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岁抗战老兵,他还是那个钢铁战士!
创始人
2025-10-02 16:33:09
0

“入伍时首长问我参军的理由,我说为了打日本鬼子。他继续问为什么打日本鬼子,我回答日本鬼子会抢老百姓的东西,就这个朴素的感情。”96岁的高在书老人坐在家中,精神矍铄。回忆起1944年加入新四军的经历时,老兵目光炯炯,那段烽火岁月仿佛就在昨日。

高在书,抗战老兵。1929年11月出生,1944年4月参加革命。

十四岁参军,“小鬼班”里的热血少年

高在书的名字是私塾先生起的,寓意“唯有读书高”。“小时候家里困难,并没有读过书,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组织上培养我,才学习了文化知识。”

1944年,高在书的家乡——江苏盱眙穆店乡,正处于日军扫荡的威胁之下。“鬼子经常下乡扫荡,抢老百姓的猪、鸡,还烧房子,乡亲们恨透了,我看着心里难受,就想参军,靠集体力量打鬼子。”年少的高在书看不惯社会不公,更目睹了乡亲们遭受的苦难,抱着“靠集体力量打鬼子、护乡亲”的朴素信念,14岁(实岁)的他在家乡加入新四军。

最初在区中队训练两个月,内容很实在:队列操练、四面转法、野外行军,还有刺杀动作,“都是基础但管用的本事,我不偷懒,训练都往前冲,就想早点练出能耐打鬼子。”经过区中队训练后,高在书被编入新四军二师嘉山支队四连三排九班。这个由19名十四五岁少年组成的班,因成员年纪小,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小鬼班”。“别人叫我们‘小鬼’,我们觉得光荣,我们像放射着万丈光芒!”高在书说,班里的战友虽年少,可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我们个子小、善隐蔽、动作快,打游击正合适,一点都不怵鬼子”。

用勇气守护乡亲,“老套筒”也能胜利

高在书所在的新四军二师由罗炳辉任师长,兵力分布在苏皖交界一带,当时二师主要任务是保卫设在黄花塘地区的新四军军部安全,以及保护苏皖一带根据地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抗日战争后期,盱眙县城驻有日军铃木中队200多人,武器装备精良,该中队属蚌埠日军第十三旅团,另有伪保安大队、伪警察300余人。铃木中队利用地理优势,在县城的三个山头上修筑了三个碉堡,控制全城,并不断下乡扫荡,抢根据地老百姓东西。

高在书至今记得1944年秋在盱眙小竹园村的一次战斗:三个鬼子下乡抢老母鸡,“小鬼班”奉命迎击。他回忆道:“我们从高粱地里冲出来,鬼子一看人多,吓得扔下鸡就往县城跑,我们边追边开枪,可惜‘老套筒’射程有限,没追上。”虽未击中鬼子,但老乡的财产保住了。类似的战斗在一年多里反复上演,“每月都有好几次”。

在新四军二师的整体部署与指挥下,四连通过持续的反“扫荡”战斗,逐渐让铃木中队的嚣张气焰被压制,“后来鬼子只能龟缩在县城里,再也不敢轻易下乡抢东西。”高在书说,虽然当时日军使用的是先进的三八式步枪,但是“老套筒”还是胜利了,“因为我们勇敢,不怕牺牲,是这样的精神帮我们赢得了胜利。”

1945年日本投降后,高在书随部队进入盱眙县城,亲眼见到日军修筑的碉堡。“都是黄泥砖砌的,其实根本经不起重机枪打,可那时候我们连轻机枪都没有。”他感慨地说,“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从保家卫国到建设国家,以军人底色铸就“钢铁精神”

抗日战争胜利后,高在书又相继参加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战役,在枪林弹雨中锤炼成长。1947年8月,还不到18岁的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高在书转业到军工企业,先后在南京军区后勤302厂、解放军7425厂从事人事工作。

