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28年蒋介石警告段祺瑞:北洋军阀没有死灰复燃的希望
创始人
2025-09-23 04:02:42
0

01

1928年6月,北伐军顺利占领北京,国民政府以胜利者的姿态向国内外宣布北伐大捷。随后,国民政府将北京正式更名为“北平”。

北京曾是北洋政府和北洋军阀统治的核心区域,改名为北平象征着南方起义的国民革命军彻底击败了北方军阀,结束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尽管部分北方民众对改名表达了不满,认为这是对北方人民的威胁和征服,但这些反对声音很快被革命的浪潮所淹没。

当北平升起青天白日旗时,也宣告了北洋军阀长达16年的统治宣告结束,中华民国真正进入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新纪元。

7月6日,蒋介石携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北伐的主要将领,来到北平西山碧云寺,向孙中山灵前敬献祭告,寄托对其革命精神的敬意。

回想过去,蒋介石悲痛万分,抚摸灵柩时泪流满面,冯玉祥和阎锡山也频频拭泪,现场气氛庄严而沉重。

孙中山生前饱受北洋军阀的压迫。袁世凯曾用武力镇压国民党,解散国会;段祺瑞拒绝恢复国会和临时约法;曹锟通过贿选当选总统,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民国名存实亡。

孙中山后半生不断与北洋军阀抗争,誓言拯救民国,发动了二次革命、护法战争及三次小规模北伐,均以失败告终,终日“东奔西走恨无家,将寡兵微作羁旅”。

直到1924年,孙中山与苏联结盟,国民党逐渐在广东扎根,武装新型军队逐步壮大,革命事业才开始起色。

1925年,孙中山因病逝世,未能完成大业。经过权力角逐,蒋介石成为革命继承人,率领国民革命军展开声势浩大的北伐战争,两年内击溃吴佩孚和孙传芳集团,并重创张作霖势力,迫使奉系退守关外。

孙中山未竟的理想最终由蒋介石接力实现。回望过去,蒋介石心中感慨万千。

02

情绪宣泄后,蒋介石意识到一个严峻的问题:北平刚刚收复,民心尚未稳固,国民党在这里缺乏根基。

虽然北洋军阀已被击败,但他们多年经营北方,根基深厚,虽然一时失势,但不少军阀潜伏观望,作为“前朝遗老”,极可能借机捣乱。

因此,蒋介石觉得必须向那些下野的北洋军阀领导人发出警告。

回顾北洋军阀主要人物:张作霖一个月前遭遇炸弹袭击身亡;吴佩孚一年前逃亡四川,虽有雄心但身处孤立,无暇他顾;曹锟早已淡出政坛,在天津租界从事房地产投资,政治影响力大减;张宗昌在冀东坚持抵抗,但力量有限;孙传芳孤立无援,依赖张学良,二人影响力都有限,难掀波澜。

真正有影响力且有能力搞事情的,只剩居住在天津的段祺瑞。

段祺瑞是继袁世凯之后的北洋领袖,门生遍布各地,甚至连蒋介石都称他为老师。

两年前,冯玉祥指使鹿钟麟武装驱逐段祺瑞,导致段政府垮台,老段退隐天津租界,专心礼佛,不问世事。

虽无兵权,但段祺瑞的声望依然存在,而声望是能转化成实力的。

若有人借老段作精神领袖,拉拢北洋残余势力,勾结外国势力反对国民党,局面将十分棘手。

蒋介石决定给段祺瑞敲敲警钟。

7月7日,蒋介石写了一封长信给段祺瑞,开头回顾两人师生情谊,表面客套后开始严厉点评段祺瑞的政治生涯,既肯定他的成绩,也严厉批评了许多错误,言辞犀利。

信中强调这是革命时代,革命政府绝不容忍反革命行为和政治投机,提醒段祺瑞爱惜名声,自重自省。

这封信内容很有趣,我帮您简单概述一下大意。

03

“弟子蒋中正向芝泉老师(段祺瑞字芝泉)问候。

中正与先生分别已有23年,不知老师是否记得曾有一名叫蒋志清的门徒。

1906年,20岁的蒋介石曾在陆军部全国陆军速成学堂学习,段祺瑞任学堂总办,相当于校长。

23年间,先生数次主持国政,声名显赫,而我则追随孙中山总理投身革命,致力消灭北洋军阀,这些军阀都曾拥戴先生为领袖。

革命路艰难,我未曾书信问候。今燕云收复,北伐告捷,我来旧都,事务繁忙,现致书问候。

共和建立以来,先生多次建功,但国事败坏,先生亦难辞其咎。

辛亥革命时,先生作为北洋宿将,率先支持共和,清帝退位,功不可没。

当时孙总理建议迁都南京,但袁世凯反对,先生随袁世凯支持此举。

袁世凯称帝时,先生虽消极反对,最终局面混乱。

袁死后,先生被小人误导,引发张勋复辟,虽讨逆再造共和,但创立安福国会,镇压孙总理护法运动。

后来徐世昌窃位,曹锟贿选,先生方觉醒,联合孙总理讨伐曹吴。孙总理为和平统一,亲赴北京提议国民会议,先生又被蛊惑反对,致孙总理抱憾逝世。

中国自此陷入混乱,先生自食其果,权力与声誉几近丧失。

先生始终被小人蒙蔽,未能采纳孙总理主张,误了自己,亦误国家。

先生所维护的共和乃虚名,所养成的多是军阀余孽,此非本意。

但先生不信主义,纵容宵小,致成今日局面。

如今北伐成功,军阀瓦解,所谓北洋正统无复苏可能。

社会传言天津、大连有人借外力图谋叛乱,借用先生名义。

我为先生考虑,忠告:当年先生支持共和,不愿沦为亡国奴,此类人借先生名声行事,将损害您的声誉。望先生出面制止,不从则严厉打击。

往事可不再深究,但革命时代不容反革命破坏。

望先生细思流年,认识到主义为救国良方,痛恨害国政客,谋求救亡图存。

我尊重先生过往功绩,期盼先生珍惜声誉,助力革命巩固共和,让后世知晓先生救国真诚,不被小人蒙蔽。”

