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陈亨:元朝“公务员”的2次关键选择,赌赢后世10代荣华富贵
创始人
2025-09-21 18:31:58
0

1402年,明成祖朱棣在南京正式称帝。在经过四年艰苦卓绝的靖难之役后,朱棣决定重奖那些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将领们。为了表彰他们的功绩,朱棣封授了四位公爵,分别是淇国公丘福、成国公朱能、荣国公张玉和泾国公陈亨。这四位功臣被后世合称为“靖难四公爵”。值得一提的是,张玉和陈亨在被册封时已故世,他们的公爵身份是追封的。陈亨的一生堪称传奇,他早先跟随朱元璋征战四方,助其建立明朝,后来又辅佐朱棣征战沙场,最终被封为公爵。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位明初传奇将领的精彩人生。

陈亨于1332年出生于安徽寿县,那时正值元朝统治天下。年龄上看,他比朱元璋小了四岁,与名将徐达同龄。《明史》中记载,“陈亨,寿州人。元末扬州万户。”这意味着他在元朝时期担任扬州万户一职。万户是元代军政合一的职务,位列达鲁花赤之下,负责管理下属的千户和百户。从这一点来看,陈亨不仅是元朝的一名官员,而且职位相当重要。那么,为什么陈亨后来选择投靠朱元璋呢?

元朝末年,义军领袖张明鉴攻打扬州,元军守将孛罗普化兵败弃城。张明鉴麾下的淮西青军非常凶残,城中百姓遭到惨无人道的屠杀。身为扬州万户的陈亨在这场浩劫中不得不仓皇逃离。那时,反抗元朝的义军众多,像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势力纷纷崛起。然而,经过深思熟虑,陈亨最终选择归顺崭露头角的朱元璋,最初担任铁甲长一职,后来逐步升为千户。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面对乱世中多位枭雄,陈亨能在关键时刻慧眼识珠,选择朱元璋,展现了他不凡的眼光。

《明史》有言,“从太祖于濠,为铁甲长,擢千户。”陈亨在元朝担任万户,权势颇大,但投奔朱元璋后,却从铁甲长重新做起,直到被提升为千户。权力和地位相较元朝时有所下降,然而他心无怨言,甘愿从基层打拼。直到1367年,即朱元璋称帝前一年,陈亨终于在史书中留下浓厚的笔墨。

《明史》载,“从大将军北征,守东昌。敌数万奄至,亨固守,出奇兵诱败之。”朱元璋在平江之战中击溃张士诚,张士诚自缢身亡,方国珍等人相继投降,朱元璋随后派徐达、常遇春率25万大军进攻元朝。徐达攻克东昌后,令陈亨守城。不久元军数万人再度来袭,东昌地理位置极为关键,若失守,明军将被分割为两,首尾难以呼应。陈亨深知其战略意义,稳固城防,巧用奇兵,成功诱敌入伏,重创元军。此战让徐达对陈亨刮目相看。

1369年,徐达在山西大同击败元将王保保。大同是明军进军秦晋的后勤基地,徐达于是想起守东昌的陈亨。史书记载,“积功至燕山左卫指挥佥事。数从出塞,迁北平都指挥使。”陈亨由此开始频繁参与北方边境战事,多次随徐达出塞,最终官至北平都指挥使,迎来人生的重大转折。可以说,陈亨是大器晚成的将领,而徐达在他成长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徐达和常遇春是朱元璋的左右臂膀,徐达威望极高且善于识才,陈亨的进步与其不无关系。

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史称明惠帝。朱允炆即位前就深感藩王威胁,登基后迅速展开削藩,半年内削弱五位藩王,湘王朱柏更因不满自焚抗议。燕王朱棣身处北平,忧心忡忡,谋士建议起兵反击,朱棣秘密筹备,局势紧张之际,陈亨却接到调令,被派往大宁卫任职。此调令背后暗藏玄机,建文帝为削弱朱棣势力,先清理其他藩王,再对朱棣下手。朱允炆派张昺任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为都指挥使,明显不信任陈亨,将他调离北平。数月后,朱允炆密令张昺等人活捉朱棣,未料张信将机密泄露,朱棣果断反击,杀死张昺谢贵,正式起兵。

