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初,时任新疆军区司令员的吴克华,接到中央军委的命令,被调任至广州军区担任司令员。刚到新岗位的第一天,吴克华便决定去拜访一位老前辈——军区顾问詹才芳将军。于是,他让秘书安排好车辆,准备前往詹将军家中。
当吴克华的车驶进詹才芳家门时,詹才芳早早就在院子里等候。看到吴克华的车到达,他热情地迎上前,主动伸出双手。吴克华急忙从车上下来,走到詹才芳面前,握住他的手,关切地问候道:“老首长,您怎么能这样呢?我都还没来看您,您就先打电话给我道歉,真是让我感到惭愧。”詹才芳听后,哈哈一笑,温和地回应:“你是司令员,我下面的同志若做错了事,向你道歉那是理所应当的。”
二人相视一笑,心照不宣地进入屋内,开始聊起了家常。让人好奇的是,为什么詹才芳会亲自打电话向吴克华道歉呢?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先得了解一下詹才芳的职务背景。
此时,詹才芳刚刚在两年前复出,重新担任广州军区顾问,虽然职位依旧是大军区正职,但他已经不再直接参与日常的军事指挥工作。值得一提的是,詹才芳自新中国成立后,便在广州军区工作多年。从1955年起,他担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直到1975年8月离开军区。经过几年的休养,詹才芳在1978年重返广州军区,虽然已经离开了一线指挥岗位,但他的身份和声望仍然非常高。
尽管如此,广州军区的许多老同事和战友对他依然十分熟悉和敬重。为了体现亲切感,大家常习惯性地称他为“詹副司令”或“老首长”,有些人甚至省略了“副”字,直接称他为“詹司令”。虽然这些称呼充满敬意,但詹才芳并不太喜欢。虽然他理解大家出于对自己的尊重,但他常常纠正道:“副司令就是副司令,司令就是司令,不能乱了规矩。”然而,大多数人并没有太在意这些小细节,依旧习惯叫他“詹司令”。
当吴克华上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后,考虑到詹才芳是该军区的资深顾问,又是久经沙场的老同志,他决定亲自致电詹才芳,表示关心和问候。然而,当时接电话的是一名公务员,这名公务员并不知道来电人是吴克华,于是没有多加询问,便在电话中告知:“詹司令还在休息,午后可能才会醒,请稍后再打。”电话一挂,詹才芳正好从卧室出来,听到电话里的内容,心中不免感到些许不满。因为公务员不仅称呼他为“詹司令”,而且没有先弄清来电人身份,这显得有些不够礼貌。于是,詹才芳赶紧拨通了吴克华的电话,向他表示了歉意。
然而,吴克华听后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他认为这只是一个小误会,反而决定亲自去詹才芳家中拜访,以示尊重。于是,便有了开头那一幕的发生。
有人可能会疑惑,吴克华作为广州军区的新任司令员,为什么会如此尊重詹才芳呢?毕竟两人同为开国中将,且吴克华的资历尚不及詹才芳深厚。其实,这与詹才芳的资历和他在军区的威望不无关系。
众所周知,詹才芳是老红军中的佼佼者,早在红军时期,他便担任了红9军、红31军的政委,许多开国上将都是他的部下。徐向前元帅曾称他为“老战友”,李先念则称他为“老班长”,而许世友、陈再道、洪学智、陈锡联等开国上将,都要尊称他为“老首长”。由此可见,詹才芳的资历深厚,年长且经验丰富。
相较之下,吴克华与这些上将的资历差距不小,尤其是与詹才芳相比,显得尤为年轻。詹才芳不仅年长他7岁,早早就参军入伍,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在广州军区工作了20多年后,他对军区的情况非常熟悉,几乎是广州军区的“活字典”。吴克华作为新任司令员,深知自己的资历尚浅,面对这样一位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他自然要表示更多的尊重。
因此,吴克华刚上任后,第一时间拨打电话给詹才芳,表示慰问和关怀。通过这样的举动,吴克华不仅展现了自己的人格魅力,也让詹才芳感受到来自新司令员的温暖与尊重,这或许正是吴克华与众不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