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军阀中,张作霖无疑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重要人物,他的一生堪称传奇色彩浓厚。张作霖的声望极高,几乎超过了当时所有其他军阀。这主要因为他的势力范围覆盖了地理位置极其重要的东北三省,且曾经一度控制了北京,成为半个中国的实际掌控者。
他还敢于与苏联抗衡,曾经拘禁苏联中东铁路的负责人,逼迫对方做出重大让步。更令人称道的是,他还以戏弄的方式对待日本人,像耍弄猴子一般。
张作霖从一个四处劫掠的土匪逐步崛起,最终成为“东北王”。在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他甚至一度攻入北京,登上陆海军大元帅的宝座,成为北洋政府的实际领导者。
因此,他算是实现了称霸中原的帝王梦,可以说人生无憾。
在中国历史上,出身布衣而成为皇帝的例子不在少数,如刘邦和朱元璋。但从土匪一跃成为“皇帝”的,则几乎独一无二,张作霖堪称唯一。
刘邦虽然出身平民,但他曾担任泗水亭长,算得上基层公务员,手中有一定资源,且是一位有文化的人,这从他写下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这类作品中可见一斑。
朱元璋虽出身草莽,但幸得遇到贤岳父,娶了起义军领袖郭子兴的养女,由此得以攀上高枝,走上成功之路。
相比之下,张作霖的成功道路则显得异常崎岖。他起初不过是个小毛贼,靠杀人放火、抢劫谋生。身无分文,毫无后台,朋友圈中除了同样的土匪,就是胡匪。
由于家境贫寒,且长相平凡,漂亮姑娘不愿嫁给他,丑姑娘又被他看不上。直到21岁时,他才降低标准,娶了赵家庙地主赵占元的二女儿赵春桂为妻。
赵占元不过是个土财主,帮不上张作霖什么大忙。张作霖只能依靠占山为王,靠抢劫路过的商旅维持生计。即使后来取得成功,张作霖的土匪出身依然被世人诟病,就像朱元璋曾做过和尚一样。
据说,张作霖的祖籍位于河北省大城县南赵扶镇冯庄。在直奉战争期间,他曾一时兴起返乡认祖,但家族长辈并不承认他为真正的张家后代,主要因为他年轻时当过“胡子”山贼,给家族颜面抹黑,难以见人。
不仅如此,张作霖还是一个没有受过多少文化教育的土匪。
他的祖父曾颇为富裕,闯关东到东北后凭借勤劳务农发家致富,临终时将财产分给了几个儿子。张作霖的父亲张有财,作为老三也分得不少家产,算是家中的富二代。
然而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张有财在继承家产后不思进取,荒废光阴,游手好闲,最终败光家财。家产耗尽后,他开了个小杂货铺,因不懂经营,最终倒闭。
之后张有财沉迷赌博和鸦片,欠下大量赌债,最终被债主报复致死,那时张作霖仅13岁。
如此凄凉的家境使得张作霖无法上学,自然成了彻头彻尾的文盲。
不过,根据《张作霖传》等资料,张作霖其实是有一定文化底蕴的。书中记载,他本来没钱读书,幸得一位乡村老师杨景镇相助。
有一次,杨老师正在讲课时,突然发现有个孩子踮着脚尖,偷偷趴在窗台外偷听。老师问他为何不光明正大进来读书,孩子坦言家境贫穷,交不起学费。
杨景镇见孩子眼神明亮,气质非凡,断定其将来必有大作为,便破例免去学费,允许他进课堂学习。
就这样,张作霖成为杨老师的学生,刻苦钻研,成为班里的佼佼者,奠定了他日后成功的基础。
后来张作霖崛起为民国陆军第二十七师师长,他对恩师念念不忘,特地请杨景镇来沈阳,在家中设立私塾,亲自教授自己的儿子张学良。
这些传记细节描绘得十分生动,令人难以不信张作霖并非一介文盲,至少受过几年正规教育。
当然,也有人质疑这段描述掺杂了许多虚构成分,因为作为传记需要粉饰和包装,不能说张作霖完全无知。
然而从一些细节中还是能看出他的文化水平有限。比如在直系军阀的战争中败绩后,他曾怒斥部下:“你们都是猪,我养了一群猪;猪养肥了还是杀吃,你们的肉都不能吃,连猪都不如!”
虽然有人会说人在气头上骂人是常事,黎元洪和蒋介石都受过教育,也会爆粗口,但他们在正式场合很少这样说话,而张作霖在开学典礼上也能出口成脏,这就是文化程度的明显差异。
1918年末,出身土匪的张作霖像宋江一样接受招安,任东三省巡阅使。此后,他野心膨胀,立志将东北打造为独立王国。
俗话说“有枪才是草头王”,要称霸必须拥有强大的军队。同时,“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将领必须具备打仗能力。军事才能往往是在实战中磨练或军校中培养的。
虽然张作霖是个粗人,但他懂得人才和教育的重要性。1919年3月,他决定重新开办因日本压力停办的“东三省讲武堂”,改名为“东三省陆军讲武堂”,为奉军培养军官。
这所军校后来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在民国初年颇具声誉,像马本斋、吕正操、万毅等都曾就读于此。东北讲武堂与云南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及黄埔军官学校齐名,是当时中国四大军校之一。
张作霖办学的初衷与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如出一辙,甚至比黄埔军校早了五六年,显示出他的战略眼光。
他亲自担任军校堂长,委任曾留学日本东京振武学校与陆军士官学校的熙洽为教育长。
然而,军校开学典礼上,作为堂长的张作霖却闹了个大笑话。
为了体现重视,张作霖亲自准备讲话稿,想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激励他们效忠自己。
因自己不识字,他将写稿任务交给副官,但副官写得太文言,张作霖读不懂;写得太通俗,又怕学生笑话。经过多次修改,副官终于写出一篇雅俗共赏的讲话稿。
张作霖反复朗读几天,终于能流畅背诵。典礼当天,他紧张得像怀揣小兔子般忐忑,走上讲台。
仪式上,教育长宣布请堂长讲话,台下学生和各界人士齐声鼓掌,场面隆重。
面对数百双期待的眼睛,张作霖却突然忘词,脑中一片空白。虽然稿子就在手边,但许多字是临时学的,紧张使他想不起来怎么念。
这时场面陷入沉默,学生们目不转睛盯着他,他只能发呆。
忍不住了,他放弃稿子,改口爆粗说:“妈了个巴子,老子本来背得滚瓜烂熟,看到大家一高兴全忘光了,不知道说啥了,你们说可笑不?”
学生们听后哄堂大笑,来宾则忍住笑意。
随后张作霖开始自由发挥,大声说:“你们当兵图啥?还不是要立功升官、娶好媳妇、光宗耀祖?”
“想立功就得学军事,不然上战场打败仗当炮灰,连立功都比不上,反倒先进棺材让你老娘哭瞎眼。”
“别看我现在风光,有钱有女人,那可是九死一生换来的,你们想跟我一样风光,非学军事不可。”
他的朴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