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无疑是最为人所熟知的英雄之一。他的故事起始于山东临沂,那个时候的临沂是琅琊郡,是诸葛家族的根基所在,代代相传。
诸葛家族的先祖在历史上赫赫有名,尤其是西汉末年,诸葛亮的高祖诸葛丰曾在汉元帝时期担任司隶校尉一职,这是一个极为重要且权力巨大的官职,几乎是当时官场的顶流。然而,尽管地位显赫,汉朝的朝廷腐化堕落,正直清廉的诸葛家族始终未能获得应有的认可。由于与汉元帝的意见不合,诸葛丰屡次遭到贬谪,最终未能在历史上留下多少浓墨重彩的一笔。不过,他坚定的正直和清廉却为诸葛家族赢得了士族阶层的高度评价与尊重。
进入东汉时期,诸葛家族依旧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几乎每一代都有家族成员在官场上任职。但命运往往是突如其来的,诸葛亮的父亲早逝,且在生前官职不高,这使得年幼的诸葛亮陷入了困境。在艰难的岁月里,幸得叔叔诸葛玄的关照与抚养,才得以度过艰苦的童年。
诸葛亮家中共有四个兄弟姐妹,哥哥诸葛瑾、姐姐、他本人以及弟弟诸葛均。尽管诸葛家族的人丁并不算非常兴旺,但家中的每个成员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叔叔诸葛玄的照料下,三兄弟逐渐长大,诸葛玄也在官场上稳步上升。但命运并未对诸葛亮等人手下留情,黄巾起义爆发时,年仅四岁的诸葛亮经历了历史的动荡,九岁时董卓进京,随之而来的是更加剧烈的战乱与动荡。
虽然乱世四起,诸葛家族依然在尽力保持自家的清白和独立。诸葛玄通过某种手段与刘表和袁术建立了关系,并在袁术的安排下,成功担任了豫章郡太守的职务。于是,诸葛玄带着家人踏上了前往扬州南部的征程。
大约在诸葛亮14岁时,他的家乡陷入了曹操与陶谦之间的战斗。曹操攻占徐州,进行大规模屠城,诸葛亮的家乡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虽然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他当时是否在徐州,但可以想见,家乡的灾难肯定深深刺痛了年轻的诸葛亮。而在这片混乱的战场上,刘备率军奋起抵抗曹操,虽然战事艰难,但刘备为百姓所做的一切让诸葛亮深受感动,或许,这就是他与刘备结缘的起点。
诸葛玄到达豫章郡时,恰逢孙策横扫扬州之时。乱世中,仅凭一纸任命书想要控制一个郡,谈何容易。由于与袁术的关系,诸葛玄和孙策产生了对立。刚到豫章郡不久,郡内便爆发了混战。为了避免战乱,诸葛玄带领家人撤退至西城,但不久后,西城发生了叛乱,诸葛玄不幸在混乱中丧生。彼时,诸葛亮仅17岁,叔叔的死使得他在豫章郡无法再安身立命,因此,诸葛亮决定前往荆州,投靠与诸葛玄关系较好的刘表,并在襄阳的隆中定居下来。
有学者推测,诸葛亮隐居隆中的土地和住所,或许是刘表所赠。毕竟,诸葛亮在家乡的亲人丧失之后,身无分文。刘表在此时伸出援手,无疑显示了他的仁德。此后的几年里,诸葛亮过上了隐居生活,一边读书,一边耕种。
在这一段时光中,诸葛亮结识了许多才智出众的朋友,如徐庶、崔州平、石韬和孟建等。诸葛亮曾评价,这几位朋友皆具备太守或刺史的潜质,而自己更有信心与管仲、乐毅相提并论。历史证明,诸葛亮的眼光极为独到,这些朋友后来大多都获得了重要的官职,孟建更是官至征东将军。
随着年岁的增长,诸葛亮也开始考虑个人的婚姻问题。他娶了荆州名士黄承彦的女儿,这位女子在民间传说中被称为黄月英。虽然她容貌平平,但才华横溢。更有传说称,诸葛亮和黄月英曾在机关术方面进行过比试,但这些故事在正史中并无记载。无论如何,黄月英的婚姻为诸葛亮打入了荆州士族的核心圈层,也为他后来的声名远扬奠定了基础。
黄月英的家族背景也十分显赫,她的姥爷张温曾在东汉时期担任太尉,是董卓的上司。她的舅舅蔡瑁是刘表的得力将领,她的二姨更是刘表的妻子。这些亲戚关系使得诸葛亮通过婚姻进入了荆州士族的核心,进一步加深了他与刘表的联系,也为他的政治生涯提供了重要的助力。
公元207年,年仅27岁的诸葛亮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那一年,曹操远征乌桓,南方兵力空虚,刘备便劝说刘表趁机发动攻击。然而,刘表因对刘备的雄心忌惮而错失了这次机会。正当刘备感到失落时,他与甘夫人迎来了他们的儿子刘禅,同时,刘备也开始广纳士族之才,积极融入荆州士族圈层。在这一背景下,徐庶推荐了诸葛亮给刘备。刘备虽然对诸葛亮年轻的年纪有所疑虑,但仍决定多次拜访,寻求他的帮助。
诸葛亮感念刘备当年在徐州时对百姓的关怀,并且恰逢自己有施展抱负的时机,决定投身刘备的事业,从此走上了辉煌的道路。
出山后的诸葛亮与刘备展开了著名的“隆中对话”,在这场对话中,诸葛亮为刘备制订了宏伟的战略规划:首先占据荆州,再向西进攻益州,联合孙权,待北方局势动荡时,兵分两路,一路从汉中进攻关中,另一路从荆州北上直取洛阳。若成功夺取关中和洛阳,加上荆州和益州,刘备便有望复兴汉室,成就一番伟业。
公元207年,诸葛亮正式出山辅佐刘备。此时,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也成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动人心弦的佳话。诸葛亮凭借他的智慧与忠诚,为蜀汉的兴盛奠定了基础,也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无数传奇的篇章。