高在书,曾任南京军区后勤302厂人保副科长、解放军7425厂人事科长、南钢机关党总支副书记

1974年,高在书响应组织号召,来到南钢担任公司机关总支副书记,开启了从保家卫国到建设国家的新征程。“那时候的南钢,钢花和汗水一起飞,炉火和激情一样旺。”高在书记得,初到南钢时,厂区还是“傻大黑粗”的模样——烟囱里的黑烟直窜天际,车辆驶过便扬起漫天灰尘,路边树叶都覆着一层灰。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南钢人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炼出了江苏省第一炉铁、第一炉钢、第一件钢材……

见证了南钢从“傻大黑粗”到“现代化花园工厂”,如今承担着为国防军工、高端制造发展提供高精尖材料的重大使命,高在书由衷自豪:“现在南钢的钢材能用到国防建设上,作为老军人,我特别骄傲!这都是一代代南钢人奋斗出来的。”

时值抗战胜利80周年,高在书寄语年轻人:“不忘历史,牢记使命。今天的江山是千千万万个烈士流血牺牲打下来的,一定要努力奋斗。选择了吃苦就是选择了收获,选择了奋斗就是选择了高尚!”

相关内容

原创 ...
看过那些热播的古装历史剧的人都会发现一个共同的规律:开国之君在天下...
2025-10-02 05:05:16
原创 ...
岳家军在历史上的强大,凭借其赫赫战绩以及敌人的评价,早已为世人所熟...
2025-10-02 05:04:40
原创 ...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武艺超群的名将层出不穷。蜀汉阵营中,关羽、张飞、...
2025-10-02 05:04:18
原创 ...
四野大军南下 1949年4月初,刚刚从解放军东北野战军改编而来的第...
2025-10-02 05:04:10
原创 ...
在封建社会,皇帝的妃嫔们去世之后,若能与皇帝合葬,那便被视为至高无...
2025-10-02 05:03:50
原创 ...
蜀汉后期,诸葛亮在北伐的过程中,最大的对手就是曹魏的权臣司马懿。历...
2025-10-02 05:03:47
原创 ...
说起“五虎上将”,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三国时期刘备阵营的五位名将...
2025-10-02 05:03:27
原创 ...
至正二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367年,正是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的前一年...
2025-10-02 05:03:20
原创 ...
朱元璋在登基之后,曾深情回忆起自己年少时的艰辛。他在父母去世之际,...
2025-10-02 05:03:01

热门资讯

原创 张... 张飞,字益德,生于涿郡,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之一。自幼以勇猛著称,出场即显山露水,后来与关羽并称“万人...
原创 中... 综观中国古代的战争史,可以说有十位在兵书与战场上达到极致的军事统帅,他们驾驭着整支军队,在戎马倥偬的...
原创 除... 在刘备的集团中,荆州的防守任务显得异常重要,但几乎没有人能够胜任这个重任,除了关羽之外,几乎没有合适...
原创 商... 秦国的商鞅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因此商鞅这个名字家喻户晓,但他的本名是否为人所知却并不普...
人民的抗战·陪都之屏障丨打通抗... 川黔公路渝黔段是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的1935年开始修建的,它北起重庆,经巴县、江津,在綦江北渡场...
赢学变神学:古人赋予诸葛亮的好... 在歪谋邪论满天飞的时代,某位网红教授因dis诸葛亮而遭小报告。随着他被武侯祠取消原定活动,“历史同人...
原创 郭... 郭淮(?~255年2月23日),字伯济,出生于太原阳曲(今山西省太原市)。他来自于显赫的太原郭氏家族...
原创 九... “焦土外交”是日本军国主义外交家内田康哉提出的概念,其核心思想就是即便日本国土沦为焦土,也要坚持扶植...
原创 司... 咱今儿唠唠三国里司马徽和司马懿这俩司马家的人。这俩人,名字都带司马,可在书里看着,好像没啥交集,各干...
原创 清... 刽子手,这个古老而又带着神秘色彩的职业,自古以来就存在于社会当中。早在汉代,人们的历史记载里就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