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和宋太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极为杰出的帝王。唐太宗指的便是李世民,尽管李渊作为开创李唐王朝的高祖,为唐朝奠定了基础,然而真正为唐朝打下辉煌基业的人,却是李世民。在李渊将皇位传给李世民之后,唐朝便进入了一个兴盛的时代。李世民施行的贞观之治,为唐朝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唐朝290年的历史来看,能够被称作杰出的皇帝实在寥寥无几,其中李世民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在《说唐全传》、《隋唐演义》等许多古典小说中,李世民被描绘得几近完美。他不仅礼贤下士,善待百姓,还具备过人的军事才能,深得秦琼、尉迟恭和程咬金等名将的爱戴。然而,由于李世民名声如雷,最终威胁到了李建成的太子地位。这也为后来的玄武门事件埋下了伏笔,李世民正是在踩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尸体之上,才最终登上了帝位。尽管如此,李世民却表现出了过人的治国才能,正因如此,才有了唐玄宗日后创下的盛世局面。
事实上,历史上的李世民同样是一位勇猛的将领。自从李渊起兵以后,李世民屡次在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在长安之战中,他亲自披甲上阵,勇往直前。之后,李世民又成功征服了薛举,扫除了来自西方的威胁;接着,他接连击败了宋金刚、刘武周,稳定了北方政局。此后,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及徐圆朗等势力也都相继被李世民打败。李世民与秦琼、尉迟恭等将军一样,都是不可多得的英雄。
然而,李世民在51岁时便去世,而像秦琼和尉迟恭这样的勇将寿命普遍超过60岁。这使得许多人不禁要问,李世民为什么未能活得更久呢?这其中其实存在原因,而这个因素与一位印度人颇有关系。
根据《新唐书》和《旧唐书》等史料记载,李世民年轻时就已饱受“气疾”和“风疾”的折磨,症状与哮喘或心脑血管疾病相似。由于他常常亲自领兵出征,难免会遭受伤害,这也使得他的旧病日渐严重。李世民在登基后忙于朝政,还要兼顾后宫的生活,身体状况愈加堪忧。于是,有大臣建议他服用丹药,希望能借此缓解病情。这时,一位名叫那罗迩婆婆寐的印度人进入了李世民的视野。
那罗迩婆婆寐其实是一位印度战俘。在贞观22年,名将王玄策对中天竺的那伏帝国进行了征战,获胜后抓获了大量俘虏,其中就包括那罗迩婆婆寐。自称活了200岁的他,更是以其婆罗门的身份让王玄策深信不疑。最终,王玄策将他献给了李世民,唐太宗于是让他负责炼制丹药。然而,李世民服用大量的丹药后,病情并未见好,反而在不久后离世。后来科学研究表明,这些丹药普遍存在副作用,尤其长期服用可能导致金属中毒,李世民或许就是因此加速了自己的生命走向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