04

事情还有后续。

段祺瑞收到蒋介石来信后,回了一封简短信件。

有趣的是,老段未回应蒋介石自称弟子一事,而是称他为“老弟”。

信中大意如下:

介石老弟总司令,首都既定,大功告成,虽我旁观亦感荣幸。

我一向读孔子书,秉忠恕之道,视富贵如浮云,海内外皆知。

我今年64岁,年老体衰,素食礼佛已有8年。

四大皆空,万象虚无,已超凡俗务。

关于天津、大连传言有人搞事,我未闻且不愿闻,如属实必警戒,绝不支持。

(后续为告诫与客套话)

面对蒋介石严厉批评,老段态度淡然,未曾辩解。

或许,历经风浪的老人已将往事视为过眼云烟,无需纠缠。

蒋介石的警告或显多虑,但其实颇具先见之明。

1930年中原大战前,日本视中国混乱为机会,拉拢北洋旧臣,土肥原贤二试图组建“北洋派大同盟”,段祺瑞主政,吴佩孚主军。

因形势变化迅速及老段不配合,该计划最终失败,但日本未放弃对其拉拢。

1933年山海关失守,日本筹备伪满洲国,蒋介石担忧段祺瑞落水,写信劝其南下。老段识时务,毅然离天津赴南京,蒋介石亲迎于下关码头,弟子之礼扶持年迈师长。

南方生活优渥,蒋介石在上海为其安排大别墅,月供2万元生活费,节日送礼问候。

1935年华北事变,旧部王揖唐邀其出山搞华北五省自治,老段坚决拒绝。

总之,自1926年下野后,段祺瑞顶住各方拉拢,特别是日本诱惑,保持清白名声,守住了晚节。

相关内容

马来西亚旅游公证认证需要什...
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场景:你兴冲冲地规划好了马来西亚之旅,预订了梦幻的...
2025-09-22 17:00:24
大美北京|什刹海文化旅游推...
9月2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西城区文旅局获悉,以“畅游魅力西城 浸...
2025-09-22 16:59:03
丹东银行行长于晓宇任职资格...
中国网财经9月22日讯 今日,辽宁金融监管局公布批复显示,核准于晓...
2025-09-22 16:55:19
原创 ...
在很多人的眼里,有房有车是他们人生奋斗的目标,更是成功人士的标配。...
2025-09-22 16:54:58
德国展览业发展趋势及其对中...
最近看了德国展览业协会(AUMA)发布的2025-2026行业趋势...
2025-09-22 16:52:03
原创 ...
黄金一公布,老特立马“想聊天”了? 9月7日,中国央行丢出一颗“金...
2025-09-22 16:50:54
超强台风“桦加沙”杀到!香...
据凤凰卫视报道,超强台风“桦加沙”不断靠近,香港天文台在9月22日...
2025-09-22 16:49:07
原创 ...
近日,赛车场上可谓是星光熠熠,热闹非凡。韩东君晒出了和王一博、许魏...
2025-09-22 16:47:40
选择滑雪场闸机时最应该考虑...
在选择滑雪场闸机时,众多因素中最为关键的无疑是系统的耐用性与环境适...
2025-09-22 16:47:32

热门资讯

原创 萧... 1958年,训练总监部和南京军事学院因反教条主义风波成为舆论的焦点,南京军事学院更是被批评为“教条主...
原创 刘... 在您开始阅读本文之前,恳请您先点击一下“关注”按钮,这不仅方便您之后参与讨论和分享,也能带给您更丰富...
原创 1... 1.书名:宰执天下 作者:cuslaa 字数:约735万 故事背景:北宋熙宁年间,韩冈穿越寒门,周旋...
原创 粤... 在抗日战争中,涌现了许多英勇的部队,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当属川军,有句俗话道:“无川不成军”,可见川军的...
原创 张... 1935年冬季,张灵甫正在汉中地区进行激烈的战斗时,急匆匆向胡宗南申请了探亲假,连夜赶回了西安的家中...
原创 商... 明朝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朝代,其中有一位著名的丞相,以连中三元、历经四朝的经历,被誉为大明王朝的第一位首...
原创 汉...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背后,有四位同母的姐姐,各自的命运和传奇经历让人惊叹。其中三位与他同父同母,另一位则...
原创 为... 最近正好有一批古埃及文物在上海博物馆进行展览,其文物真真假假根子上还在欧洲,恰好国内也掀起了一股西史...
原创 央... 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贪官外逃的消息一直是中国的一项“绝密”信息,向来不为公众所知。因为在中国传统观念...
原创 7... 1975年初冬,香港街头的一位衣衫褴褛、满头白发的女乞丐引起了路人的关注。她身上散发的恶臭让人们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