟,留下了许多谜团。
参考资料
《人民文摘》:史上唯一女状元
中国新闻网:太平天国女状元傅善祥:中国历史第一位女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