讽刺的是,为防万一,朱允炆同时任命两位都指挥使,结果其中一人倒戈投靠朱棣。朱棣起兵消息传来,朱允炆派耿炳文讨伐,屡战皆败,改派李景隆接任。朱棣攻占居庸关、遵化,进一步瞄准大宁。大宁位于内蒙古,北平城东北,朱棣进攻大宁有两重考量:一是消除后方隐患,能全力南下决战;二是希望获得弟弟宁王朱权支持。

大宁局势复杂,军权分属两方:宁王朱权掌控的朵颜三卫,归藩王指挥;以及朝廷驻守的十余万兵马,归皇帝直接控制。朱棣大胜永平后直扑大宁,城防指挥使卜万掌兵,陈亨和刘真归其节制,受朱允炆调令驻守松亭关,拼死抵御朱棣进攻。

《明史》载,“燕师起,亨与刘真、卜万守大宁。移兵出松亭关,驻沙河,谋攻遵化。燕兵至,退保关。”此时朱棣进退维谷,北平城遭李景隆围困,守军多是老弱病残,长子朱高炽和妻子徐氏奋力撑守。大宁守军顽强抵挡,朱棣遂施离间计。

朱棣写信表扬卜万,严厉斥责陈亨,将信托俘虏带回。另派俘虏“偶然”被陈亨发现,揭露卜万暗通朱棣。陈亨表面愤怒,实际上早有投降意图,遂鼓动刘真将卜万逮捕囚禁,上报朝廷。之所以佯怒,是因卜万掌控兵权,陈亨不敢明言投降。《明史》称,“万有智勇,陈亨阴欲输款于燕,畏万不敢发。”

陈亨为何欲投朱棣?一是两人熟识,北平时常有交集;二是徐达提携陈亨,朱棣是徐达女婿,陈亨感恩图报;三是建文帝对陈亨不信任,调离北平激发不满。朱棣虽未必完全确定陈亨心思,但选择陈亨为离间对象,表明他对陈亨有所把握。

掌控兵权后,陈亨突袭刘真,彻底控制大宁十万兵马,率众投降朱棣。《明史》载,“亨引军还援,竟袭破贞,率其众降。”朱棣见陈亨带兵归降欣喜异常,借此控制大宁,苦肉计逼迫朱权,最终将朵颜三卫纳入麾下。此军队战力强劲,后来在战争中发挥关键作用。

至此,朱棣手握陈亨十万兵马及宁王麾下朵颜三卫,形成夺天下的强大基石。《明史》称,“成祖取天下,自克大宁始。”朱棣成就天下的关键转折,正是大宁之战,关键则是陈亨主动投降。这是陈亨人生中第二个重要抉择,也从此得到朱棣特殊宠信。

《明史》中,用“累从破南军”称赞陈亨战绩。在郑村坝战役中,朱棣分兵四路,张玉、朱能、陈亨任先锋,丘福为后援,此四人乃靖难之役中最大功臣。陈亨归顺朱棣时已66岁,虽年迈却老当益壮,仍能与年轻将领并肩作战,显示其非凡能力。

白沟河战役中,李景隆与朱棣再战,朱棣起初不占优势,老将郭英设伏,悍将平安绕至背后发动突袭。陈亨、徐忠急援,却均被平安所伤。《明史纪事本末》记,“平安善用枪刀,所向无敌,北将陈亨、徐忠皆被创。”天助朱棣,李景隆帅旗被风吹断,南军阵脚大乱,朱棣趁机反击,逆转局势。

白沟河战中,陈亨伤势严重,差点命丧沙场。济南战役时,他坚持带伤作战,再度受伤,伤势更重,血肉模糊,铠甲难脱。朱棣急派人将他送回北平救治。数月后,朱棣从济南撤军,亲赴陈亨府邸探望。那时陈亨已无法言语,不久便在家中辞世,终年68岁。

