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崛起后,虽然短暂的辉煌令世界瞩目,但它的稳定并未持续太长时间。该帝国在鼎盛时期主要分为三个重要阶段:四大哈里发时期、倭马亚王朝时期和阿拔斯王朝时期。
四大哈里发时期,恰恰是阿拉伯帝国的黄金时代。在这个阶段,阿拉伯帝国的势力范围扩展到了欧亚非三大洲,强势地横扫了周边的国家和民族。但这个时期也是阿拉伯帝国裂变的开始。叙利亚的总督穆阿维叶因不满第四任哈里发阿里的领导而爆发了冲突,并最终成功在661年建立了倭马亚王朝。此事件不仅改变了阿拉伯帝国的历史走向,也深刻地影响了伊斯兰教内部的教派分裂。穆阿维叶的支持者后来形成了逊尼派,而阿里支持者则成为了什叶派,两个派系的对立延续至今,至今仍未平息。
倭马亚王朝虽然辉煌一时,但它的统治仅持续了89年,到750年被阿拔斯王朝取代。阿拔斯王朝的建立者声称自己是穆罕默德的叔叔阿拔斯的后裔,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了新的王朝。尽管阿拔斯王朝看似延续了很长时间,直到1258年才被蒙古灭掉,但其实在9世纪中叶,突厥人逐步取代了阿拉伯人,成为了阿拔斯王朝的实际统治者。因此,这个王朝的“黄金时期”实际上只有不到一个世纪。
总结来看,阿拉伯人自己真正掌控权力的时期不过200年左右,剩余的大部分时间,他们都沦为其他大帝国的臣民。从9世纪开始,阿拉伯帝国的实际掌权者是突厥人和波斯人。突厥人擅长征服和战斗,而波斯人则拥有独特且辉煌的文化。两者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阿拉伯帝国的强大。
特别是在突厥人大举扩展阿拉伯帝国的西部边疆时,波斯人的崛起起到了制衡的作用,这一平衡局面延续了近300年,使得阿拉伯帝国能够在这段时期继续维持一部分辉煌。然而,13世纪蒙古的入侵彻底摧毁了阿拉伯世界的格局,但实际上,这一破坏是蒙古铁骑征服的结果,这一切的“破碎”在蒙古大军的到来下无一幸免。
进入14世纪,奥斯曼帝国逐渐崛起。1299年,奥斯曼帝国的成立标志着阿拉伯帝国逐步被取代,奥斯曼帝国逐步成为中东地区的主导力量。波斯人和突厥人也开始分裂,彼此间的关系逐渐疏远。至此,阿拉伯人从曾经的世界主宰沦为新的统治者的臣民。
1517年,奥斯曼帝国在征服了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后,开始了对阿拉伯世界的控制。此后,奥斯曼帝国陆续扩展了对也门、巴林、哈萨、伊拉克、阿曼等地的统治,阿拉伯世界的广大地区进入了奥斯曼帝国的掌控下,这一统治持续了长达400年之久。
奥斯曼帝国的巅峰时期,几乎成为黑海的霸主。克里米亚汗国、外高加索、巴尔干半岛等地都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势力范围。黑海在那时几乎成了奥斯曼帝国的内海。然而,沙俄对这一局面并不满意,双方开始了长达200多年的俄土战争。奥斯曼帝国在初期凭借技术优势占据上风,甚至在克里米亚汗国的帮助下,曾攻入莫斯科。但随着奥斯曼帝国改革乏力,沙俄通过吸收西欧的先进技术和制度,逐渐崛起,成功扭转了局势。
到了18世纪末,沙俄吞并了克里米亚,19世纪初占领了外高加索,而到了19世纪中叶,沙俄甚至欲进一步扩展至巴尔干半岛。这一系列的变化导致了奥斯曼帝国的逐步衰退。英法等西欧列强看到这一局势后,决定帮助奥斯曼帝国对抗沙俄,并在1853年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成功地将沙俄的军队击退。
但英国和法国并不是单纯出于“义气”帮助奥斯曼帝国,而是看到了奥斯曼帝国衰退的不可逆转性。奥斯曼帝国无法进行现代化改革,尤其是在宗教问题上,尽管曾尝试进行改革,提出宗教平等,但遭遇了来自伊斯兰大教士的强烈反对和镇压,这也使得帝国改革的步伐停滞不前。英法很清楚,即便不插手,沙俄最终也会在这片区域大举扩张,因此它们更倾向于自己直接介入。
随着19世纪的推进,法国先后占领了阿尔及利亚(1830年)、突尼斯(1881年),而英国则在1882年占领了埃及。意大利则在1911年占领了利比亚。随着这些占领,奥斯曼帝国在北非的影响力逐步消失,成为了西方列强的“领土”。
在阿拉伯地区,奥斯曼帝国尽管统治了多年,但因为当时的统治结构相对宽松,特别是与麦加、麦地那的贵族达成了某种自治协议,因此,阿拉伯世界始终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在一战爆发时,奥斯曼帝国征召了大量阿拉伯青壮年上战场,这激起了阿拉伯贵族们的强烈反感,尤其是叙利亚和阿拉伯半岛的贵族们。此时,英国通过“天使投资”开始介入阿拉伯地区,试图在奥斯曼帝国的困境中撬开新的市场。
英国通过代表麦克马洪与麦加的侯赛因家族建立了联系,提出支持阿拉伯地区独立的承诺。与此同时,英法两国鼓励伊本沙特利用内志地区进行统一阿拉伯半岛的行动。在1913年,伊本沙特开始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进程,并最终在1924年统一了内志和汉志。
不过,尽管英法在推动阿拉伯独立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实际上,这场所谓的“阿拉伯大起义”并没有让阿拉伯人真正获得独立。英法等列强通过操控阿拉伯地区的内部矛盾,确保了他们的利益,并将这一地区进一步划分成了若干势力范围。
进入二战后,全球格局发生了剧变,英法这些传统帝国逐渐衰弱,美国和苏联崛起为新的世界霸主。为了重建中东的秩序,美苏两国逐步推动阿拉伯国家脱离英法的控制,尤其是那些拥有丰富石油资源的地区,这些资源成为了工业化的关键。
随着新旧霸主的交替,沙特和美国开始合作开发石油,苏联也与叙利亚合作建立军事基地,西方大国帮助埃及保卫苏伊士运河。这一系列的合作标志着阿拉伯世界与西方的紧密联系,而阿拉伯国家逐渐走向独立。
然而,阿拉伯世界真正决定自己命运的过程仍然漫长且艰难。尽管阿拉伯国家在20世纪中期实现了独立,仍有许多挑战需要面对,尤其是外部大国的干预和内部的复杂局势。阿拉伯世界的最终命运如何,仍然是一个未解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