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女权话题,就不得不提到韩国。曾几何时,韩国的女权运动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其激烈程度甚至令其他国家望尘莫及,连作为女权发源地的法国都显得黯然失色。韩国的极端女权甚至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目标——消灭所有雄性。无论是韩国男性,还是公猫公狗,甚至连它们也不被宽恕。然而,韩国女权虽然经历了短暂而疯狂的巅峰时期,最终却迅速归于平静,仿佛从未存在过。这一现象不禁让人思考,现今极端女权主义日渐蔓延的背景下,韩国的经验是否能为其他国家提供警示或借鉴。
韩国女权的历史并不悠久,深受东方传统文化的影响,加上韩国在历史中的种种苦难,塑造了韩国女性温柔、勤劳、善良并且顾家的形象。正是这种温婉的形象让世界为之动容,也促成了韩国爱情影视剧在全球范围的热播。像《星梦奇缘》《蓝色生死恋》《冬季恋歌》等电视剧,不仅让无数观众为之泪目,还让大家对韩国女性的良好品质有了深刻的认识。那时,如果谁娶了韩国女生,简直就是让人羡慕的对象。例如2002年,韩国体操女皇许昭英嫁给了中国运动员黄力平,差点让所有中国男性都嫉妒不已。
然而,随着199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韩国经济急剧下滑,许多韩国男性因此失业,尤其在首尔、釜山等大城市,失业率高企。巨大的经济压力催生了韩国男性更为阴暗的一面——家暴现象的蔓延。据说,每10个韩国女性中,至少7人曾遭遇过家暴。实际上,韩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大男子主义盛行的社会,男性普遍认为,女性受虐是她们应得的惩罚。因此,女权的崛起并非毫无缘由。今天,所有女权主义盛行的国家,男性或多或少都有责任。没有无缘无故的仇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把女权的过度扩展单纯归咎于女性,是片面的。虽然韩国女权的兴起有其历史根源,但其后来的发展,已经超出了许多人最初的预期。
最初,韩国女权运动的诉求相对理性,主要是要求男女平等,追求女性与男性享有相同的权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诉求逐渐走向极端。韩国曾有一种习俗,彩礼是由女方给男方,而彩礼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女方在家庭中的地位。随着女权的兴起,这一习惯发生了逆转,女方开始要求男方支付彩礼,而且数额越来越高,从最初的几百万韩元涨到了几亿韩元。更有甚者,一些女权主义者要求婚后男方必须将工资上交,承担所有家务,切断与男方父母的所有联系,而且如果女方想与其他男性交往,男方不得干涉。面对如此苛刻的条件,绝大多数男人是无法接受的。
而在女权主义的推进过程中,韩国的政治人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了防止女性遭受骚扰,韩国政府规定,男女交往中如果男性靠得太近,导致女性不适且警告无效,则可以认定为性骚扰。如果男性向女性求婚超过三次,女性有权指控其性骚扰,这在韩国社会引发了广泛关注。此时我不禁想起日本的一部电影《101次求婚》,要是发生在韩国,男主角估计早就被关进监狱了。这也让韩国的爱情电影变得越发具有“野蛮”色彩,《我的野蛮女友》、《我的野蛮初恋》和《我的野蛮师姐》成为了新一代浪漫影片的代表。
然而,韩国女权的极端化并未止步于此。由于对男性的不满逐渐加剧,极端女权开始将目标指向消灭所有雄性,包括丈夫、父亲甚至自己的儿子。有些极端女权者竟然拔刀指向自己的父亲,甚至有传言称一些女性试图溺死刚出生的儿子。这种仇视男性的情绪扩展到所有雄性,甚至公猫、公狗都成了攻击对象。最终,他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没有男性的纯女性社会。
这种极端的女权主义让韩国社会男女矛盾愈加尖锐,导致结婚率和生育率急剧下降。韩国的生育率已经多年位居世界倒数第一,甚至有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自然消亡的国家。
在极端女权盛行的情况下,法国作为女权运动的发源地,也经历了长期的女权发展。如今,法国的女性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优越的生活条件。据调查,法国女性的性伴侣平均达到17个,婚内亲生率不足50%。而最极端的情况是,一对白人夫妇的孩子竟然是黑人,而丈夫竟然只能微笑接受这一事实。如果离婚,前夫还需要继续支付生活费,甚至生活中无所不从,法国总统马克龙甚至在外访时被妻子打耳光,这一幕让人对所谓的法式浪漫产生了质疑。
日本、英国、美国甚至中国都在极端女权的影响下深陷其中,但令人惊讶的是,韩国的女权在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后,竟然开始快速衰退,成为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韩国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其实,任何国家只要愿意采取行动,都能够应对极端女权主义的蔓延。例如,我有一个朋友,外表高大威猛,在家里却对妻子言听计从,打不得、骂不得,无论是不是自己的错,总是先认错,甚至有时还会下跪。这让我们一群朋友开玩笑说他是“软骨头”。然而,当面对几个小混混时,他却能迅速出手,将他们打倒,这一幕让我们所有人都震惊。那一刻我才明白,世界上的男人没有怕老婆的,只有爱老婆的。对于女权主义的过度膨胀也是一样,男人之所以忍让,是因为不舍得放弃那份爱。而女权主义则利用了男人这种软弱的情感,逐步扩展其影响力。
然而,韩国男性并不像我的朋友那样忍让,他们认识到,女权主义通过一方面抹黑男性,另一方面以婚姻和生育为筹码,谋取更多地位和利益,完全是没有道理的。于是,他们决定反击,开始大力宣传“男权”,一旦女性被贴上“女权主义”的标签,就成了所有反对女权人士的共同敌人。2001年,韩国射箭运动员安山在东京奥运会上夺得三金后,因为剪了短发被贴上了女权标签,差点因此抑郁,这一事件也让不少女性开始害怕做出任何形式的反叛。
更有甚者,如果女性敢要求彩礼,那么她的恋爱史、性生活甚至堕胎经历都会被挖掘出来,成为所有人的焦点。如果她在婚姻中对男性提出任何要求,那么很可能连恋爱都无法进行下去。最终,女权主义者发现,无论如何闹腾,除了得不到好处外,还可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一团糟。
尽管韩国男权的崛起并没有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甚至出现了“n号房”事件等让人触目惊心的社会丑闻,但女权主义的快速衰退,却提醒了所有人,极端主义一旦过度膨胀,最终会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