朱棣对陈亨去世极为哀痛,亲撰祭文,举行盛大葬礼以示敬意。1402年朱棣登基,追封陈亨为泾国公。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后,鉴于张玉、陈亨功劳卓著,将二人列入太庙祭祀。

朱棉作为陈亨之子,也被封为宁阳伯,但非凭父亲名望,而是凭自己战功显赫,完全靠实力获封,不同于常遇春之子常茂。永乐六年,宁夏爆发叛乱,朱棉奉命率军剿灭叛军,宽待降卒,成功降服北元国公阿滩卜花朵。朱棣大悦,晋封朱棉为宁阳侯。

朱棉长期镇守宁夏,稳固北方边疆,多次随朱棣北伐,三次任先锋,战功显赫。明仁宗即位后,赐其宁阳侯爵为世袭,陈氏家族由此跻身明朝勋贵行列。明英宗土木堡之变被俘后,代宗朱祁钰继位,召朱棉回京。朱棉迅速率军解救京城,尽显忠诚。

明英宗复位后,朱棉未参与皇位斗争,一直守护明朝江山。陈氏家族似乎遗传长寿基因,朱棉去世时已85岁,明英宗追封其为浚国公。朱棉死后,宁阳侯家族世袭传至第九代,代代忠君护国,尤其在抵御外敌中担当重要支柱。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大多数国家的灭亡都是因为遭遇了强大的外敌,而少数国家...
2025-09-21 13:05:52
原创 ...
总有人说,历史如同一场轮回。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长河中,曾诞生过...
2025-09-21 13:05:41
原创 ...
刘邦和项羽的首次交战,彭城之战,完全以惨败告终。刘邦带领的56万大...
2025-09-21 13:05:40
原创 ...
刘彻从胶东王升至太子,这一路可谓波涛汹涌,充满了许多跌宕起伏的故事...
2025-09-21 13:05:34
原创 ...
1995 年,一位老将军的遗体在火化时,骨灰中筛出了 11 块金属...
2025-09-21 13:04:39
原创 ...
牧野之战与周武王的胜利 牧野之战,周武王以少胜多,凭借着英勇的战斗...
2025-09-21 13:04:35
原创 ...
前秦(351年~394年)是氐族雄主苻健建立的朝代,也是东晋十六国...
2025-09-21 13:04:19
首展重温“烽火卢沟”
本报讯(记者 孙颖)昨天,“宛平博物馆之城”上新,位于宛平城西门内...
2025-09-21 13:04:14
原创 ...
古今战争从未缺少失败者。秉承“成王败寇”的观念,有人宁死不屈,有人...
2025-09-21 13:04:14

热门资讯

2025世界赛艇锦标赛正式开幕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9月21日,拥有百年历史的世界赛艇锦标赛首次在中国上海鸣笛开赛...
原创 九... 抗日战争:如果张作霖未死,东北军是否能抵抗?九一八90周年回顾 如果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时坚定抵抗日...
原创 一... 一旦真正爆发战争,美国军事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这一缺陷直接关系到美国的国运乃至生死存亡。 ——首...
“了不起的甲骨文”展览在港开幕 新华社香港7月11日电(黄茜恬)由香港文联主办的“了不起的甲骨文”展览11日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开幕。展...
原创 唐... 在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领导下,吐蕃崛起,王朝的建立可追溯至他的迁都,最初是从山南匹播城(今西藏琼结县)...
原创 “... 民众是国家的基石,构成了国家的最基本元素,而他们又是国家最为重要的部分。没有民众,就没有家庭,更谈不...
原创 公... 在古代社会,相较于后世诸多朝代的女性地位,汉朝时期的女性无疑享有更为宽松和尊崇的地位。 因此,在汉...
原创 为... 提到两宋历史,许多人会有这样的印象:认为两宋的皇帝缺乏雄心壮志,甚至软弱无能,导致北宋时期在契丹和西...
原创 唐... 唐朝的巡视制度,建立在前朝的基础上,继承并发扬了汉朝的巡视传统。因此,唐朝的巡视种类和模式,某种程度...
孙中山开国纪念币:铭刻历史的不...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近代货币文化宝库中,孙中山开国纪念币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美的艺术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