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国焘率4方面军北上,压力太大不禁流泪:我到陕北准备坐监狱
创始人
2025-09-23 02:31:45
0

在《徐向前回忆录》中有一段记载,讲述了1936年9月,徐向前与李先念、李特等人正在筹划部队北上陕北的事项。正当大家忙碌时,张国焘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进门后直截了当地说:“我这个主席干不了了,让昌浩来吧!”这话一出,众人都吃了一惊,纷纷感到困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经过一番详细询问后,他们才得知,张国焘与陈昌浩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这次争论是他们共事以来的首次激烈冲突,争议的焦点在于部队的北上路线。陈昌浩主张应该与一方面军会合,而张国焘则提出要西渡黄河,并策应一方面军渡河,目的是夺取宁夏并打通苏联的援助通道。

讨论过程中,大部分人支持陈昌浩的意见,张国焘的提议遭到了强烈反对。很可能这是张国焘首次在四方面军内部的意见被完全否决。随着自己在四方面军中逐渐失去支持,张国焘感到愈加沉重的压力,他情绪愈加激动,最终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我不行了,去陕北准备坐监狱,开除党籍,四方面军的事,中央会交给陈昌浩的……”徐向前等人纷纷劝解,花了很长时间才使张国焘稍稍平复情绪。

徐向前在回忆这段事件时提到两点:第一,从军事角度来看,张国焘的意见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四方面军如果北上陕北和一方面军会合,陕北的资源和经济状况恐怕无法支撑如此庞大的部队,且两支大军会合后不可避免地会与敌军发生决战。第二,陈昌浩与张国焘的争执愈演愈烈,“似乎有取而代之的意味,这种局面未必合适。”

然而,单纯与陈昌浩发生争执并不足以让见过大风大浪的张国焘如此情绪崩溃,真正让他感到巨大压力的,还是他曾被指控“另立中央”的问题。杨尚昆回忆道,当中央北上后,张国焘在卓木碉另立“中央”,并宣布开除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博古等人党籍,对叶剑英和杨尚昆等人实施“免职查办”,还发布电报宣布不允许北上的队伍称“中央”。这一举动让许多同志愤怒不已,甚至有人主张与张国焘一视同仁,开除他的党籍。但毛泽东却表示:“我们还是希望他们出来的,这样做就做绝了,后面就没有办法了。”

收到张国焘的通报电报后,中央给出的答复是:我们可以称中共中央西北局,但你张国焘不要再自称‘中央’。为了团结四方面军的同志,中央在极小范围内通过了《关于张国焘错误决定的报告》,甚至连师一级的干部都未进行广泛通报。张国焘所自立的“中央”,完全是他自封的,并没有符合党的章程,也没有向共产国际报告,得不到批准。若他的行为被斯大林和共产国际否定,即使是张国焘,也难以承受可能带来的后果。正因为如此,张国焘也不敢将自己的“中央”公开化。

徐向前用自己的话说:“我观察到,张国焘此时的内心复杂且矛盾,他已感到做贼心虚,骑虎难下。他开始希望为自己留条退路,所以不敢把事情做得过于绝对。”

张国焘最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1935年底,驻共产国际的代表张浩(林育英)从苏联回国,来到了延安,并带来了共产国际的电报,内容表彰中央红军在长征中的英勇表现,并肯定了中央北上路线的正确性。对于张国焘来说,这封电报无异于是当头一棒,因为在当时,苏联和共产国际的权威极大。接收到电报后,陈昌浩迅速转变立场,表示完全服从共产国际的决定,而张国焘则变成了孤立无援的“孤家寡人”。

张国焘之所以选择南下而非北上,实际上也受到共产国际的影响。张国焘曾回忆,在懋功会师时,毛主席曾提出要向甘北、宁夏推进的计划,并表示共产国际曾来电指示,要求他们靠近外蒙古。当时,张国焘非常重视,立刻询问共产国际什么时候发出这个指示。张闻天回答称,这个指示是在他们离开瑞金时(大约10个月前),共产国际电报中提到,中央红军可以在不得已时靠近外蒙古。但张国焘对这个回答并不完全相信。

张国焘深知当年四一二事件后,苏联顾问鲍罗廷曾提出过让中国红军北进占领平津及张家口的计划,目的是打通与苏联的联系,获得苏联的援助。然而,这个计划一开始就遭到反对,被认为是“逃跑主义”,所以并没有实施。再者,苏联与日本的冲突一直在持续,苏联是否愿意让中国红军通过外蒙古来对抗日本,这也充满疑问。

中央与张国焘当时并不知道,陕北的刘志丹、高岗和徐海东的部队已在活动。中央仅知道徐海东部队从鄂豫皖方向前往陕北,但具体情况如何,以及陕北是否存在着红军部队,都是未知数。

张国焘回忆:“我们当时不知道刘志丹和高岗的名字,甚至对徐海东的部队是否存在也没有确切的信息。”

关于苏联的态度,张国焘也存在疑虑,尤其是当时外交形势复杂,苏联是否真的愿意通过外蒙古为中国红军提供援助,仍然没有明确的答案。然而,张闻天的回复证明,苏联并没有像张国焘想象的那样反对红军北上,甚至明确表示,红军可以向西北或北方发展。

后来的事实证明,苏联确实确认了中央红军的北进路线,并且愿意提供援助。张国焘的南下计划在这种情况下彻底破产,朱德、刘伯承等同志在坚决抗争的同时,张国焘的困境愈发加剧,直到他最终承认自己的决定是失败的。

这也是为什么在北上的途中,张国焘深知自己的“豪赌”已经彻底失败,感到前途渺茫,最终在众人面前失声痛哭的原因。

相关内容

马来西亚旅游公证认证需要什...
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场景:你兴冲冲地规划好了马来西亚之旅,预订了梦幻的...
2025-09-22 17:00:24
大美北京|什刹海文化旅游推...
9月2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西城区文旅局获悉,以“畅游魅力西城 浸...
2025-09-22 16:59:03
丹东银行行长于晓宇任职资格...
中国网财经9月22日讯 今日,辽宁金融监管局公布批复显示,核准于晓...
2025-09-22 16:55:19
原创 ...
在很多人的眼里,有房有车是他们人生奋斗的目标,更是成功人士的标配。...
2025-09-22 16:54:58
德国展览业发展趋势及其对中...
最近看了德国展览业协会(AUMA)发布的2025-2026行业趋势...
2025-09-22 16:52:03
原创 ...
黄金一公布,老特立马“想聊天”了? 9月7日,中国央行丢出一颗“金...
2025-09-22 16:50:54
超强台风“桦加沙”杀到!香...
据凤凰卫视报道,超强台风“桦加沙”不断靠近,香港天文台在9月22日...
2025-09-22 16:49:07
原创 ...
近日,赛车场上可谓是星光熠熠,热闹非凡。韩东君晒出了和王一博、许魏...
2025-09-22 16:47:40
选择滑雪场闸机时最应该考虑...
在选择滑雪场闸机时,众多因素中最为关键的无疑是系统的耐用性与环境适...
2025-09-22 16:47:32

热门资讯

原创 张... 在民国军阀中,张作霖无疑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重要人物,他的一生堪称传奇色彩浓厚。张作霖的声望极高,几乎超...
原创 明... 1. 明初四大案:在明朝初期发生的四大案件,包括胡惟庸案、空印案、蓝玉案和郭恒案,这些都是由朱元璋为...
原创 长...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女性地位最高的封建朝代之一,其中不仅有武则天这样杰出的女皇帝,还有诸多才学与地位并重...
原创 古... 在中国古代,有一种极为残忍的刑罚,叫做“株连九族”。这一刑罚意味着一个人犯罪,不仅他本人会遭到严酷的...
原创 清... 在清朝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发生了一段神奇的医学传奇,注定让历史铭记。这段传奇的主人公名叫叶天士,出生...
原创 清... 清朝时期,有一位女子模仿古代传奇女英雄花木兰的做法,毅然从军参战。然而,不久之后她怀孕了,最终的结局...
原创 马... 三国时期,蜀汉虽然拥有一批顶尖的武将和谋士,但在刘备统帅下打的许多战争,几乎都以失败告终。尽管如此,...
原创 贞... 自1211年起,成吉思汗便对金国发起了持续的军事攻击。在双方的首次交锋中,蒙古骑兵迅速突破了金国的长...
原创 韩... 世界三大名将之中,竟然有一位是韩国人?而且还被誉为“亚洲第一战神”?这到底是我们中华名将无力出刀,还...
原创 末... 婉容,清朝末代皇后,注定与悲剧结缘。她在1922年12月1日,年仅16岁时,步入紫禁城,成为末代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